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黄冈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来源:锐游网
黄冈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标准样卷)

试题编号:C1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实验一:(物理)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观察、认识电压表和电流表

电压表量程是 V和 V,电流表量程是 A和 A。 2、设计和进行实验

(1)按右图正确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小灯泡亮 度变化及相应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在下表中记录其 中的两组数据,并分别计算出这两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值: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电阻/Ω 灯泡亮度 第1次 暗 第2次 亮 3、根据以上数据,比较两次测量的小灯泡电阻值R暗、R亮的大小 (用.=、>或<表示) 实验二:(生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50分)

请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超过200倍)由老师确定,考生按要求选择目镜和物镜。

放大倍数 (由监考老师填写)

1、取镜和安放。回答显微镜两个部位的结构名称(监考老师任意指定)。 2、对光。3、观察;使用低倍镜观察,要求所观察的图像清晰并位于 视野的中央(调好后,请监考老师检查)。

按生物学绘图要求,在右边方框内绘出你所观察 到的植物根尖某一细胞结构的模式图(标明所绘图 形名称和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

附:另外8个物理实验、3个生物实验和7个化学实验。 物理实验: 一、(物理)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2、观察认识电压表和电流表

电压表量程 V和 V, 电流表量程 A和 A, 3.设计和进行实验

(1)按右图正确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4)改变Rx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一定,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数据记录(电压= V) 测量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4.分析与结论:电流I跟电阻R的关系为:电压一定时, 。 5.反思与拓展

这种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方法叫 法。 二、(物理)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关系.(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关系。 1、观察、认识电压表

所用电压表量程是 V和 V,对应的最小刻度值分别是 V和 V. 2、设计和进行实验 (1)按右图连接电路

(2)分三次将电压表接入,并分别测出AB、BC、AC 间的电压 UAB、UBC、UAC,测得 UAB= V, UBC= V, UAC= V。

3、探究UAB、UBC、UAC的数量关系: 。

4、由此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 。 三、(物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关系.(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关系。 1、观察、认识电流表

所用电流表的量程是 A 和 A,对应的最小刻度值分别是 A 和 A 2、设计和进行实验

(1)按右图正确连接电路。

2)分三次将电流表接入,并分别测出通过 A、B、C三点的电流,IA、IB、IC,测得

IA= A,IB= A,IC= A。

3.探究IA、IB、IC的数量关系:

4.由此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四、(物理)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观察、认识电压表和电流表

电压表量程是 V和 V,电流表量程是 A和 A。 2、设计和进行实验

(1)按右图正确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小灯泡亮 度变化及相应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在下表中记录其 中的两组数据,并分别计算出这两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值: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电阻/Ω 灯泡亮度 第1次 暗 第2次 亮 3、根据以上数据,比较两次测量的小灯泡电阻值R暗、R亮的大小 (用.=、>

或<表示)

五、(物理)组成串、并联电路(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按要求设计两个电路,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连结仪器。 1、一个S能同时控制两个灯泡L1、L2同时亮或同时熄灭(连结电路后举手请监考教师

检查)。

2、灯泡L1、L2并联,一个开关S1控制L1,另一个开关S2同时控制L1、L2(连结电路后举手请监考教师检查)。

电路图1 电路图2

3.实验记录:你所用电源的名称 ,你所选用的电源电压是 V。

六、(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_______ __________有关?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安放杠杆,调节杠杆平衡

(2)在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填入下表中。

(3)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填入下表中。

实验 动力 动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阻力×阻力臂次数 (N) (cm) (N·cm) (N) (cm) (N·cm) 1 2 3.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4.反思与拓展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七、(物理)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观察、认识仪器 所用托盘天平最大称量是 g,标尺上最小刻度是 g;你所选用量筒的量程是 ml,最小分度值是 ml。 2、设计和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3)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4)将测量数据填八下表中。 石块的质量量筒内水的体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m/g 积V1/cm3 V2/cm3 (V2-V1)/cm3 ρ/(g/cm3) 八、(物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1.猜想与假设: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探究当u>2f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将数据和成像性质填写在下表中。 (4)探究当f2f f2f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 当f你所选用量筒的量程是 ,每小格代表体积值是 . 取少许NaOH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

二、(化学)用指示剂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A、B、C三个瓶中盛有稀盐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请根据所给仪器,利用石蕊、酚酞试液进行鉴别。1.用三个试管分别取待鉴别的三种液体少许。

2.选择恰当的指示剂进行实验(石蕊、酚酞试液均要求使用),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A是 B是 C是 三、(化学)探究物质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药品、材料,探究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约20ml,用温度计量出水的温度,水温为: .

1、分别取少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到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溶解.

2、再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NaCl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为 .NH4NO3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为 。 NaOH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为 。 3、结论: NaCl溶于水后 变化不明显。

NH4NO3 溶于水后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热(填吸或放); NaOH 溶于水后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热(填吸或放)。 四、(化学)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药品、材料,探究铁、铜、Ag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1、在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ml稀盐酸,分别放入一枚铁钉和铜丝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

若有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为 . 2、在一支小试管中加入1----2ml的硝酸银溶液,加入一根小铜丝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

若有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为 .

3、根据上述两次实验结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依次是 . 五、(化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药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期不远10%或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由监考老师指定)的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取1.0g/cm3). 监考教师指定:(1)100g,10%(2)50g,20% 1、计算

需要氯化钠 g,水 g。 2、称量

3、溶解(不要求倒入试剂中)。 六、(化学)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药品、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1、用量筒量取5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滴入3--4洋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变 .

2、用滴管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3、向小试管中(或玻璃片上)滴入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溶液蒸发完

全,直到有白色固体析出。

酸和碱是否发生了反应? (填是或否),如果发生了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白色固体可能是 。 七、(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50分) 现有装配好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一套(未检查气密性),请根据所给仪器、药品、材料,制取并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固定试管。

3、收集气体。用 法收集CO2气体。 3、验满。检验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CO2气体。 4、收集满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

生物实验: 一、(生物)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完成以下实验操作: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碘液染色,规范操作,注重效果。

2、观察临时装片。用监考老师调好的显微镜,观察自已制作的监时装片,看到清晰的物像后请监考老师检查。

3、你用显微镜观察时放大的倍数是: 4、结束实验(考生不移动显微镜)。 二、(生物)制作监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50分) 请根据所给仪器、材料,完成以下实验操作。

1、用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并用碘液染色,规范操作,注重效果。

2、观察临时装片。用监考老师调好的显微镜,观察自已制作的监时装片,看到清晰的物像后请监考老师检查。

3、你用显微镜观察时放大的倍数是: 4、结束实验(考生不移动显微镜)。 三、(生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50分)

请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超过200倍)由老师确定,考生按要求选择目镜和物镜。

放大倍数 (由监考老师填写)

1、取镜和安放。回答显微镜两个部位的结构名称(监考老师任意指定)。 2、对光。3、观察;使用低倍镜观察,要求所观察的图像清晰并位于 视野的中央(调好后,请监考老师检查)。

按生物学绘图要求,在右边方框内绘出你所观察 到的植物根尖某一细胞结构的模式图(标明所绘图 形名称和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

黄冈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评分标准

物理试题:(每个实验满分50分) 操作评分细则 满分 内容 合计得分 实验一: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关系 1 正确填写电压表量程和对应小的最小刻度值8分 8 1、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17分(灯泡L1、L2串联4分,电压表每次测量均并联2 接入6分,电压表+、-接线柱接法正确有其事4分;每次接入过程中开关断开3 分;29 2、电压表量程选择正确3分;3、正确测出AB、BC、AC间的电压9分。 3 UAC=UAB+UBC 3分,正确表述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关系5分。 8 4 实验完毕,先断开开关,后拆电路3分;整理器材,复位摆齐2分。 5 实验二:组成串并联电路 1 1、画电路图正确,规范5分;2、根据电路图正确连结电路14分(灯泡L1、L2串联4分;接入过程中开关断开3分,电路接通,开关达到控制要求7分)。 19 2 1、画电路图正确,规范5分;2、根据电路图正确连结电路15分(灯泡L1、L2并联4分;接入过程中开关断开3分,电路接通,两个开关达到控制要求8分)。 20 3 正确记录电源名称,电源电压6分。 6 4 实验完毕,先断开开关,后拆电路3分;整理器材,复位摆齐2分。 5 实验三: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 正确填写电压表、电流表量程8分 8 1、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11分(电流表串联接入2分,电流表+、-接线柱接法正2 确2分;电压表并联接入2分;+、-接线柱接法正确2分;滑动变阻器接线正确3分);3、电压表、电流表量程选择正确4分;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的电17 阻最大值2分。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2分;测量一组电流和电压值4分;2、调节滑动3 变阻器滑片2分;再测量一组电流和电压值4分;3、根据两组电流和电压值分计算16 小灯泡电阻值4分。 4 比较两次测量结果4分 4 5 实验完毕,先断开开关,后拆电路3分;整理器材,复位摆齐2分。 5 实验四: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关系 1 正确填写电流表量程和对应的最小刻度值8分。 8 1、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17分(灯泡L1、L2并联4分,电流表每次测量均串联2 接入6分,电流表+-接线柱接法正确4分。每次接入过程中开关断开3分)。2、电流29 表量程选择正确3分。3、正确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流9分。 3 IC=IA+IB3分;正确表述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关系5分。 8 4 实验完毕,先断开开关,后拆电路3分;整理器材,复位摆齐2分。 5 实验五: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 猜想与假设;只要提出猜想即给2分。正确填写电压表、电流表量程8分; 10 1、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11分(电流表串联接入2分,电流表+、-接线柱接法正2 确2分;电压表并联接入2分;+、-接线柱接法正确2分;滑动变阻器接线正确3分);2、电压表、电流表量程选择正确4分;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的电17 阻最大值2分。 3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2分,测量电流和电压值4分;2、改变Rx1分,13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2分,保持电压一定2分,测出电流值2分。 4 结论表达正确3分(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 5 反思与拓展:控制变量法2分。 2 6 实验完毕,先断开开关,后拆电路3分;整理器材,复位摆齐2分。 5 实验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1 猜想与假设,只要提出猜想即给分4。 4 2 把凸透镜、蜡烛、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正确4分。调节高度,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4分。 8 3 找出2倍焦距,移动蜡烛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2分,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3分,记下此进像的性质6分。 11 4 1、移动蜡烛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2分,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3分,记下此进像的性质6分。2、熄灭蜡烛,将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2分。 13 5 正确完整表述实验结论9分。(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在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 6 6 据展与反思。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在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