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导游词(4篇)
河南省导游词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以北12公里处,主峰是茱萸峰,海拔1304米,因为山势突兀,好像一口大锅,覆盖在群峰之上,在古代被称为“覆釜山”又因为它山势高耸,森林茂密,山间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又被称为“云台山”。从地理学的观点看,云台山在地形上是属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称“太行云台山”。
云台山自古就是豫北名山,现在已建成了云台山风景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现在开放的主要景区有:温盘峪、茱萸峰、老潭沟、小寨沟等。
好,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温盘峪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我们要沿崖壁栈道进行游览,所以大家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进入峪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测试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因此被称为“温盘峪”。
温盘峪全长近1公里,宽有3—10米,峪内溪流清澈见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两侧的丹崖长墙上,有一挂挂珠帘式的泉瀑,竞相倾泻,形成断崖飞瀑景观,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被人们称为“盆景峡谷”。
好,游客们,我们继续向西前行,经过了子房湖和漫水桥,映入大家眼帘的有一座山门,上写“老潭沟”三个大字。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民间干旱之苦,不顾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栖身在这里的一个深水潭中,人称“龙潭”,这道沟被称为“龙潭沟”,后有人为表示对龙的敬意,将“龙”字改为“老”字,就成了“老潭沟”。
由于地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剧烈的断裂构造,形成了东西走向的“u”形断崖,因而这里出现了东西走向的沟谷景观,还有又高又陡的崖墙地貌景观,大家请看,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老潭沟的尽头,就是著名的云台山瀑布,它落差达到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称为“天瀑”,它也是云台山景观之最。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它既表现了力量,又体现了柔美,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
河南省导游词
北方地区向来缺水,但是在这里确有二水出自洛阳城,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第一水就是我们男人们所钟爱的——酒,“把酒红尘度欢时,千杯万盏轮回间”问枭雄,看市井,为男子,谁不对酒有着一种情结,而洛阳地区的汝阳,正是被人称为“酒祖”杜康发迹的地方,甘醇的杜康酒被周王室嘉封为“仙酒”,让刘伶醉了三年,更让中外宾客在口中回味着“酒祖”的妙手酿制的“仙酒”,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另外一水,中国人就餐习惯中,“无酒不成席”,与杜康酒相伴的洛阳水席宴更是洛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说当年女皇武则天创立武周王朝,重臣袁天堽算出女皇执政,将会在唐-永隆年至唐-神兔年起落24年时间,为了暗示女皇武则天“维政者善”,便命令御厨制成了此宴,这道筵席以武则天的把大喜好:服-礼-韬-欲-艺-文-禅-政,为主题制成8种荤素不同的凉菜,又以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为主题制成16道热菜,更采用带子上朝,以“粥”换唐等上菜顺序,行云流水一样的上菜方式,衔接筵席空缺。它不但是现在中国传统筵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以其独特的上菜方式成为豫式菜肴的鳌头,时至今日,这道筵席配以杜康酒上桌,不仅是洛阳人红白喜事的重头戏和洛阳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水席在原有酸辣味殊的基础上作出了很大的改进,又添加了咸鲜-甜品-清淡等不同口味,不但丰富了洛阳人的饮食口味,也更成为了洛阳人款待来自各地贵宾和游客的首选!
水土,水土,讲过了水就要回头看看洛阳的土了,在洛阳有三土产自邙山头,第一土就是我们熟知的“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牡丹始于隋,胜于唐,甲天下于宋,纵观古今花谱,佳丽360多种,牡丹由于其花色花型雍容华贵,被世人称为“花中之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对当时赏花胜景的真实写照,而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记载“洛阳地脉花最宜,尤为牡丹天下奇”更是对洛阳的气候地质的一种赞叹,洛阳邙山为于黄河岸边,更是黄土高坡的余脉,土质不干不燥,潮湿有度,适宜种植,山上原住居民历代多以种植牡丹为生,直到现在山上仍有洛阳牡丹园-国花园-中国牡丹基因库三大牡丹园和多处牡丹苗圃,随着科技的发展,牡丹也正以“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秋来不相关”的姿态成为了洛阳的美学徽章。
另一土就是当年曾贵为国礼的唐三彩了!洛阳邙山的南石村盛产高岭土和瓷土,这是制作陶器和磁器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洛阳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唐三彩这种流动的火焰,运用两步锻烧,滴采点釉的人为手段结合自然流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原理,创造出来了唐三彩扣之有瓮罄声,兼具磁的开片和陶的坚实等特点,更使得这种工艺美术作品成为了居家装饰的好材料,当年之有皇室才能使用把玩的专用品,现在也进入到了我们平常百姓家。以黄-绿-白为主色调,诞生于唐代的这种工艺品,现在已经销往海外,其中黑色的将军马还被英伦友人赞颂为“伦敦黑,黑宝石”,由水火土所凝结的这件器物正可称的上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当然,最具民间特色的一土还是-------洛阳铲,“生于苏杭,葬于北邙”,在邙山这无“卧牛之地”拥有着数不清的古墓葬群落,由民间盗墓工具所演变过来的洛阳铲,不单单是考古者的好工具,更为洛阳发掘除了大量的古墓葬群落,从而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以收藏古墓葬为主题的古墓博物馆,大大小小的铲子将一个个深埋在地下的历史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与此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个震惊世界的传奇!
洛阳在河南省的西部,伊洛盆底北缘,自古就有“和山控戴,型胜甲于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誉。以这里为点,以河南为中心,北至白山黑水,南到两广海南,西至天山脚下,东抵东海之滨,大都要跨越三四个省,若以省会郑州和洛阳为轴心,北距京津唐,南下珠江三角洲,西入关中平原,东至宁沪杭等经济发达区,其直线距离基本上都在1000公里左右,而且随着全省的高速公路网的开通,洛阳由将会恢复到当年东至倭国,西至大秦,南达胶趾,北至漠北,丝绸之路国际大都会的显赫地位,因此又有人说洛阳之地—四方入拱道理均!
五都荟洛是奇观,指的就是在洛阳偃师到涧河一线的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序列着夏渡斟鄩-商都系亳-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城-东周王城,五大都城遗址,这些遗址展现出了中国从奴隶制王朝向封建帝制过渡的同时,更将中国的城池-园林-城市规划艺术以不同的形态展示了出来,这是世界考古界的奇迹,其中,夏都斟鄩和商都西亳更是将中国有纪年的历史上推了1200多年!
河南省导游词
中原第一漂——鹳河漂流,国家4A级景区,位于西峡境内老鹳河上游,距西峡县城42公里、311国道、豫48省道从中通过。与龙潭沟瀑布群、耍孩关峡谷、老界岭风景区等重要景点形成黄金旅游环线。
老鹳河是丹江的重要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主要干流长254千米,流域面积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漂流段落差480多米,漂流距离12公里,是中原地带最早开发漂流,漂流距离最长、最刺激、规模最大的'项目,被人们称为"中原第一漂",现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
漂流过程中沿途佳景颇多,有"鹳河第一滩"。"九龙滩"、形象逼真的"卧龙"、"龙椅"、惊心动魄的"跳舞滩"等大小十八滩。在感受浪遏飞舟的同时,戏水也是鹳河漂流的一大乐趣。这里天天是泼水节,处处是水丈区,无论认识与否,见面礼就是相互泼水。遇到水缓处,跳到清澈见底的河中一游,游人会感到"忘记时间"、"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忘记烦恼"。
漂流过程中,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护漂员为游客保驾护航,提供全套漂具及导游、保险等系列服务,让人有惊无险,游得舒心,玩得开心,并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洗礼,体味回归自然、挑战自然的乐趣。风景哪里最好,尽在中原第一漂。
河南省导游词
郑风苑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东部风光旖旎的郑韩故城之畔,溱水之滨,长1.2公里,占地面积1000余亩(水域面积200亩),有郑风苑、郑声苑、历史名人苑和游乐园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有乐水亭、郑风阁、郑国东门、荷花仙子像、郑声苑、琴瑟宫、九曲流英、历史名人苑等景点。免门票费!
该景区于20__年7月建成开放。苑内河桥路相连,林水亭相映,吃住游相配。镌刻有《诗经·郑风》的奇石,形态各异;汇聚中国南北方名品的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气势恢宏、妙趣横生的壁泉飞瀑,使人犹处深山峡谷;造型别致的情侣小屋,令青年男女留连忘返;儿童乐园中欢声笑语,乐趣无边;钓鱼台上宁静安逸,遮荫避雨;亭台轩榭造型各异,古朴典雅;“东周列国志石栏”堪称中华一绝;在琴瑟宫要以欣赏到20__多年前的郑国风情舞蹈表演及编钟、古筝等乐器演奏,绕梁三日,意韵悠远;登上郑风阁,四周风光尽收眼帘,窑洞餐厅古香古色,颇具有黄土高原风情。
郑风苑以她美丽的自然风光、脍炙人口的郑风诗歌和那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故事,使这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爱情圣地,被誉为“东方伊甸园”、也有人叫‘爱情公园’。在这里可以作诗经觅踪之旅,品味东方古典爱情的甜美;也可攀岩戏水,荡舟垂钓,尽情领略她优美而迷人的风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