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揆的结构 一揆的结构是什么

一揆的结构 一揆的结构是什么

来源:锐游网

一揆的结构是:一(独体结构)揆(左右结构)。

一揆的结构是:一(独体结构)揆(左右结构)。 拼音是:yī kuí。 注音是:一ㄎㄨㄟˊ。

一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二、引证解释

⒈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引《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餘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书序》:“雅誥奥义,其归一揆。”《后汉书·荀爽传》:“天地《六经》,其旨一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能争雄。”宋苏轼《醉乡记》:“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法律事例,古今一揆。”

三、国语词典

一致。

四、网络解释

一揆一揆(いっき),日文词汇。本意是指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后来泛指百姓、土著、当地势力人士等等非政府组织因某些目标而集结之团体,也通称百姓起兵反抗统治者的行为。古代日本较为有名的一揆众暴乱是本愿寺发起的一向一揆。

关于一揆的诗句

有功于民盖一揆  万殊而一揆  哲学非一揆  

关于一揆的成语

登庸纳揆  揆理度势  揆情审势  揆时度势  揆情度理  瞻星揆地  揆文奋武  揆理度情  

关于一揆的词语

揆理度情  瞻星揆地  不可揆度  稽古揆今  登庸纳揆  揆情审势  揆理度势  古今一揆  揆文奋武  揆情度理  

关于一揆的造句

1、日本以米饭为主食,但是农税很高,基本农二公八,狠点的领主甚至农一公九,仁慈点是农三公七;不过大都是农二公八,难怪在在日本经常回发生一揆。  

2、樱井的松平家次和大草的松平昌久就是这样,他们在一向一揆时起兵反对家康的原因,就是不满松平宗家的强势,不甘心自家沦为附庸。  

3、是啊,一向宗的和尚们可不是省油灯,杀人放火是他们的看家本事,搞起一向一揆来,西三河估计要步加贺的后尘,义昭大人真是为我等指出了明路!  

4、话说松永久秀趁着信长主力被钉死在京畿之时,联合了伊势长岛以及越前一向一揆对织田军的大本营岐阜城进行了合围。  

5、十月二十日,岛原有马村爆发一揆,林兵右卫门家中被愤怒的农民冲进,当场打死,上千名暴民攻占武器库,抢了兵器将松仓氏本城岛原城围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一揆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