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济的造句有:大明的养济院是从洪武七年开始开设的,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乃至工匠、军人及其它老弱残者,都是收养对象,院中还有医官负责诊病。(******)宋代继承了对慈善事业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尤其是南宋,还发展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新的慈善机构。
养济的造句有:大明的养济院是从洪武七年开始开设的,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乃至工匠、军人及其它老弱残者,都是收养对象,院中还有医官负责诊病。(******)宋代继承了对慈善事业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尤其是南宋,还发展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新的慈善机构。 繁体是:養濟。 注音是:一ㄤˇㄐ一ˋ。 简体是:养济。 结构是:养(上下结构)济(左右结构)。 拼音是:yǎng jì。
关于养济的词语
同心共济 济世匡时 时运不济 济弱扶危 缓不济急 打富济贫
养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供养周济。养济[yǎngjì]⒈供养周济。
二、引证解释
⒈供养周济。引《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父俊”裴松之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元无名氏《刘弘嫁碑》第四折:“想当日他子母孤寒,蒙恩人收留养济。”《红楼梦》第八五回:“你们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
三、网络解释
养济养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ǎnɡjì,是指供养周济。综合释义:供养周济。《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父俊”裴松之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元无名氏《刘弘嫁碑》第四折:“想当日他子母孤寒,蒙恩人收留养济。”《红楼梦》第八五回:“你们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调养病体。如:「她已辞去工作,打算长时间待在乡下养济。」奉养。如:「养济父母」。救济。如:「在富裕的社会中,仍有不少低收入者,需要靠社会救助制度的养济。」宋.钱公辅〈义田记〉:「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汉语大词典:供养周济。《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父俊”裴松之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元无名氏《刘弘嫁碑》第四折:“想当日他子母孤寒,蒙恩人收留养济。”《红楼梦》第八五回:“你们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国语辞典:调养病体,如:「她已辞去工作,打算长时间待在乡下养济。」养济[yǎngji]⒈调养病体。例如:「她已辞去工作,打算长时间待在乡下养济。」⒉奉养。例如:「养济父母」。⒊救济。引宋·钱公辅〈义田记〉:「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例如:「在富裕的社会中,仍有不少低收入者,需要靠社会救助制度的养济。」辞典修订版:调养病体,如:「她已辞去工作,打算长时间待在乡下养济。」奉养,如:「养济父母」。救济,如:「在富裕的社会中,仍有不少低收入者,需要靠社会救助制度的养济。」宋.钱公辅〈义田记〉:「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其他释义:1.供养周济。
关于养济的成语
彬彬济济 缓不济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