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老师常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还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长大,他们给予我们的恩情,是今生今世我们偿还不完的。我们能做的是时时刻刻都要孝敬父母。
局数据统计,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过年才回来一次,那么等父母退休时,儿女仅能见父母二十几次。父母退休后儿女必定也要去工作,若每年只见一二次,那么等父母去世后,累积一生也就只能见父母几十次而已。
与父母相处的时光是宝贵的,和父母在一起使用一定要孝敬父母。当然上面的说法也不是一定的,只是针对一些外来务工的家庭说事。也有的家庭父母是都在家的,但我们要上学,有的住校,一连五六天都见不到父母,就算有星期天,也只是短时间的相聚而已。有的走读生晚上回家迟,早晨来的早,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不是很多。相聚的时间真的是很宝贵的,好好孝敬父母吧!
处在青春期的我们,难免会有些叛逆心理,老是觉得父母管教我们太严。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小口角,惹的父母很生气,自己也愤愤不满。其实这些问题也是很容易避免的,只要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问题,从父母的角度去分析对错,学会将心比心,父母开心便是儿女们做到的最大的孝顺了。
记得国庆假期间,我们一家四口回很久没回的老家。晚上我和老爸便聊到一个话题,我问老爸:“老爸你的收入虽高,但每个月要缴房贷,水电费,再加上一些必要的生活支出,一个月也便没有了结余,你有为到老后存下一笔储蓄吗?或者说是保障?老爸说你和你弟不就是保障吗!现在把你们照顾好了,等你们长大了工作后便能孝敬我们,还有个养老保险,难道你长大后会把我们丢在一边不管吗?”我哈哈大笑说:“怎么可能会不孝敬你们呢!”
不经意的疑问,让我感触甚大。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不是留在嘴边留说得,重要的事做出行动才行,所以当父母在身边时,要做到的事不让他们担心,做一些让他们开心的事。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事,光我一个人做到还不行,需要大家和我一起行动,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有句古语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要在美德中占据首位。一个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那么又有谁愿意真心与之交往呢?在我们所学的《弟子规》中“首孝悌”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根本己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训导等等。在古代,三国的时候,孟宗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孟宗一直很孝顺他的母亲,对母亲侍奉有加。有一次,母亲病得很厉害,很想吃用鲜笋做的汤,可这时已近冬至,天气很冷,哪里会有笋长出来。
孟宗没有办法,心里十分的焦急,可是没有任何办法,便跑到竹林里,他双手抱着毛竹,心里想着卧床的母亲,不禁两行泪簌簌往下落,孟宗越想越难过,竟大声的哭了起来。或许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动了天地,突然间,眼泪滴落的地方裂开了,从地上露出了几茎竹笋,孟宗看了破涕而笑,抹掉脸上的泪珠,兴高采烈地把这些竹笋带回家去。他做竹笋汤给母亲吃,母亲吃了新鲜味美的汤后,居然立刻好了起来。后来他官至司空。比起孟子我真的是自愧不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丢掉老一代流传下来的良好品德,那就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顺长辈吧!孝顺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历史上这样的人也很多,过去人说的忠孝难两全,实际忠是最大的孝,对我们来讲,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孝顺的方式很多,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从我做起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吧!
感恩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时刻提醒着我们: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现在,我们都还是刚刚步入初中的中学生,并不能为父母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孝敬父母,应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开始,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应理解父母的辛苦,从心底里感激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时刻充满一颗感恩心。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百善孝为先》。
人们都知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在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黄香,是江夏人。当时正好九岁,十分懂事。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九岁的黄香知道这样感恩父母,而我们呢?我可以直接的说:以前,我是个不孝的人。因为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真心实意的为父母做过一件事情,我从来没有体谅过他们的苦与累。虽然,我会为我父亲盛饭,但那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虽然我会帮母亲做一些小事情,但那只是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之下,我才会勉强答应,在座的像我这样的同学应该不少吧?可这一切在20xx年4月16日发生了改变。那天新闻报道了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我看到这则新闻时对母亲说:“妈,如果我和钱掉到海里,你会先救谁?”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先救你。”“为什么?你不是有点不喜欢我吗?”“你听说过,哪个妈妈会讨厌自己的孩子呢?”听到这话,我的身体好像有电流通过,麻麻的,眼眶里似乎有什么流过。是啊,父母最爱的是他们的孩子,而我们呢?我们最爱的是自己的父母吗?在后来的一个星期里,我仔细观察我的父母,才发现皱纹已经爬上了他们的脸庞,年近四十的他们两鬓竟然有了白发,勤劳的双手竟然满是茧子。我的心痛了。我已经快十三岁了,我应该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我只要有时间,就帮家里搞卫生,对父母亲的一些要求也尽心尽力做好,为父亲按摩,帮母亲洗碗。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一到开学,父母就会很忙。每天我放学后,忙了一天的父母也会差不多时间下班回家,我笑脸相迎:“爸爸、妈妈,回来了,辛苦了,你们歇一歇,我给你们倒茶。”爸妈相视一笑,乐了:“我们的熠毛长大了,知道孝敬父母了。”我顺势端来一盆水,“妈,我帮你洗手。”我摸着妈妈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一条条皲裂,感觉很粗糙,似乎要划破我的小手,我鼻子陡然一酸,我马上转过身,回到了厨房,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亲爱的同学们,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教育我们,让我们能够在蓝天下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是父母啊!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因我们的优秀而骄傲。“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小动物况且知道感恩父母,更何况我们人呢?
我们要孝敬父母,在家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杯热茶表达自己的孝心;在学校,我们尊师爱友,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上的进步是表达孝心的最好礼物。
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感恩的心来孝敬父母吧!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可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是高一(*)班的王,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百善孝为先”。
同学们,你知道,“百善孝为先”出自于哪里吗?对,它是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一书中的名言。但“孝”,可以追溯了有文字的时代,它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从“孝”这个汉字来看,是“老人”的“老”字,底下是个“子”字,儿女双手托着老人,就是“孝”。《说文解字》中说,“善事父母者”为“孝”。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抚养我们,教育我们,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又何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呢?
也许你会说,我很孝顺父母,我将来会挣钱养他们。可是,你是否知道,我们的父母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孝又是怎样的呢?
《论语 为政篇》中有这样的一则: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可是,狗和马都被养着,如果对父母不恭敬,那么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孝敬,孝敬,就这么来的。何为“敬”?《说文解字》中说:“敬,肃也。”肃然起敬的“肃”,所以,尊敬、恭敬、敬重,已不仅仅是一种由内心原发的情感,同时又是经过头脑思考的观念和思想。孟子也说,“恭敬之心,礼也。”“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可以说,“敬”是“爱”的理性化提升。包括了对自己的约束,严肃和谨慎。
一位母亲陪着5岁的女儿去游泳,女儿在前面走,她拿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女儿问:“水果带了吗?”“牛奶带了吗?”当女儿得知妈妈带的水果是梨时,哭了起来,非要妈妈回去换她爱吃的水果。妈妈说她觉得自己不像孩子的妈妈而像孩子的奴隶。
同学们,父母需要的,不是或许你还隐藏在心底的“爱”,而是一份“敬”。
说一句“谢谢”吧,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有个盲女在妈妈生日那天送给妈妈一份礼物:一点一点扎在生日贺卡上的盲文。妈妈看不懂,请人翻译,那段盲文让她听得泪流满面:“亲爱的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虽然我看不见您,但我永远爱您感谢您——妈妈!”
同学们,当我们接过父母的零用钱的时候,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准备享用父母为我们准备的晚餐时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看到路口焦急等待自己的父母时,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发现为自己掖被子的父母时也请说一声“谢谢”;当我们看到父母提醒我们天凉加衣服的时候说一声“谢谢”……
同学们,请记住——今天用“谢谢”去孝敬你的父母,明天你就能担负起天下的道义,因为——孝行天下!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