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管的注音是:ㄌ一ㄥˊㄍㄨㄢˇ。
翎管的拼音是:líng guǎn。结构是:翎(左右结构)管(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1.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翎管[língguǎn]⒈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引证解释是:⒈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引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上嘉公功,赏二品顶戴,赐翎管、班指诸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找找我从前戴过的亮蓝顶儿,大约还在,就把我那个白玉喜字翎管儿解下来,再拿枝翎子。”。网络解释是:翎管翎羽在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珐琅或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羽。7、汉语大词典是: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上嘉公功,赏二品顶戴,赐翎管、班指诸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找找我从前戴过的亮蓝顶儿,大约还在,就把我那个白玉喜字翎管儿解下来,再拿枝翎子。”。
翎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翎管详细内容】
1.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翎管[língguǎn]⒈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
二、引证解释
⒈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引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上嘉公功,赏二品顶戴,赐翎管、班指诸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找找我从前戴过的亮蓝顶儿,大约还在,就把我那个白玉喜字翎管儿解下来,再拿枝翎子。”
三、网友释义
翎羽在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珐琅或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产物,是随着冠制的改革而诞生的。清代伊始,便彻底改变了从宋、元、明一直流行的高冠或帽翅之制,而以礼帽代替。礼帽分两种:一种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以黑色居多。暖帽最高处都镶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由红、蓝、白、金依次纡尊降贵。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外裹绫罗制成,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翎管,就是在顶珠下用来安插翎枝的管子,一般如旱烟管粗细,长两寸左右。
四、汉语大词典
清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上嘉公功,赏二品顶戴,赐翎管、班指诸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找找我从前戴过的亮蓝顶儿,大约还在,就把我那个白玉喜字翎管儿解下来,再拿枝翎子。”
五、关于翎管的成语
六、关于翎管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