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五年级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家长、老师、同学们,晚上好!
我是吴兆烜同学的爸爸,很高兴今天能代表学生家长讲一讲我自己对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看法。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请问:为了孩子什么?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我们所期望的?问题到了这里,我想,家长们回答起来都是五花八门的,非常模糊,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为了孩子好,那么,究竟怎样的孩子才好呢?是听话?成绩好?还是身体好呢?等等。。。莫衷一是!
除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作为父母的,能给与孩子的,就是我们的人生经验。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我们所经历的得失,什么样的事情做得好,什么样的事情做砸了,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怎样避免两代人都犯同一个错误?方法只有一个,跟孩子沟通,告诉他们,孰能为孰不能为。只要将自己的经验教训都告诉孩子们,我想,他们会少走很多弯路的,到了这里,家长们不禁要说,我们说了,就是孩子听不进去,一说他们准说我们啰嗦!孩子们为什么会说我们啰嗦了呢?不怨他们,的的确确是我们啰嗦了!原因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如果我们先想清楚了,理出个头绪来,在合适的环境下,认认真真的跟他们分析,你准备工作做足了,思路成熟了,条理清晰了,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现在的孩子们信息量很多,如果你说的东西啰嗦又不清晰,他肯定会觉得你很烦,甚至是在胡说八道,这样的说教,小孩怎么会听呢?!
通过对自我的反思,我们会发现自己本身就有很多问题,与其说是在教育孩子,倒不如说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成熟了自己!
抨击当下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没有错,但不是目的,回到开头我所讲的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我们所期望的,请注意,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具有领袖素质人才的一代,依我的看法,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完善精神境界,磨练自己,敢为人先,就是优秀人才的优良品质,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自己怎样的精神面貌,在镜子里体现的就是孩子的状况,身体力行,你所不具备的品德,在小孩身上是不会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自己,用典范的价值观去影响孩子,学校所能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开发智力,引导正途,父母才是孩子的终身导师!
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们现在就读的学校--------北大附中,校风、学风是一流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社会风气的缺失,正影响着每一个校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我们之所能,多用心思去引导孩子,不是有空讲讲大道理,情绪好了疼多点,情绪不好觉得烦,要确确实实花大精力维护跟孩子的感情,一切为了孩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与情感的共同作为。十几岁的孩子会很叛逆,如果你不用心思准备好,去发现,去化解,一旦积累起来,后果很严重。
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在于古文明的传承,子不若父,是为不孝,父母给予子女先天之本,子女养护好后天之本,是为感恩。
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子女在父母眼里永远是最好最棒的,那学习上怎么辅导呢?不同的学生,各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智力状况,我想,没有统一的方式方法可以一并推广,在这里,我只谈原则上的事项:
第一:态度。对于知识,懂与不太懂,界限分明,学习最怕懂了一点就说懂了,严谨的态度非常重要,懂就是懂,不懂不太懂就是不懂,一清二楚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第二:博学多知。知识的魔力往往是学多了,自然就融会贯通了,十几岁的孩子求知欲望都很强烈,课内课外,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能多学多学一些,都是知识,我们作父母的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学会搜肠刮肚的跟孩子神侃,把自己所知所会的尽量讲给他们听,发现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这样使得精神上更亲近,行动与情感自然就共同作为了。
第三:创造性启发。譬如,可以将历史、地理、人文,结合在一起,用各种方法去分析某个案例,只要有启发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都要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去想去做,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出国留学,就因为我们只考刁钻的题目,不注重实际,不注重开发创造的治学模式。
第四:学会用有高度的辩证分析态度去求知。人云亦云,思想统一,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知识要求的。敢于质疑,不局限于过去,不拘泥于教本,只要这样的磨练,才是领袖素质的必备,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优越感的现代人才。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