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的相关词语是:渠渠、义渠、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
义渠的拼音是:yì qú。注音是:一ˋㄑㄨˊ。结构是:义(独体结构)渠(上下结构)。
义渠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义渠详细内容】
古代民族名。西戎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岐山﹑泾水﹑漆水以北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春秋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秦国,与秦时战时和。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并,以其地置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义渠[yìqú]⒈古代民族名。西戎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岐山、泾水、漆水以北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春秋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秦国,与秦时战时和。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并,以其地置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
二、网友释义
义渠,中国古代国名,位于西部。古义渠国的国都即在今甘肃庆阳西南,即宁县。义渠以西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商朝就已经存在;周朝初期,义渠君曾去朝拜周王。早在商、周两代的千余年间,庆阳就居住着义渠民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郡国,与秦国、魏国抗衡,并曾参与中原纵横争夺之战,成为当时雄据一方的同源异族强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被秦国彻底灭掉,后融入中原华夏族。
三、汉语大词典
古代民族名。西戎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岐山、泾水、漆水以北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春秋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秦国,与秦时战时和。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并,以其地置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
四、国语辞典
国名。位于今甘肃省庆阳、正宁、环县、泾川诸县地。后为秦所灭。也作「仪渠」。义渠[yìqú]⒈国名。位于今甘肃省庆阳、正宁、环县、泾川诸县地。后为秦所灭。也作「仪渠」。
五、关于义渠的成语
六、关于义渠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