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字读音 箸字的读音是什么:zhù
箸的笔顺是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
箸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四画
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箸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箸的拼音为zhù,部首为竹,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ㄓㄨˋ,笔顺编号为31431412132511。
箸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箸的详细内容
(名)〈方〉筷子:~子|火~。
二、辞典解释
【箸】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箸读音:zhù怎么读:名词 筷子。《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红楼梦.第七六回》:「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动词 标举。通「着」。《荀子.王霸》:「致忠信,箸仁义,足以竭人矣。」动词 撰述、写作。通「着」。《后汉书.卷四九.王充传》:「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箸】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箸读音:zhù怎么读:筷子。 【组词】:举箸、下箸
三、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箸【卷五】【竹部】飯攲也。从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说文解字注(箸)飯㩻也。㩻各本作攲。支部攲、持去也。危部㩻、䧢也。㩻者傾側意。箸必傾側用之。故曰飯㩻。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古亦當作㩻器也。箸、曲禮謂之梜。假借爲箸落、爲箸明。古無去入之別。字亦不从艸也。从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五部。
四、详细解释
名词(1) (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 同本义羹之有菜者用梜。——《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梜。”纣为象箸,而 箕子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辍箸叹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2) 又亦辍箸曰。(3) 又独一箸间。(4) 又如:长箸(较长的筷子);箸长碗短(比喻餐具凌乱不齐);箸筩(盛筷子的竹筒);箸子(筷子)动词(1) 通“著”。显明;显示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强国》致忠信,箸仁义。——《荀子·王霸》(2) 撰写,写作。后作“著”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及稍定汉诸仪法,皆 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史记》(3) 又如:箸录(记载;记录);箸论(著作,论述);箸撰(撰述;写成的作品)
下面介绍下箸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箸】字的成语有:
超超玄箸、借箸代筹、闻雷失箸、象箸玉杯、象箸之忧、张良借箸、箸长碗短、运筹借箸、无下箸处、临食废箸、战栗失箸、
关于【箸】字的组词有:
杯箸、匕箸、失匕箸、箸匕、箸鞭、筹箸、倒箸、火箸、较箸、髹箸、城眩箸、回鱼箸、箸撰、箸子、箸论、箸録、箸作、箸述、
关于【箸】字的诗词有:
《逍遥吟·饥餐匕箸饭》、《自嘲·箸下尝来新蟹美》、《铜雀妓·严妆垂玉箸》、《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七娘子·过露箸祠》、《惠诗次韵·笔端玉箸更银钩》、《留别·桄榔笋白映玉箸》、《贶以凯歌和韵·谁知匕箸落轰雷》、《和食蕨·放箸朝来颇不贫》、《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
关于【箸】字的书法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