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联部一直是我院最为活跃的部门之一,我们坚持秉承“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宗旨,外联作为一种团队的文化和信息的共享,能使同学彼此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这个月中,外联部主要配合其他部门共同为举办双选会、双代会做各项准备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打扫卫生,布置会场等各项事前院团委、院学生会安排的工作事务,各个外联部成员也都为此在默默付出:联系负责人,维持活动秩序,清理场地等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赢得了院团委、院学生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尽管工作有点忙碌,有时也需要舍弃一些休息的时间,但每个人都很用心地在做。所有的一切都被安排地井井有条,让所有同学看到了我们院团委、院学生会的领导能力和外联部的执行能力。
外联部的工作相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来说比较特殊,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走在其他部门之前,很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提前得到各部门的协助,所以我们与院团委、院学生会各部门和其他社团搞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本月中,我们积极利用每一次值班和闲谈的机会,积极和其他部门干事处理好关系,与各个部门保持良好的联系,树立我们部门诚实守信、精炼能干的形象,并着重培养我部门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部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联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校园周围的商家和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商家,并发掘潜在的赞助商,洞察潜在赞助商的合作意向,及时收集信息,了解同学们的真实需求,并以两者的结合点为出发点,为同学及赞助商进行双向沟通,保持密切联系。为此本月中我部门大一新生在大二,大三学长们的带领下,多次集体走出校园,走近商家,了解社会,让大一新生在实践中学习学哥学姐们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拉赞助的本领,在活动中他们都收获颇丰,期待着下一次的集体活动。本月我们部门得到的收获:
1、外联部工作其实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分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对方会给予什么,双方在双赢的基础上谈问题。同学的利益是主要的,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商家的利益,使对方损失最小利益,得到最大的回报;
2、做外联工作要有信心,要会言谈,要有礼貌,还要适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本位利益有损害的事情坚决不参与并严正回绝,有理有度,有实有据,有气有节,适当分析问题。不要偏激,多想,多做,灵活办事;
3、一次成功的赞助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学习、计划以及一个赞助合作代表的知识和技巧运用的结果,需要部门全体人员在背后付出加倍的努力所得到的结果。
从外联部成立至今已有3个月,转眼即到学期末。回顾这3个月的历程,一番忙碌之后细看外联部走过的每一步,所有成员的付出都值得铭记。下面是外联部关于本学期的工作做的总结:
首先谈取得的成绩。
一、最大一点莫过于部门在最短时间内走上正轨。包括:
①、人员的确定。经过第一次招新,一次三进三出的人员更迭,第一次部门正式例会的召开。8个人的编制就此确立。
②、部门对外明确主要的职责与义务,对内划分为幕后组与外勤组,保证每个人都能高效地工作。
③、部门熟知一次赞助活动的全部流程(在此不再赘述)。
④、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工作时是战友,工作之余是朋友。
二、拉到的商业赞助(排名按时间先后):菊次郎居酒屋;博士伦隐形眼镜;苏宁电器;新东方英语。
另外,部门备有一些厂商的资料与活动方案,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人脉。
三、与其他部门相处融洽,互帮互进。四、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人部门档案。
其次是存在的不足。
一、仅仅将部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拉赞助一环上,没有拓展其他应有职能,如对外联络(与其他系科)。
二、对干事的培训不够,没有将做活动的经验与技巧很好地传授下去。
三、系科部分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够,没有完全进到份内义务。
四、和系科个别部门合作不够,缺少交流。
最后展望下学期(对本学期出现的问题会尽快改正)。
一、强化弱项职能,拓展如对外联络、沟通等能力。
二、培训新人,传授经验,提拔人才。
三、为“人文系首届微电影节闭幕式”拉到充足赞助,保障活动顺利、出彩地进行。
四、鼎力支持我系学生会正当“院星级学生会”。
过去的奋斗是为了外联部能够“从无到有”,现在的总结则是为了外联部“从有到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谨以此句作为外联部本学期工作的结束语。
末了,感谢我系学生会的所有老师与同学,外联部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望今后能将这种融洽、和睦如家庭一般的氛围一直延续下去。
什么是拉赞助?首先,我们必须克服误解——“拉赞助”不是磨嘴皮子,也不是“骗”,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外联工作,是以某个活动为支点,以冠名、协办、鸣谢等形式,从企业获得资金、实物支持,然后再通过一定的广告以及其他的一些方式进行宣传作为回报来进行合作的一种方式。
拉赞助是一项相对有趣、高明的艺术活,涉及有推销学、心理学、口才学、公关学、谈判学、人际关系学、策划学等各个领域,里面奥妙无穷,所以要求我们要具备较强的公关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要拉赞助,首先得要有业务员去拉,在我们学生会里面,这些业务员当然就是实践外联部里的大小孩子们了。现在我们将一年来所积累的就拉赞助方面的相关事宜,整理如下:
一、 不打无准备之仗——战前准备
(1)、熟悉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组织。并了解学校所拉活动的相关事宜以及策划书里各部分的大概分布情况(可以较熟悉的去应对要较详细了解我们活动的商家)。
(2)、准备一套最得体的台词。这套台词包括:见面的台词--开场白;介绍项目的台词;反对问题的应对台词;对一些情况的了解和见解的台词。当然,对于这套台词,我们平常可以两个人对练,也可以在例会上练,让大家提提意见,看下还有哪些不够完善?还有哪些问
题没有考虑到?还需要做哪些补充,或发展哪些新的亮点?等等。
(3)、了解团委对赞助的相关规定及赞助方式的相关问题,要遵循学校的相关政策要求。
二、面对枪林弹雨——战时注意
(1)、礼仪上谨记: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都更喜欢看到一张笑脸。在与商家交谈时,谈吐要大方,尽可能稳重些,给商家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2)、同行人数不宜过多,三个最多,一个负责主要介绍,其他人员适时加以补充说明,避免让商家听得一头雾水,同时也展现出我们的团结协作,给商家留下好的第二印象。
(3)、我们与商家是平等互利的。我们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他们也因此拥有在我们学校进行宣传的更好的方式。所以,要有礼貌但也不显卑微,对自身定位要准确。
(4)、明确只有(企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才有决定和我们合作与否的权利,所以在谈的时候要找相关负责人,以免浪费过多时间,也才能收获到我们所需要的。
(5)、说明、强调我方赞助方式的优点,并说明学校所潜在的巨大市场,以及各方面所能引起的效应,以吸引商家,引起商家和我们合作的兴趣。
(6)、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必要性的介绍外,尽量让赞助商有更多的话语权,认真回答其问题并记录其观点和要求。当然,也可以进行适时的寒暄,缓和一下气氛,拉近彼此距离。进一步交谈过程中,在
提及合作宣传方式和一些其他深入事项时,要考虑到学校的相关规定。
(7)、注意要提及具体、细节的东西,让商家感受到我们是负责任的,准备是充分的。在不违反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站在他们的角度,适当提出一些迎合该商家心理的建议。
(8)、说明我们是代表着学校来寻求合作,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必定做到“言必信”;强调类似的机构我们只与一家进行合作,做到让他们不冲突、不竞争,以免产生不好的效果。
(9)、要做实商家的心理:①、我们会进行反馈,所达成的协议我们会做到,也会体现出来,他们也可以进行监督(因为有些商家怕会上当);②、做广告就是一种投资,投资是存在风险的,也不是能立竿见影的(有些商家会说做了很多广告都没效果)。
(10)、去到一家企业、一家公司,不管结果如何,尽可能拿到对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可能这一次和他们不对口、联系不上,所以他们不做,但下一次、下下次……会有机会的。
(11)、不要开空头支票,承诺了的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去做好,这也是我们取得与赞助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保障。
(12)、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胆大——超越与陌生人说话的心理障碍;心细——处处留心皆学问;脸皮厚——明白坚持才能胜利!
三、危机无处不在——战后完善
(1)、合同内容的撰写要清楚、全面,不可模棱两可,遗留下任何漏洞。签完合同的同时拿回相关赞助费,可节约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也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尽可能与赞助商进行合作完后的联系,询问效果如何(当然,我们知道,很多东西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我们进行一个回访,就会给商家带去我们的真诚),或许还能和赞助商建立起不错的人际关系,学到不少东西。
补充:
1、平时的积累
一些地方或者行业性的报纸杂志,电视媒体、还有路牌广告,上面都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平时要注意收集,有的可以剪贴下来,有的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包括公司企业的地址、电话,以及你当时想到的一些要点和感悟,都要把它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关于找赞助商
(1)、拿策划书撒网式寻找;
(2)、有目标性的找:
①、要了解其企业的相关背景;
②、要了解其附近竞争对手的相关背景。
拉赞助最大的财富不是能不能拉得到赞助,而是你接触了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公司的高层,了解他们的思维和运作,然后把它变成你的经验和财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