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

来源:锐游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

一、请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里。(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便(piàn) 玲珑剔透(xī) B.树冠(guān) 金碧辉煌(huǎnɡ) ....

C.勉强(qiǎng) 矞矞皇皇(máo) D.一亩(mǔ) 负荆请罪(jīng) ....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平衡 洪伟 理直气状 无价之宝

B.讯期 赤道 完壁归赵 太平盛世

C.胆怯 消售 民不聊生 得意望形

D.俯冲 亥时 国泰民安 路不拾遗

3.“飧(sūn)”是会意字,它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

1 / 21

A.食物多 B.晚饭 C.午饭 D.食物坏了

4.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俭朴 谦虚 足智多谋 B.虚伪 夸耀 举世闻名

C.刚强 丑恶 诡计多端 D.聪慧 懦弱 处心积虑

5.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改进工作 改善生活 改良土壤 改正错误

B.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缕阳光 一条妙计

C.孝敬父母 知识丰富 搜集资料 答谢来宾

D.收拾残局 环境优美 提供通道 增强收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他却在专心致志地玩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

C.我们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滔滔 ....

2 / 21

不绝。

D.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写作文时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的人。

C.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D.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争先恐后地为灾区人民捐款。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名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公园——福州花海公园。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

D.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 / 21

9.下列诗句不是表达作者爱国之情的一项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

C.“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手法。

D.“小珍珠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

11.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 21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里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它的眼皮上有两层又长又浓的睫毛,耳朵里长了很多细长的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

A.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

B.骆驼的身体机能具有适应沙漠的能力。

C.骆驼的鼻孔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

D.介绍骆驼的外形特点。

12.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段路。

①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

当然是必需的。③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④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yùn wèi fēn fù shāng yì qīn lüè dīng zhǔ

5 / 21

( ) ( ) ( ) ( ) ( )

三、课内回顾与积累。(8分)

1.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一诗中,蕴含“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之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林升对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统治者的质问:“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爱国是龚自珍发自肺腑的呼号:“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爱国是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希冀:“______________,矞矞皇皇。干将发硎,______________。”

3.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本学期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民间故事,除了课本上的故事,你还读过的民间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四、综合展示厅。(3分)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课文,也读了不少课外书。请结合你的读书经验跟我们分享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30分)

(一)翠鸟移巢(5分)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注释】①避患:避免灾祸。②及:到了……的时候。③益:更加。④遂:于是,就。

1.对下列“之”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复益爱之(代词,代指小翠鸟) .B.牧场之国(到) .

C.杨氏之子(的) .

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1分)

3.翠鸟一开始把巢做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做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9分)

7 / 21

材料一:写景状物是写文章的一种手法。描写自然现象、地理环境、名胜古迹的文章,我们称之为写景类文章;描述事物的,如动物、植物的文章,我们称之为状物类文章。写景状物时要注意:

①最好选择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细致的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围绕中心写出其主要特点。②进行描写时要注意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事物与背景相结合。③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包括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表达对事物的情感。④尽量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抒情或借物喻理。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材料三:

1.由材料一可知,( )合称写景状物类文章。(2分)

8 / 21

A.描述动物、植物的文章

B.描写自然现象、地理环境、名胜古迹的文章

C.写景类文章和状物类文章

D.写景抒情或借物喻理的文章

2.材料二是关于材料一的第( )点的思维导图。(2分)

A.①~④ B.①~③ C.②和③ D.②~④

3.程程想参照材料二提示的思路写文章《花中仙子——水仙花》,下列不适合写在或运用在该文章中的一项是( )(2分)

A.生长变化 B.联想、情感 C.比喻、拟人D.质地

4.材料三是关于材料一第⑤点的思维导图,请仿照材料一的第①~④点,提示相关注意事项,写在横线上。(3分)

(三)哨 卡(16分)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下悬崖。

9 / 21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的路段,他总是先用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这一带所有的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5000多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④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⑤风雪中,伫立着一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将军发现,这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3000米的值勤点上,前年调来的。”“这么说,快三年了?”“还差三个月。”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的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看了哨兵一眼。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嗓门儿:“你就是这么带兵的?让一名战士这么长时间在这儿值勤?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小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⑦上校没有吱声。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持枪哨兵立即把话咽了回去。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将军,他是上校的……弟弟……”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

10 / 21

向上校,向他的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

⑨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回了个军礼。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有改动)

1.上校把自己的弟弟长期安排在海拔5000多米的哨卡值勤,是因为( )(2分)

A.他要执行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

B.弟弟主动申请从海拔3000米的值勤点调来。

C.高山哨卡的条件极其艰苦,但总得有人来守。

D.他想让他的弟弟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多锻炼,日后好提拔他

弟弟。

2.“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将军“惊愕”的原因不包括( )(2分)

A.发现自己错怪了上校而自责,内心不能平静。

B.被上校兄弟任劳任怨、忠于职守、自我牺牲的精神震撼。

C.对因为害怕上校的眼神,而敢怒不敢言的持枪哨兵的不公平遭遇深表同情。

D.被以上校兄弟为代表的军人严于律己、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感动。

11 / 21

3.下列对第①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雪弥漫”“若隐若现”的运用,给条件艰苦的高山哨卡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B.天气的恶劣,道路的艰险,突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C.突出表现了冒雪前进的将军一行不怕艰险、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

D.为下文突出表现将军不怕困难、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精神做铺垫。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雪的猛烈,突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和战士们忠于职守的精神的可贵。

B.第⑤段中关于哨兵的外貌的描写,表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战士们身心健康的危害之大,也从侧面说明了执行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的重要性。

C.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上校“瞄”了哨兵一眼,是为了阻止哨兵弟弟把他俩的关系告诉将军。

D.把第⑧段中的“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删去,不影响表达效果。

5.将军为什么要敬军礼?这个军礼有何含义?(4分)

12 /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位人物说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有人会被某处风景吸引,因为风景那边独好;有人欣赏某句诗,因为它富有哲理;有人欣赏某个人,因为他(她)睿智成熟……请你以“我最欣赏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语句通顺,400字以上。

13 / 21

14 / 21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D 2.D 3.B 4.A 5.D 6.B 7.D 8.A 9.D 10.D 11.B 12.B

二、韵味 吩咐 商议 侵略 叮嘱

三、1.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2.西湖歌舞几时休 不拘一格降人材 奇花初胎 有作其芒

3.示例:梁山伯与祝英台 敢爱敢恨、追求自由

四、示例:①集中注意力。②扩大视域。③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只要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可以跳过。④带着问题去读。⑤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B

2.等到孵出小翠鸟,特别喜爱它们,唯恐它们从树上掉下来

3.避免灾祸 担心小翠鸟摔伤 被人捉走了

(二)1.C 2.A 3.D

15 / 21

4.示例:写动物,尤其要注意写出动物的外形、叫声、动作、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

(三)1.C 2.C 3.B 4.D

5.示例:他被上校兄弟任劳任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军礼里包含了将军对为了祖国利益敢于奉献自己一切的边防战士们的崇高敬意。

6.示例:我最想对上校的弟弟说,谢谢你日夜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你是最可敬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突破卷

时间:40分钟

1.[句意理解]钟南山院士是我们福建人,他关键时刻的两次“逆行”,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下列哪句能恰当地表达对钟南山院士的赞美? (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砥砺前行知任重,临危受命敢肩担。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语段概括]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16 / 21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这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A.工蜂把蜜源信息告诉同伴的方法。

B.鹿科动物向同类发出警报信号的方法。

C.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D.工蜂会跳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

3.[句式转换]下列句子中,与“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意思相同的是( A.微风有没有唤醒沉睡的种子呢?

B.微风会不会唤醒沉睡的种子呢?

C.微风怎么能唤醒沉睡的种子呢?

D.微风难道没有唤醒沉睡的种子吗?

4.[词序变换]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意思改变最大的一项是( )

A.你不来我就不走。——你不走我就不来。

17 / 21

)

B.这个好消息他完全不知道。——他完全不知道这个好消息。

C.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他俩被找回来了,快来看!

D.小狗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小狗摇着尾巴,在炕边走来走去。

5.[判断病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B.今天的作业我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C.我们发现并解决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6.[判断病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B.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任务。

C.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等水果。

D.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18 / 21

7.[修辞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园子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B.远远地还听到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C.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D.在茫茫人海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8.[说明方法]对下列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举例子)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

D.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列数字)

9.[标点符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弟弟是个大懒人,他的房间常常“色、香、味”俱全。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9 / 21

C.“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那只带头的大鸟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

D.《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10.[句子衔接]根据下面的语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自信是生命的火炬,__________;勤奋是成功的阶梯,____________;勤劳是致富的明灯,____________;妒忌是心灵的枷锁,____________。

①照亮了多少财富的殿堂 ②成就了多少伟大的功名 ③照耀着一生光辉的历程 ④关住了多少开心的时光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1.[句子衔接]将“这个时候,奶奶总会在一大早就挎上个竹篮”插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①等到秋季,桐果陆续成熟。②一夜过后,菜地里每天都会有不少落下来的桐果。③走到菜地里,捡拾落在地里的桐果。④回来后,堆在门前空坪一角。⑤成熟时节,奶奶基本天天能够捡回来一篮。⑥积少成多,天晴时就扒拉出来晾晒,桐果的外壳也就裂开来。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⑤⑥之间

20 / 21

12.[排列句序]下列语句最恰当的排序是( )。

①一阵风吹过,落下了几片红叶。②我拾起一片仔细端详。③极目远眺,只见远处星星点点都是红得似火的红叶。④只见红叶像把小团扇似的,还散发着阵阵清香。⑤漫步山头,发现一棵枫树上长满了红叶。

A.③⑤①②④ B.⑤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⑤④ D.③⑤④①②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C 6.C

7.C 8.A 9.A 10.D 11.B 12.A

21 /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