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联合体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可打印修改) (2)
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两次划动时均保持齿的振动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第二次与第一次对比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第1题图
2.下列四幅图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第2题图
3.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其物理知识不相符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C.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4.如图所示,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 1 -
5.如图所示,小梦用激光对准看到的小鱼照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了鱼身上 B.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上方 C.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下方
D.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的像上,使像的反射的光变强
第5题图
6.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3.6km=3.6km×1000m=3600m B.3.6km=3.6km×1000=3600cmC.3.6km=3.6×1000m=3600m
D.3.6km=3.6×1000=3600m
7.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 众看到她是
A.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全身呈绿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用扇子扇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一直下降C.冰棍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D.洗澡间的镜子上有水雾过一段时间又没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液化后汽化9.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B.第9题图CDA.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月食的形成 D.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
10.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
的音叉靠近泡沫小球,小球被弹起.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
D.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声音越来越小
- 2 -
1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
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等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2.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D.甲和乙都做变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第12题
13.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 而产生的;上课铃敲响,小明听到了室外传来了李老师的讲话的声音,他是根据不同人声带发出声音的
▲ 不同来判断的,李老师的声音是通过
▲ 传入小明的耳中.
14.由于气候较冷,学校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 ,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
(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
(选填
“吸收”或“放出”)热量;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
(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
▲ (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15.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 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
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
▲
,其中红、 ▲ 、蓝,称为光的三原色;红
光的外侧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它具有 ▲
效应,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
为
▲
m/s.
16.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 m;若湖水1h上涨了0.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 m,“倒影”
是 ▲ 像(选填“虚”或“实”),像的大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湖水上涨的速度为 ▲ km/h.
- 3 -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7. 汽车在南京长江隧道中行驶,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 上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标志的含义.
(1)限高4.5 ▲ ; (2)限速80 ▲ ;(3)隧道中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
处减弱噪声.
第17题18.将一凸透镜紧靠玩具鹦鹉(如图甲),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 ▲ 是实像, ▲ 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第18题图
19.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巡航速度为600m/s,合 ▲ km/h.若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
的距离为1080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 ▲ h.战斗机飞行过程中需要加油机适时加油,那么,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 的.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0分)20.(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如图甲所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A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2)如图乙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
大致方向.
(3)如图丙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
的光路图.
- 4 -
第20题图
21.(3分)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
第21题图
(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 cm;(2)图 (b)中秒表的示数是 ▲ s;(3)图(c)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
22.(3分)如图是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的装置,纸板A、B在同一平面内,并竖直立在平 面镜上,纸板A、B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 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若将入射光线EO在纸板平面内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反 射光线OF将会 ▲ 时针方向转动(选填“顺”或“逆”).
当光线EO与平面镜夹角为30o时,则反射角为 ▲ º;(2)若将纸板B绕NO向后折,使左右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 我们在右侧纸板上没有看到反射光,此时 ▲ 第22题图 (选填 “有”或“没有”)反射光存在.23.(7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中
装有适量的碎冰.
甲
乙
第23题图
- 5 -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而且碎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
质处于 ▲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的熔化过程经历 ▲ 分钟.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
间内试管中的水 ▲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 .(2分)24.(9分)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
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第24题图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 (选填“A”或“B”)所示的位
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
来比较
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 ▲ 来比较下落的快慢.(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和 ▲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
▲
(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下同)较难测
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 或换用锥角较 ▲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实验中测出纸锥下落的速度为1.06m/s,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5.(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
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 ▲ (选
填“倒立”或“正立”)、 ▲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
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左右像,应将光屏向 ▲ (选填“左”或“右
第25题图- 6 -
”)
移动,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 ▲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一只苍蝇停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 (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 ▲ 承接到像.(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
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 ▲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26.(7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第26题图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 和 ▲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折射角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 º.
(2)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 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 (选填“是” 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27.(7分)一列长360m的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
要72s,求:
(1)火车的速度108km/h合 ▲ m/s;(2)隧道的长度;
(3)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
第27题图
- 7 -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样题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ABBACDDACB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振动 音色 空气/气体 14.凝固 凝华 放出 内 不会15.色散 绿 热 3×108 16.3 2.7 虚 不变 3×10-417.(1)m (2)km/h (3)在声源处18.② ①③ ①③②19.2160 0.5 静止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0分)
20.(6分)
21.(3分)(1)1.18~1.22 (2)218 (3)-422.(3分)(1)顺 60 (2)有23.(7分)(1)使冰受热均匀 慢
(2)固液共存态 3
(3)不能 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达到沸点后吸不到热量(2分)24.(9分)(1)A 时间 路程(高度、距离)
- 8 -
(2)刻度尺 秒表
(3)下落的时间 下落的路程 大
(4)每秒钟运动距离为1.06m
25.(8分)
(1)倒立 等大 (2)右 变小(3)完整(4)不能 不能(5)远视26.(7分)
(1)①反射 折射 ②增大 小于 0
(2)是 应该用其他多种透明介质做光的折射实验27.(7分) (1)30
(1分)
(2)S=vt=30m/s×72s=2160m
(2分) S隧道长=S-S火车=2160m-360m=1800m
(1分)(3) S全部=S隧道长-S火车=1800m-360m=1440m
(1分)
(2分)-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