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2022版课标中小学数学内容删除了(增加(

32022版课标中小学数学内容删除了(增加(

来源:锐游网


32022版课标中小学数学内容删除了(增加(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就课程内容而言,2011年版的“旧课标”与新课标的比较如下:

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标准》将其划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图形的认识,实则是在建立起点、线、面、体之间的结构关系,需要类比迁移来进行学习。

图形的测量则是对于图形的再认识,是对于图形特征的模式应用,需要建立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这些也可属于同一类度量知识,学习的轨迹极为相似,皆需要感受度量单位的意义(1厘米有多长?),经历统一单位长度的过程(为什么要统一“厘米”这个单位?)。

要测量图形,就必须认识图形,对于某一个图形的认识的核心要素便是对于图形的特征描述,譬如:测量长方形的周长,那么学生首先就必须认识到长方形的两对边是相等的关系。

而图形的认识需要图形的测量进行验证,譬如:要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学生可以剪下三个角,同时放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用量角尺进行度量,从而得出结论。

图形运动的本质是图形中各点的位置变化。描述图形位置的变化需要通过平面内精确

的有序数对来阐释,也体现了数形结合在此的功能与用途。若要区别图形位置变化的特点,便要理解图形运动的基本轨迹——平移、旋转和翻转(轴对称),此时,图形的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变与不变,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堆成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