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一个猜帽子的游戏 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在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子:红帽或白帽。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丙可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主持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问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 问: 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
2. “有角的”诡辩 在古希腊,有一个“有角的”诡辩。这个诡辩是这样说的:“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有角。” 问:在这个诡辩中,诡辩家使用的诡辩手法是什么?要害在哪里?
第二章 概 念
1 .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2. 案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 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后来这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金。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
3. 实例:“客人的反驳” 前不久,有客人来常德旅游。主人对客人介绍说:“常德的最大特色是秀气。山秀水秀人亦秀。” 客人反驳道:“那不见得,我看有些常德人并不秀。”
4. 分析下列句子:
宣武区环卫局970多名居住在市区和近郊区的职工中,有26户家中养了鸡、鹅、兔、鸽等。 我父亲已去世一年,父亲在世的十几年中,经常教育我,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他离开祖国定居巴黎四十年了,虽然加入了法国籍,但对故土很关心,是一位热爱祖国的华侨。
我于凌晨六点到达北京,请来车站接我。 他的年龄大约五十岁左右。
和老师分手后,我总是想起老师对我的临终教导。 引人入胜的球吸引了上万名观众。
他细心的照顾受伤的王冕的父亲。 他离开店里时,店里已经关门了。 你应该改掉这些不好的毛病。
第三章 判断 (命题)
1. “巧嘴媒婆的故事”
有个媒人给一对男女说媒。她对那个女的说:“这个男的过日子真是一把好手。”然后媒人又对那个男的说:“这个女的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嘴不严。”那个男的也认为“好翻点闲话”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于是两人都同意相亲。相亲时,只见那个男的倒背一只手,气宇轩昂;那个女的则拿手帕捂着嘴,显得有点羞羞答答。俩人都很满意。然而入洞房后,
1
男的才发现那位“羞羞答答”是个豁唇(俗称兔嘴);而女的也发现这位“气宇轩昂”的一只手有残疾。两人都十分气愤,都去找媒人要个“说法”。媒人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早就告清楚你们了,一个是‘一把好手’,一个是‘有点嘴不严’。并且你们也经过相亲同意了,怎么现在找起我的麻烦了?”
2. 某仓库失盗,有四个犯罪嫌疑人被传讯。他们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个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四个人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作案。丁:我没有作案。 问:如果这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那么下列哪项判断成立?
A.甲和丙说的是真话。 B.甲和丁说的是真话。 C.乙和丙说的是真话。 D.乙和丁说的是真话。 E.丙和丁说的是真话。
3. 案例:谁是凶手? 一个精神病医生在寓所被杀,他的四个病人受到警方传讯。警方根据目击者的证词得知:1.在医生死亡那天,这四个病人都单独去过一次医生的寓所。2.在传讯前这四个病人商定,每人向警方作的供词条条都是谎言。 每个病人所作的两条供词分别是:
A埃弗里:①我们四个人谁也没有杀害精神病医生。 ②我离开精神病医生寓所的时候,他还活着。 B布莱克:③我是第二个去精神病医生寓所的。 ④我到达他寓所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C克 朗:⑤我是第三个去精神病医生寓所的。 ⑥我离开他寓所的时候,他还活着。 D戴维斯:⑦凶手不是在我去寓所之后去的。 ⑧我到达医生寓所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4. 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诚实族总说真话,说谎族总说假话。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乙二人。他向甲提出一个问题:“你俩中有诚实族吗?”甲回答说:“没有。”旅行者想了想,就正确地推出了结论。 问:以下哪项是旅行者作出的判断?
A.甲是诚实族,乙是说谎族。 B.甲乙都是诚实族。 C.甲乙都是说谎族。 D.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 E.甲乙所属均不明。
5.
古代某个国家有个奇怪的法律,犯了死罪的罪犯在被执行死刑时,还有一个生还的机会。即:执行死刑的两个刽子甲、乙 手里各拿一瓶外观一样的酒,其中一瓶是美酒,一瓶是毒酒。而这两个刽子手甲、乙又分别是一个说真话,一个说假话。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被允许向其中的一个刽子手提一个问题,然后根据回答判定这两瓶酒中哪一瓶是美酒,并把它喝下去。判断正确的喝完美酒后当场释放,而判断错误的也就被执行完死刑了。有位犯了死罪的智者就利用这个机会,喝完美酒后又重新获得了自由。 问:这个智者所提的问题是什么?他又是如何推断出哪瓶是美酒的?
第四章 演绎推理
1. 顽固派的诡辩 鲁迅先生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揭露了顽固派的诡辩手法,指出,按照顽固派的说法:“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贼。我骂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贼无疑了!”
2. 中世纪驳上帝万能论:
2
如果上帝能创造出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就不是万能的(因为上帝至少还有一块石头搬不动),
如果上帝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也不是万能的(因为上帝至少还有一块石头不能创造),
上帝或者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或者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 ————————— 总之,上帝不是万能的。
3. 如果你是聪明人,那么就不用学逻辑(因为聪明人不需要), 如果你是笨人,那么也不用学逻辑(因为笨人学不好), 你或者是聪明人,或者是笨人,
———————————总之,你都不用学逻辑。
4. 雅典时期,一个平民的儿子准备出去演说,他父亲表示反对,理由是: 如果你演说时说真话,那么富人会反对; 如果你演说时说假话,那么穷人会反对; 你演说时或者说真话,或者说假话;
——————————————————————— 所以,或者富人反对你,或者穷人反对你。
第五章 归纳推理
1.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据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及部分高等院校最近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喜欢京剧艺术的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4%。问:下列陈述中,哪一个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大学生缺少对京剧艺术欣赏方面的指导,不懂得怎样去欣赏。 B.喜欢京剧艺术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回事,不要以偏概全。 C.14%的比例正说明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有潜力可挖。 D.有一些大学生既喜欢京剧,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兴趣。 E.调查的比例太小,恐怕不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情况。
第六章 类比推理与假说
1. 实例:一则笑话
中国古代笑话集《雅谑》记载,有个人的母亲,笃信佛,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于是有一天,这个人一早起来便喊:“妈!”母亲答应了他。过一会他又喊:“妈!”母亲又答应了他。可这个人还是没完没了地喊。母亲终于被喊烦了,便没好气地说:“不在!不在!你烦呀不烦?”这个人笑着说:“我才喊了您几声,您就不高兴了。那阿弥陀佛每天不知被您喊多少遍,不知他该怎样发脾气呢!”
2. 19世纪30年代,英国商人威尔斯以与冯灿的茂隆皮箱商行订购的皮箱中有不是皮的木料为由,向起诉,蓄意敲诈冯灿。针对这种情况,冯灿的律师 罗文锦取出口袋的金怀表,高声问法官:“请问这是什么表?”法官答道:“这是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罗文锦 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的人说:“有关系。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是吧?但是,请问,这块金表除表面镀金之外,内部的机制都是金制的吗?”旁听者同声议论:“当然不是。”罗文锦继续说:“那么人们为什么又叫它金表呢?”稍作停顿又高声说:“由此可见,茂隆行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而已。”原告理屈词穷,法庭最后以威尔斯诬告,罚款5000元结案。
3
第七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1.(1)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2. 有则外国笑话:有个人在饭店吃饭,看到菜盘子里有一只苍蝇。便叫来侍者问道:“怎么菜盘子里有只苍蝇?”侍者回答说:“你花5块钱还想吃什么?”
3. 用同一律分析以下《蟠桃献寿》笑话,你知道为什么富翁家会合家欢喜?
江南才子唐伯虎被邀到一个富翁家里为富翁之母生日绘画题诗。他挥豪而就一幅《蟠桃献寿》图后,紧接着信笔题诗,并边写边高声吟诵: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 “偷得蟠桃奉至亲。”
4. 妈妈:“这小伙很帅,人品好,收入也高,你偏不同意,你到底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 女儿:“我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 妈妈:“他又不是外国人,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 5.“说谎者悖论”:这是逻辑史上最古老的悖论,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我正在说谎。从这句话引出了一个问题:说自己正在说谎这句话本身是不是谎话?如果他所说的“我正在说谎”是真话,那么他就正在说谎话,那么“我正在说谎”这话就是假的;如果他所说的“我正在说谎”是谎话,那么他就没有说谎,那么“我正在说谎”这句话就是真的。
6. “理发师悖论” 一个乡村理发师出了一个通告:本理发师只为本村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这里引出的问题是,该理发师给不给他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该村不给自己理发的人,那么,按他的通告,他就得给自己理发;如果他给自己理发,他就不属于该村不给自己理发的人,按他的通告就不能给自己理发。
7.情书: 一个叫小军的小伙子给他的女朋友小红写信:“亲爱的,为了你,我准备不顾身地横渡大洋,毫不犹豫地跳进深渊;为了见到你,我要克服任何困难……星期天我准时到你那里,如果不下雨的话……”
8. 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波西娅有三只盒子:金盒、银盒、铅盒。其中一只里有波西娅的肖像。每只盒盖上各有题词一句,她在盒子上写了如下题词: 金盒:肖像在这只盒里。 银盒:肖像不在这只盒里。
铅盒:肖像不在金盒里。 波西娅交了底:这三个陈述中至多有一个真。 你能根据矛盾律说明肖像为什么不可能在金盒和铅盒吗?
9. 一家珠宝店的珠宝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人所为。审讯中,四人是这样说的: 甲:“我不是罪犯。” 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罪犯。” 丁:“我不是罪犯。”
你能根据排中律迅速找到切入点,指出谁是罪犯吗?
10. 老师在一张纸条上写了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的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里让这四个人猜一猜是谁的名字。
甲说:是丙的名字。 乙说:不是我的名字。
4
丙说:不是我的名字。 丁说:是甲的名字。 听完后,老师说:“只有一个人说对了。请再猜一遍。”四个人很猜出这张纸条上写的是谁的名字。
第八章 论证
1. 实例:弄斧必到班门
数学家华罗庚驳斥“切忌班门弄斧”之时也说:“我的看法反过来的,弄斧必到班门!……你到鲁班面前耍一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说明我们工作有相当成绩。”
2. 论题:允许携带猎就是允许行猎。
冯玉祥的反驳过程如下: 设被反驳论题真,并由之作出推断:如果允许携带猎就是允许行猎,那么,允许携带手就是允许杀人。(明显荒谬)
趣味推理及参
1.海盗分金币
五个海盗抢到了一百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他们决定先抽签决定自己的号码(1.2.3.4.5),第二步,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五个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他将被仍到大海喂鲨鱼,1号死后,再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四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扔进大海.....以此类推.
每个海盗都能很理智的判断得失,从而做出选择,那么最后的分配结果如何?
2.少了的一块钱
有三个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三个人每人9元,3*9=27元+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
3. 据说很多人都会做错的一道数学题: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钱?
4.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出的推理题:
1、在一条街上,有5座房子,喷了5种颜色。 2、每个房里住着不同国籍的人
3、每个人喝不同的饮料,抽不同品牌的香烟,养不同的宠物 问题是:谁养鱼? 下面是提示:
1、英国人住红色房子 2、瑞典人养狗
3、丹麦人喝茶 4、绿色房子在白色房子左面 5、绿色房子主人喝咖啡 6、抽Pall Mall 香烟的人养鸟 7、黄色房子主人抽Dunhill 香烟 8、住在中间房子的人喝牛奶
9、 挪威人住第一间房 10、抽Blends香烟的人住在养猫的人隔壁 11、养马的人住抽Dunhill 香烟的人隔壁 12、抽Blue Master的人喝啤酒
5
13、德国人抽Prince香烟 14、挪威人住蓝色房子隔壁 15、抽Blends香烟的人有一个喝水的邻居
5. 一个人去商店购物。买了25块钱的东西。拿给店主一张100的。店主找不开。拿着这张100块去隔壁店主哪里换了100快。然后找给买东西的75块钱。过了一会儿,隔壁店主说刚才换给他的100块是假的。无奈,店主又换了100给他。敢问、店主亏了多少钱?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