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 2.学前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3岁前的儿童表现为以______________思维为主。
4.按照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 7.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__。
8.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可分为 和有意想象。
9.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最初什么也看不见,需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适应,并能区分周围物体的轮廓。这是 。
10.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表现为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和自我中心性。
11.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保持在 分钟左右。 12.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______________个组块。
13.儿童心理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一般将入学前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_________、婴儿期、幼儿前期和幼儿期。
14.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 。 15.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来进行思维。 16.记忆包括 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7. 岁以后,儿童言语的形成开始进入完整句阶段。
18.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 发展。
19.婴儿依恋关系的类型表现为安全型、 、抵抗型和迟缓型。 20.吃完甜的东西之后再吃苹果,感觉苹果发酸。这是 。 22.外部言语包括 和书面言语。
23.根据记忆时有无明确目的,可分为 和无意识记。
24.______________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
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5.______________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6.学前末期的儿童表现为以_________________思维为主。 28.“三山实验”的设计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9.儿童的想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创造想象。 30. 岁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3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表现为思维动作的内隐性、具体形象性和 。 二、判断题
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2.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3.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 4.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通常是是边做边想。 5.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6.儿童在整个幼儿期都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7.一般情况下,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5~10分钟。 8.幼儿记忆的一个特点是形象记忆占优势。
9.学前中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0.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11.幼儿画画时,突然又玩起了手中的彩笔。这是幼儿注意的分散。 12.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13.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14.客体永久性的观念在婴儿接近1岁末时出现。 三、单项选择题
1.儿童最初的创造想像是 。
A.无意的自由联想 B.随意的自由联想 C.愿望性想像 D.情境性想像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内容的是 。
A.逻辑—数学智力 B.空间智力 C.社交智力 D.情绪智力 4.“三山实验”的设计者是 。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5.“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 6.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 。
A.再认 B.再现 C.识记 D.保持
7.以下描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正确的是 。
A.由边缘到中心 B.近及远 C.从上到下 D.由精细到粗大 8.幼儿的记忆以 为主。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再认 D.再现
9.早上起来看到地面潮湿,就得出“昨晚上下过雨”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
A.概括性 B.抽象性 C.间接性 D.理解性
10.老师出示一张范图,让幼儿看着图听老师讲解。但有些小朋友一边听,一边照着老师学者摆。这反映了幼儿的 。 A.注意范围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稳定性 11.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 。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性器期 12.“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觉得苹果更酸”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恒常 C.感觉对比 D.感觉混合 13.“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
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 C.自我—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 14.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阶段。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思维 D.具体思维 15.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16.7岁儿童可以再认三年前经历或感知过的事物,这说的是儿童 能力的发展。
A.短时记忆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长时记忆 17.先学前期儿童口语发展的顺序是 。
A.单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B.完整句—电报句—单词句
C.单词句—完整句—电报句 D.电报句—单词句—完整
18.幼儿边歌边舞,并配上适当的面部表情,说的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配
19.3岁儿童已经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方位,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 为中心辨别左右。
A.父母 B.同伴 C.自我 D.他人
20.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马斯洛 21.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
22. 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A.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3.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 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D.概括性较低
24. 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25.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 。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方向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26.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动作是 。
A.颈部动作 B.头部动作 C.大肌肉动作 D.小肌肉动作 27.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 。 A.0~6、7岁儿童 B.3~7岁儿童 C.0~3岁儿童 D.3~4岁儿童 28.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 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
A.遗传和生理成熟 B.环境 C.教育 D.环境和教育
29.“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
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30.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
A.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31.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32.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33.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34.下列关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35.下列属于幼儿中期心理特点的是 。
A.思维具体形象 B.爱模仿 C.好学好问 D.个性初具雏形 36.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 分钟左右。
A.15分钟左右 B.3~5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 37.智商在 之间称为超常。
A.90~110 B.110~130 C.70分以下 D.130~140 38.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 A.活泼型 B.抑郁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39.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 A.思维的狭隘性 B.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
40.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叫 。 A.思维 B.想象 C.记忆 D.感知觉 4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选择性注意 四、名词解释 1.短时记忆
2.创造想象 3.具体形象思维 4.关键期 5.感觉 6.记忆 7.再造想象 8.知觉
9.直觉行动思维 10.守恒 五、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
2.简述3~6岁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措施。 4.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5.简述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6.简述0~3岁婴幼儿口语培养的措施。 7. 简述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六、实例分析
1.上课时,小班的方老师看见小红低头在玩贴贴纸,完全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倾听老师播放的故事录音上。方老师大声地说“小红,你在干什么?小眼睛快看到老师这里来。”
试用所学过有关注意的知识分析小红的行为,并指出方老师可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2.例1:一个幼儿画小孩放风筝,把小孩子的手画得很长,比身子几乎长3倍。 例2: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幼儿很想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 ”
试用幼儿想象的有关特点分析上面两个例子,并指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老师指着图向小朋友:“看!花丛中有两只蜜蜂,从远处又飞来两只蜜蜂(老师又拿出两只蜜蜂),小朋友看!花丛中现在有几只蜜蜂了?”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爸说蜜蜂还蜇人呢!”于是小朋友都说起蜜蜂来了。
试用所学过有关注意的知识分析这是什么现象,并指出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4.小班的幼儿在做游戏时,一会儿是“娃娃家”的妈妈一会儿又去做汽车司机,再过会儿会拆掉汽车去搭大轮船了,总之是看见人家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 这说明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幼儿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