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角鼓相关词语有哪些

八角鼓相关词语有哪些

来源:锐游网

八角鼓的词语有:七角八角,眼鼓鼓,满鼓鼓。

八角鼓的词语有:眼鼓鼓,逆鼓顺鼓,鼓鼓囊囊。2:繁体是、八角鼓。3:简体是、八角鼓。4:结构是、八(独体结构)角(上下结构)鼓(左右结构)。5:拼音是、bā jiǎo。

八角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八角鼓八角鼓,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汉语大词典:(1).打击乐器名。八角形小鼓,单面蒙皮,周围七面嵌有响铃,无铃一面饰双股长穗。演奏时用指击鼓面发出鼓声,摇动鼓身发出铃声。今为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2).满族曲艺的一种。原为满牧民歌曲,流行于东北、内蒙。乾隆时发展成坐唱形式,并有专业艺人演出。后渐趋衰落。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弄弦索,或歌唱打诨,最足解颐。”(3).单弦的别称。因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故名。国语辞典:乐器名。为单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边各开一长形孔,用铜轴串上两个小铜钹,另一边木框上系有两根长穗。演奏时,左手执鼓,鼓面竖立,右手敲击鼓面。早期用于满族八角鼓戏,现为单弦主要伴奏乐器。八角鼓[bājiǎogǔ]⒈乐器名。为单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边各开一长形孔,用铜轴串上两个小铜钹,另一边木框上系有两根长穗。演奏时,左手执鼓,鼓面竖立,右手敲击鼓面。早期用于满族八角鼓戏,现为单弦主要伴奏乐器。⒉单弦的别称。参见「单弦」条。德语achteckigeTrommel辞典修订版:乐器名。为单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边各开一长形孔,用铜轴串上两个小铜钹,另一边木框上系有两根长穗。演奏时,左手执鼓,鼓面竖立,右手敲击鼓面。早期用于满族八角鼓戏,现为单弦主要伴奏乐器。单弦的别称。参见「单弦」条。

二、引证解释

⒈打击乐器名。八角形小鼓,单面蒙皮,周围七面嵌有响铃,无铃一面饰双股长穗。演奏时用指击鼓面发出鼓声,摇动鼓身发出铃声。今为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⒉满族曲艺的一种。原为满牧民歌曲,流行于东北、内蒙。乾隆时发展成坐唱形式,并有专业艺人演出。后渐趋衰落。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弄弦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颐。”⒊单弦的别称。因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故名。

三、词语解释

膜鸣乐器。鼓身木制,框浅,呈等边八角形,一边拴长穗,其余七边各嵌一对小铜钹。单面蒙蟒皮。演奏时左手执鼓,右手拍击或以指弹击鼓面,间或摇鼓发出小钹相击声。为北方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八角鼓[bājiǎogǔ]⒈膜鸣乐器。鼓身木制,框浅,呈等边八角形,一边拴长穗,其余七边各嵌一对小铜钹。单面蒙蟒皮。演奏时左手执鼓,右手拍击或以指弹击鼓面,间或摇鼓发出小钹相击声。为北方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

关于八角鼓的成语

唱独角戏  鼓角齐鸣  歪八竖八  鼓鼓囊囊  不露圭角  吹角连营  七七八八  拐弯抹角  勾心斗角  敌力角气  

关于八角鼓的造句

1、此章第三节以“团结大院”八角鼓票房为个案,进一步探讨票房内部参与人员的互动关系。  

2、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新型八角鼓混药机。【******造句网八角鼓造句】  

3、东阿落子、高唐四平调等10余种曲艺形式在汇演后迎来了新生,其中聊城八角鼓、临清时调等今天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兰州鼓子始创于北宋,由北京八角鼓子词和陕西眉户牌子曲繁衍成生,其以音乐价值、表演形式、民俗民间文化价值入围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阳谷谷山调、东阿落子、高唐四平调等10余种曲艺形式在汇演后迎来了新生,其中聊城八角鼓、临清时调等今天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