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的基础解释是: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
御史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御史台详细内容】
御史台yùshǐtái。(1)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御史台[yùshǐtái]⒈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英YushiTai;
二、引证解释
⒈官署名。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
三、网络解释
御史台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四、汉语大词典
官署名。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
五、关于御史台的成语
六、关于御史台的诗词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 <<《书御史台壁》>> <<《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 <<《出御史台》>> <<《出御史台·万险千艰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