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的相关词语是:倒戈卸甲、腹中兵甲、凤毛龙甲。
甲子的拼音是:jiǎ zǐ。注音是:ㄐ一ㄚˇㄗˇ。词性是:名词。结构是:甲(独体结构)子(独体结构)。
甲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甲子详细内容】
甲子(干支之一)甲子为干支之一。
二、综合释义
甲为十天干之首,子为十二地支之首,古代以干支次第相配,共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六十种,统称为「甲子」。用以纪日或纪年,周而复始。如用以纪年,则六十年称为「一甲子」。《吕氏春秋·勿躬》:“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后汉书·律历志上》:“记称大橈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刘昭注引《月令章句》:“大橈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清黄宗羲《历代甲子考》:“按歷代甲子,自鲁隐公元年己未以下,载籍皆可考据,无有异同。”也表岁月流逝。唐杜甫《春归》诗:“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叹人间甲子须臾,眨眼间白石已烂。”明高启《樵》诗:“逢仙休看弈,甲子易駸駸。”指代年龄。前蜀贯休《赠轩辕先生》诗:“略问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刘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相公》:“尝问其甲子,殊不闻记忆,但言见黄巢反,犹如昨日。”萧三《祝保罗·罗伯逊六十大寿》诗:“祝福你长生不老,重添甲子。”指代季节。唐高适《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诗:“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唐杜甫《重简王明府》诗:“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指代人命八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黄国》:“华父熟於典故,又好谈命,知人甲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九山王》:“适村中来一星者,自号‘南山翁’,言人休咎,了若目覩,名大譟。李召至家,求推甲子。”在部分文献中也有日历的意思。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夫起居注者,编次甲子之书,至於策命、章奏、封拜、薨免,莫不随事记録。言惟详审。”《西游记》第一回:“那猴在山中……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云林为吴人,尚仍至正甲子,其不忘所自如此。”高旭《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三、辞典修订版
古代以干支纪日或纪年。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六十种,统称为「甲子」。亦作为一周纪的名称,如用以 纪年,则一周纪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记称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泛指年岁。唐.杜甫〈春归〉诗:「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聊斋志异.卷四.胡四相公》:「尝问其甲子,殊不自记忆,但言:『见黄巢反,犹如昨日。』」
四、辞典简编版
甲为十天干之首,子为十二地支之首,古代以干支次第相配,共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六十种,统称为「甲子」。用以纪日或纪年,周而复始。如用以纪年,则六十年称为「一甲子」。 【造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宋.唐庚《唐子西语录》
五、关于甲子的诗词
<<《甲申四月甲子夜梦以焦坑小团及宜春新芽送隆》>> <<《甲申四月甲子夜梦以焦坑小团及宜春新芽送隆》>> <<《甲子岁除一夕梦与先子论诗有云未能免俗犹听》>> <<《甲子岁除一夕梦与先子论诗有云未能免俗犹听》>> <<《甲子初春即事·老子烧香罢》>> <<《中元见月(甲子岁)》>>
六、关于甲子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