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的词语解释是:封禅fēngshàn。(1)封禅(封祀,封峦,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结构是:封(左右结构)禅(左右结构)。 注音是:ㄈㄥㄕㄢˋ。 拼音是:fēng shàn。
封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引《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禪。”《史记·封禅书》:“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宋乐史《广卓异记·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禅》:“凡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禪,自古帝王无比。”元刘壎《隐居通议·礼乐》:“説者谓封禪取高厚之义,封土於山,而禪祭於地,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也。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厚以报地。”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封泰山论》:“秦始皇、汉武帝之求长生,光武帝之用讖纬……皆以邪道坏古礼,不足为封禪咎。”⒉古代封禅一般在泰山举行,但也有在其他山上举行的。引《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八年》:“时有请封会稽禪国山者,上命诸儒草封禪仪,欲行之。”
二、国语词典
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称为「封」;在梁甫山除地祭地称为「禅」。秦汉时特重此礼。
三、网络解释
封禅封禅(fēngshàn),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关于封禅的诗词
《成都杂诗·遗草茂陵封禅书》 《茂陵封禅坛》 《在巂州遥叙封禅》
关于封禅的诗句
关于封禅的成语
蛛网尘封 口头禅 禅絮沾泥 白绢斜封 谈笑封侯 禅世雕龙 佛性禅心 东封西款 桐叶之封 论功封赏
关于封禅的词语
桐叶之封 口头禅 鬓丝禅榻 蛛网尘封 比屋而封 禅絮沾泥 白绢斜封 禅世雕龙 佛性禅心 故封识
关于封禅的造句
1、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
2、是故王者初基,则有封禅之事,盖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3、陛下功高盖世这是不需要靠封禅,天下人才都能铭记的。
4、泰山信仰源自于远古的山岳崇拜,先秦秦汉时期,在秦皇汉武封禅活动的推动下,泰山信仰进一步发展。
5、封禅坛所设上帝、后土位,先用藁秸、陶匏等,并宜改用茵褥、罍爵,其诸郊祀亦宜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