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然的相关诗词是:《送陈粹·泊然无营如子云》、《崔先生所守甚高其为人表里澹泊然其文晔如有》、《沁园春畅泊然纯甫由山东佥宪谢病归襄阳,》。
泊然的拼音是:bó rán。注音是:ㄅㄛˊㄖㄢˊ。结构是:泊(左右结构)然(上下结构)。
泊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泊然详细内容】
⒈恬淡无欲貌。引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於情,忧喜不留於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山林以寄其迹,爵禄不入于心,泊然无营,五十餘载。”《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謫介意。”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宁氏年五十餘,一日告众坐化曰:‘三年后啟龕,吾復活矣。’遂泊然而逝。”
二、网络解释
泊然泊然,汉语词语,是指恬淡无欲的样子,出自三国魏嵇康《养生论》。
三、综合释义
恬淡无欲貌。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於情,忧喜不留於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山林以寄其迹,爵禄不入于心,泊然无营,五十餘载。”《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謫介意。”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宁氏年五十餘,一日告众坐化曰:‘三年后啟龕,吾復活矣。’遂泊然而逝。”泊然[bórán]
四、汉语大词典
恬淡无欲貌。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山林以寄其迹,爵禄不入于心,泊然无营,五十馀载。”《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宁氏年五十馀,一日告众坐化曰:‘三年后启龛,吾复活矣。’遂泊然而逝。”
五、关于泊然的成语
六、关于泊然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