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
本文主要从心理辅导,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谈论初中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标签:初中 高中 英语教学 衔接 策略
由初中进入高中,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转折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使高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的英语教学,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一.注意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做好心理辅导。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动机对学习起着定向的推动作用。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习的成功,主要靠学生本身的内部动力。这动力的重要来源就是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的说,正确的学习动机会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正道,并使其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动力。这动力就会使学生产生一定要学好知识的决心。
2.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记忆的牢固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兴趣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动力。因此,在学生刚进入高中的学习中,要注重培养的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多种途径。其中,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举办英语角、英语故事会、欣赏英语经典影片、英语歌曲等,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3.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感同兴趣一样,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情感是心理之“车”的发电机,离开了情感这个“发电机”,学生的心理之车就不会驰骋。所以,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一定要抓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使他们乐于学,学得到。
4.教育学生磨练坚强的意志。从初中进入到高中学习,学生普遍感到课业加重,难度加大。英语往往成为一些学生放弃或懈怠的首选的科目。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一上学期要特别注意学生这方面的苗头。教师要教育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在学习碰到困难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知难而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和恒心。首先,要确定目标,树立理想;其次,要积极学习,刻苦钻研。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英语学生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一学生,我们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英
语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大声朗读和背诵的良好习惯。
大声朗读和背诵可以增强语感,不但可以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作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从高一年级开学初,英语老师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刚开始可以抄写课文,既可以练字,又可以巩固所学内容。
3. 要培养学生勤于查阅工具书和使用参考资料的良好习惯。
英语词典等工具书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工具。首先,培养学生查阅词典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重要方法,是获取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善于正确使用词典等于请了一位随时能求教答疑的“好老师”。其次,要培养学生有选择地使用参考资料。
4.要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因为有计划就不会乱打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制订英语学习的长远目标,也要指导学生制订“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的短期目标,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要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要有正确的预习方法。预习方法随着内容不同而改变。如预习单词时,要过好语音关,书写关,因而以读、写为主;预习对话时,要知道何人何时何地谈了何事,都运用了哪些句型;预习课文时,要整体把握,先提出一些问题,再围绕问题去读课文;预习语法时,要梳理归纳。
6. 要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与摘抄的习惯。
初中生进入高中,仅课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课外英语读物,随时阅读,并作好摘记,同时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就会提高,写作能力也随之会提高。
7. 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
我们中国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总喜欢把英语逐句翻译成汉语来理解,或是先用汉语思维来思考,再翻译成英语。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中不中”,“洋不洋”。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运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做法是:平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英文句子,并把它读熟,甚至背诵下来。
三. 要做好英语教学形式的衔接。
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他们正处在向成年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要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朋友式的互通有无的师生关系,提倡自由讨论,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争取超过教师。
2.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应从教师单向的信息输出向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多向信息交流转变,要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索性的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为初中生比较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高中的学生心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思维具有较高概括性和抽象性,更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而不再满足于纠音、释词,浅层次的语法练习和课文分析。
四。要做好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
1. 加强语音训练,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打下基础。
在高一学年,尤其是上半年,一定要加强语音训练,使那些还不能正确运用读音规则独立拼读单词和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学生摆脱处处依赖教师的被动局面。
2. 在词汇和句型方面,保持初中常用单词、词组、习语和句型的适当的再现率。
3. 在基础语法方面:分别对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动词不动式;被动语态;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常用的八种时态等,做到既系统地理清网络,又集中地复习运用。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阶段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重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采用科学可行的衔接手段,尽量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http://english.cersp.com/jiaoshi/200601//336.html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金莺、宋桂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