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诏的网络解释是:草诏基本解释:1.拟写诏书。2.指拟定的诏书。
草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草诏详细内容】
1.拟写诏书。2.指拟定的诏书。草诏[cǎozhào]⒈拟写诏书。⒉指拟定的诏书。
二、基础解释
拟写诏书。指拟定的诏书。
三、汉语大词典
(1).拟写诏书。唐李肇《翰林志》:“学士于禁中草诏,虽宸翰所挥,亦资检讨,谓之视草。”唐李商隐《赠庾十二朱版》诗:“君王晓坐金銮殿,只待相如草诏来。”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仁宗初立,今上为皇子,令中书召学士草诏。”(2).指拟定的诏书。清侯方域《于谦论》:“使谦率群臣,群臣必从,何也?谦之任遇深,而群臣所恃也。乃不闻其有此举。而草诏一传,谦亦唯唯署名。”
四、国语辞典
草拟诏书。草诏[cǎozhào]⒈草拟诏书。引宋·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一〇首之七:「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三国演义·第一〇回》:「李傕大喜,星夜草诏,差人赍往东郡。」
五、关于草诏的造句
1、莫宣卿被留京入翰林,掌管秘书著作,起草诏诰,后为浙江省台州别驾。
2、献帝即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
3、这并不是唐高宗的初衷,他有点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借有人告发武则天在宫内行巫蛊之术为由,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
4、宋徽宗才十分惊慌,赶紧派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军及秦、晋二地蕃、汉兵共十五万前往东南,并命童贯草诏罢去应奉局。
5、宋度宗弱智低能,大惊失色,亲笔草诏,恳请他回朝主政,将军国大事一股脑儿交其处分。
6、于是,“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这才正式主持朝政,也开始亲自动笔起草诏册。(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50512/造句)
六、关于草诏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