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2019-08-05
【摘 要】 ⽂章指出,弘扬延安精神是党的⼗⼋⼤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项规定”的推动⼒。“⼋项规定”的制定和实施让延安精神焕发了新的活⼒,传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也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体现。在战争年代,延安精神⽀撑着我们党战胜了各种困难和艰难险阻,在和平时期,延安精神也将帮助我们党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关键词】 延安精神;当代价值;“⼋项规定”;关系
圣地延安是我们党的精神殿堂,圣地延安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学”,延安精神与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是⼀以贯之的。
延安精神,是坚定正确的政治⽅向,是全⼼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是⾃⼒更⽣、艰苦奋⽃的创业精神。正是因为具备这些内涵,延安精神才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命⼒,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延安精神的核⼼价值,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崇⾼品德和朴素情怀的体现。在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弘扬延安精神是共产党⼗⼋⼤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项规定”的推动⼒
党的⼗⼋⼤之后,新⼀届的中央领导做出《关于改进⼯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项规定》。这⼀规定,展现了新⼀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政和新风,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折射出来新⼀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贯之的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如同清风拂⾯,⽿⽬⼀新,激动⼈⼼,⿎舞⼈⼼。
延安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培育、铸造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全意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艰苦奋⽃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集中地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和共产党⼈的崇⾼品德和伟⼤情怀。
从当年“实事求是,⼒戒空谈”到今天“实⼲兴邦,空谈误国”,彰显了党的求真务实的作风。党的⼗⼋⼤把求真务实列⼊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既是我们时代的精神实质,也是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作风,正是这种作风帮助我们党创造了⼀个⼜⼀个的辉煌。
今天,我们党所处的时代不同于延安时期,党的地位由⾰命党变成了执政党,领导⼲部⼿中都执掌着⼀定的权⼒,但⽆论环境和地位如何变化,党的宗旨没有改变,党员⼲部“做⼈民满意的公仆”的要求更没有变。对领导⼲部⽽⾔权⼒是⼈民赋予的,为政必须全⼼全意为⼈民负责,兢兢业业为⼈民谋利益,诚⼼诚意接受⼈民监督,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规矩。
党的⼗⼋⼤以来,在贯彻落实中央“⼋项规定”,以优良作风凝聚党⼼、民⼼,带动政风、作风⽅⾯,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也要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约束和惩戒措施,防⽌“⼀阵风”⾛过场,防⽌庸懒散奢等不良风⽓反弹,⽽使⼈民群众的期望变成失望。
从当年党的领导⼈“艰苦奋⽃,以⾝作则”到今天“⾸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树⽴了党的⼲部形象。在⼴⼤群众⼼⽬中,党员和党员领导⼲部的形象代表了党的形象。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岁⽉⾥,党之所以能够凝聚民⼼,汇聚民⼒,⼀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领导⼈处处带头,以⾝作则,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同⽢共苦,始终保持良好的⼲部形象。正是由于党的领导⼲部发挥的模范带头作⽤,让共产党成为⼈民群众的主⼼⾻,才凝聚了党⼼、军⼼、民⼼。中央政治局的⼋项规定,坚定地提出抓好作风建设⾸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做到的⾃⼰要先做到,要求别⼈不做的⾃⼰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是对延安时期党的领导⼈“艰苦奋⽃,以⾝作则”作风的再现,是对改进⼯作作风规律的认识和遵循,确实让全党和全国⼈民精神振奋,充满企盼。
⼆、制定和落实⼋项规定,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体现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奋⽃的精神;独⽴⾃主,⾃⼒更⽣的精神;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项规定闪耀着延安精神的优良基因,昭⽰着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延安精神在当今时代的具体体现。
延安精神也是“⼋项规定”的源泉和根本。延安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崇⾼品德和伟⼤情怀的集中体现。⼋项规定是以延安精神为本源,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改进措施,以克服当前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积习,以此改进⼯作作风,进⼀步加强联系群众的密切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延安精神是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论是在⾰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开放时代,在延安精神中所包含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作风,全⼼全意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艰苦奋⽃的创业精神,都是我们党的精神源泉、⽴党根本,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作的思想武器。⼋项规定是党在新时期汲取延安精神营养,科学发展,实⼲兴邦的重要举措。
“⼋项规定”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发展。“⼋项规定”切中当前党内⼀些⽅⾯存在消极腐败问题的时弊,实质就是改变⼯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全⼼全意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承的是艰苦奋⽃精神,执⾏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是党要
管党,从严治党的批评与⾃我批评。共产党⼈奋⽃的根本宗旨是“⼈民对美好⽣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群众在物质⽂明不断进步的同时,对精神追求的注重。因此,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切⼯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此制定“⼋项规定”,就是要求从中央到地⽅,从党的⾼级领导⼲部到普通公务⼈员,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秉承廉洁奉公的作风,亲⼒亲为,密切联系群众,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传承和践⾏延安精神中实现⼈民的美好愿景。
三、“⼋项规定”的实施使延安精神焕发活⼒
延安精神的形成是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危亡时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形成的共产党⼈精神。在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延安精神⼀⼀战胜了各种困难和艰难险阻,取得了⼀个⼜⼀个振奋⼈⼼的伟⼤胜利。当前,⾯对着世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社会发展也进⼊了战略关键期,改⾰进⼊“深⽔区”,我们的党和国家依然需要将延安精神作为强⼤思想武器,解决新时期出现的作风问题,“⼋项规定”正是延安精神释放出强⼤时代⽣命⼒的具体表现,也是⾛科学发展的制度标本。
“⼋项规定”的实施也印证了延安精神的时代穿越⼒。“⾃⽴⾃强”的民族精神,正是“⾃⼒更⽣,艰苦奋⽃”延安精神的根基和源泉。正因如此,党的⼏代领导⼈都是⽴⾜于事业成败、民族兴衰的政治⾼度,提倡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节俭败由奢”,“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艰苦奋⽃、勤俭建国这个传家宝”。从延安精神发端⽽来的西柏坡精神,⼤庆精神,雷锋精神,改⾰开放精神等都是党在不同时期传承延安精神所形成的不同时代精神。“⼋项规定”的实施,是党在发展了90余年后对延安精神的坚持,⽤延安精神这个法宝引领社会发展,解决“脱离”群众的危险,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论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被举报⽂档地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