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跌倒坠床风险管理规范

跌倒坠床风险管理规范

来源:锐游网
附件1:

跌倒∕坠床风险管理规范 一、评估风险说明

(一)评估人群:新入、转科、病情变化、使用易致跌倒药物的患者应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二)高风险范围

1. 手术后24小时内的患者(儿)和产后24小时的产妇。 2. 手术室和ICU的患者。 3. 其他:

(1) 产科:产科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或“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产妇。 (2) 儿科(存在下列条件之一者):①4个月至3岁的患儿;②神经系统诊断的患儿;③脱水(中、重度)的患儿;④心脏病的患儿;⑤存在氧合功能(SPO292%)的患儿;⑥贫血的患儿;⑦步行需要辅助的患儿。

(3)其他(存在下列条件之一者):① 各种疾病导致疼痛评分在3分以上的患者;② 70岁以上的患者;③成人MORSE评分≥45分的患者,儿童专用评估表评估≥2分的患儿。 二、实施措施

(一)非高风险患者:实施“跌倒/坠床基本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对患者及(或)家属的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

(1)环境:①熟悉环境;②锁住病床轮子;③患者在床上时随时都要拉起床栏;④使用床头及厕所呼叫铃;⑤需要的物品(水杯、尿壶等)放置妥当,保持走道通畅;⑥儿科家属正确使用婴儿床及抱新生儿的方法。

(2)人:①家属勿与患者(儿)共睡一张床;②下床时缓慢坐起,在床缘摆动双脚约3-5分钟,无不适反应后再缓慢下床;③如厕、沐浴、入开水房时小心地滑,善用扶手,并注意门槛;④选择合适的衣服与防滑鞋,穿适当大小的服装及鞋子,勿打赤脚;⑤患者及探视者带的孩子,勿爬窗台、椅子等;⑥患者照顾者发生变化时,及时将医务人员指导的防跌倒/坠床措施转达给新的照顾者。

2.及时处理地板湿滑等情况。 3.及时清除使用后的仪器、设备。

4.定期检查环境和设施情况是否完好(病床、轮椅、推床等)。 5.夜晚或光线暗时开启夜灯。

6.转运患者(儿)时拉起车床床栏,系好轮椅安全带等。 7.更换照顾者后再次进行防跌倒/坠床的健康教育,并有记录。

(二)高风险患者: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表中选择措施,其后每周至少评估一次,具体措施如下:

1. 跌倒∕坠床风险基本预防措施。

2. 与患者及其家人共同讨论适用于病人的防止跌倒/坠床的防护措施。 3. 有“防跌倒/坠床”的标记。

4. 告知患者及家属切勿自行下床,应随时有人陪伴与扶持,并使用手杖及助行器。

5. 患者治疗、检查时,由相应人员搀扶患者上、下床。 6. 遵医嘱给予肢体约束固定。

7. 用药后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及用药后的观察。 8. 尽量将高危患者安排在靠近医务人员的床位。

9. 严格交接班。

(注:措施中的第1、2、3、9条为必选措施,其余条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三、跌倒分级与处理

0级:没有受伤,安抚患者,上报不良事件。

1级:轻微瘀伤、擦伤、不需要缝合的撕裂伤,伤处立即清洁、消毒、给予冷敷,24小时后热敷;安抚患者,上报不良事件。

2级:重伤,包括骨折、头部外伤、需要缝合的撕裂伤,请外科医生诊治及处理;安抚患者,上报不良事件。

3级:死亡,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医务部(院总值班)、分管领导,并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上报不良事件。

护理部

2015年10月10日

附件2: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诊断 入院时间

日 期 评估内容 评分(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值 值 值 值 值 值 年龄 跌倒史 □5=(≥65岁) □0=无 □25=有 静脉输液治疗 □0=无 □15=有 使用助行器具 □0=无/卧床且不能主动移动 □15=使用拐杖/手杖/助行器/轮椅 □30=可以行走但须依扶家具 超过一个医学诊断 步态 □0=正常/卧床且不能主动移动 □10=虚弱无力/驼背/慢行/跛行/轮椅 □20=功能受损(平衡力差/站立困难) 认知/意识状态 □ 0=量力而行/意识正常/昏迷 □ 10=嗜睡/昏睡 □ 15=高估自己能力或忘记自己受限制/ □0=无 □15=有 躁动不安、谵妄 总分 干预措施 1.跌倒∕坠床风险基本预防措施; 2.与患者及其家人共同讨论适用于病人的防止跌倒的防护 措施; 3.有“防跌倒/坠床”的标记; 4.告知患者及家属切勿自行下床,应随时有人陪伴与扶持, 并使用手杖及助行器; 5.患者治疗、检查时,由相应人员搀扶患者上、下床; 6.遵医嘱给予肢体约束固定; 7.用药后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及用药后的观察; 8.尽量将高危患者安排在靠近医务人员的床位; 9.严格交接班; 10.其他(请注明) 护士签名 病人/家属签名 结果 是否跌倒/坠□未发生 □发生 护士签名: 床 受伤情况 患者动态 □转科 □转院 □出院 □死亡 备注:1、≥45分者填写此表,每周至少评估一次;病情变化或使用易致跌倒药物时需再次评估;

2、总分<25分为低风险,25~44分为中度风险,≥45分为高风险(挂警示牌,执行相关防护措

施,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字)。

附件3: 儿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诊断 入院时间

日 期 评估内容 评分(分) □ 自主活动,无步态不稳(0分) □ 自主活动,需要辅助(1分) □ 能自主活动,但步态不稳(1分) □ 完全不能自主活动或移动(0分) □ 生长发育正常,对环境有正确判断(0分) □ 生长发育正常,对环境无正确判断(2分) □ 生长发育迟缓(1分) □ 昏迷,无反应(0分) 分分分分分值 值 值 值 值 活动度 生理发育 排泄 □ 独立完成,入厕频率正常(0分) □ 能独立完成,入厕频繁(1分) □ 入厕时需要协助(1分) □ 用尿布或留置导尿(0分) 跌倒/坠床 □ 在住院前有跌倒/坠床史(近一年内)(1分) 过去史 □ 没有(0分) 目前用药 □ 特殊用药:如抗癫痫药/阿片类/抗惊厥药等(1分) □ 无特殊药(0分) 照顾者安□ 了解住院期间危险因素,有安全防范意识(0分) 全 □ 部分了解住院期间危险因素,安全防范意识淡漠防范意识 (1分) □ 不了解住院期间危险因素,完全没有安全防范意识(2分) 总分 干预措施 1.跌倒∕坠床风险基本预防措施; 2.与患者及其家人共同讨论适用于病人的防止跌倒的防护措施; 3.有“防跌倒/坠床”的标记; 4.告知患者及家属切勿自行下床,应随时有人陪伴与扶持,并使 用手杖及助行器; 5.患者治疗、检查时,由相应人员搀扶患者上、下床; 6.遵医嘱给予肢体约束固定; 7.用药后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及用药后的观察; 8.尽量将高危患者安排在靠近医务人员的床位; 9.严格交接班; 10.其他(请注明) 护士签名 病人/家属签名 结果 是否跌倒/坠□未发生 □发生 护士签名: 床 受伤情况 患者动态 □转科 □转院 □出院 □死亡 备注:1、≥2分者填写此表,每周至少评估一次(挂警示牌,执行相关防护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 字)。

2、病情变化或使用易致跌倒药物时需再次评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