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植物的调查报告

植物的调查报告

来源:锐游网

  为全面、准确掌握社会粮食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更好地为粮食宏观决策服务,保障粮食安全,按照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部署,于1月至3月中旬开展全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调查,合计调查农户100户,3月份,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复查、录入、审核、汇总,以及国家局统计直报系统的数据上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县总人口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43万人,农业人口81.21万人。粮食播种面积93.39万亩,粮食总产量36.52万吨,其中:小麦3.23万吨、稻谷30.36万吨、玉米2.44万吨、豆类0.40万吨、其他0.09万吨。

  二、粮食供需情况

  20xx年度,全县粮食总产36.52万吨,社会粮食消费量为38.91万吨,供需紧平衡,缺口部分主要从、等外县区调入。

  (一)粮食总供给:县内生产粮食36.52万吨,比上年增加0.07万吨,主要是玉米总产比上年增加1.18万吨。在自产的36.52万吨粮食中,小麦产量占总产量的8.84%;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83.13%;玉米产量占总产量的6.68%;豆类产量占总产量的1.10%;其他占总产量的0.25%.

  (二)粮食总需求:本县消费38.91万吨。其中:城镇人口口粮2.65万吨,占6.81%;农村人口口粮18.01万吨,占46.29%;饲料用粮4.98万吨,占12.80%;工业和食品行业用粮13.20万吨,占33.92%;种子用粮0.07万吨,占0.18%。

  (三)粮食库存:20xx年年末,社会存粮13.74万吨,比上年增加0.4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库存4.08万吨;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1.59万吨、转化企业存粮0.41万吨;农户存粮7.56万吨、城镇居民存粮0.10万吨。

  三、食用植物油供需情况

  20xx年度,自产食用植物油供给量为3.15万吨,全社会消费量为1.15万吨,供给大于消费,多余部分大多外销县外超市。

  (一)食用植物油总需求:全县实际消费量为1.15万吨,其中城镇人口口油消费0.21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8.26%;农村人口口油消费0.94万吨,占81.74%。

  (二)食用植物油库存:20xx年末,全社会存油0.66万吨,比上年度减少0.10万吨。城镇居民存油0.10万吨,农村居民存油为0.16万吨,储备为0.01万吨,食用油经营企业库存0.39万吨。

  四、粮油供需存在的问题

  1、粮油消费结构不平衡,粮食消费以大米为主,食用油为菜籽油。全县粮食消费量38.91万吨,其中:小麦1.94万吨吨、稻谷33.21万吨、玉米3.42万吨、大豆0.14万吨、其他0.2万吨。人均消费量小麦19.47公斤,稻谷333.30公斤。食用油消费量1.15万吨,其中:菜籽油1.12万吨、豆油0.01吨、其他油0.03吨。全县人均消费量:菜籽油14.40公斤、豆油0.10公斤、其他油0.40公斤。

  2、存粮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国有粮食企业,加工企业主要是周转粮,农户存粮较少。全县20xx年末粮食库存13.74万吨,只占年度需求38.91万吨的35.31%,其中:农户存粮7.56万吨、城镇居民存粮0.10万吨、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1.59万吨、国有粮食经营企业4.08万吨、转化企业存粮0.41万吨。食用油及油料库存0.66万吨,占年度总需求1.15吨的57.39%。

  3、企业多,大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粮食经营企业规模中等。现在的粮食流通领域主要以民营粮食企业或粮食经营户为主,粮食经营企业有40多家,省级粮食龙头企业6家,总体储存规模偏小,粮食库存有限。近几年,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因涉及其他非粮食行业投资,从而造成资金链紧张,致使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非常时期,很难承担全县的粮食保障任务,粮食安全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五、对策与建议

  1、逐步扩大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目前,已有7500吨县级储备粮和100吨县级储备油,但按照粮食安全应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不断增强能力,防范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安全,还需逐步增加县级储备规模和范。

  2、进一步做好农村科学储粮技术的推广工作,让每个农户增强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管好粮、多储粮,缓解非常时期粮食能力不足的矛盾。

  3、加强储备粮管理。逐步完善和健全储备粮管理体系,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增强对粮食市场的责任和能力。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和完善粮食应急机制建设,规范地方储备粮管理,健全粮食应急加工、销售网络,做好市场粮油供应工作,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确保粮食安全。

  4、提高粮食有效供给。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起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结合土地流转,培育种粮大户,推广优质稻基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鼓励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