佛陀(佛教创始人)
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佛驮、浮陀晶副门析儿、浮头、没驮、步他、来自馞陀、复豆、浮屠、浮图。意为觉者、知者。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
(一)指释迦牟尼[1] 。
(二)觉知三世一切诸法者,即自觉、觉他、觉行来自圆满者。示现如单书指洲于人类历史上之佛陀,唯有释迦牟尼。但依经典所载,则有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移湖省、东北、西北、上、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如过去有工频片庆容燃灯佛[2] 等诸佛改间早下,未来则有弥勒[3] 佛等诸佛示现。十方,例如著名之东方阿閦佛、西方之阿弥陀佛[4] 等。背金又摄大乘论[白穿谁待三指处5] 释卷十五有诸佛同一法身,三世十方诸佛亦即一大法身佛[6] 之说。又以众生皆具佛性之故,遂有‘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即身成佛’或‘即心即佛’等说,进而有‘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说呢去式延。
(概述配图:释迦牟尼于鹿野苑说法像 5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