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来源:锐游网
第24卷第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6月 707 腰一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心 血管功能的影响 金永学 摘要目的:了解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腰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 择60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险组,用腰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B组为对照组用连续硬 膜外腔阻滞,分别观察麻醉前、麻醉后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变化。结果:腰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效果对子宫全切 除术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小于连续硬膜外腔阻滞。结论:腰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用于子宫全切除术是安全 可靠的。 关键词麻醉方法;子宫全切除术;心血管功能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434.2013.06.042 中图分类号:R614 自2011—01—12用腰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和连续硬 膜外腔阻滞两种方法,对子宫全切除患者术中心血管功能 针,行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5 em成功后转平卧位手术。以 后根据手术需要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局麻药。B组患者侧 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卧位取L:一,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头置管5~ 7 em转仰卧位,试验量注入2%利多卡加3—5 ml,观察 5 min无脊麻反应后,注入麻醉量2%利多卡因l0~12 TrIl。 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年龄43 66岁,体重50—101公斤,ASAI—II级术前检查无心、 首次量40 min左右追加维持量3~5 ml/次,直至手术结束 前,两组患者调节阻滞平面116左右。 国产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术中呼吸、体温,spo: 变化,重 点监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5、25、40 min血压、心率变 肺、脑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险组,采用腰 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法。B组为实验组,采用连续硬膜外 腔阻滞法,两组间年龄、病种、手术时间、阻滞平面无显著 差异。 化,资料统计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元±s)表示。计数 入室前常规肌注苯已比妥钠0.1 g,阿托 1.2麻醉方法数据行 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品0.5 mg。人室后开通两组液体。A组:患者侧卧位,取 L2一 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5G腰穿针沿硬膜 外穿刺针内行腰穿有脑脊,液流出后,从腰穿针中以 两组患者麻醉前各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麻醉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的组(P<0.01)见表1。 1 ml/5s的速度根据患者的体重注入麻醉药2—3 IIll。(麻药 配方: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1 m1)拔出腰穿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变化( -I-s) 两组比较 P<0.001. P<O.01 对照组中ll例进入腹腔处理子宫过程中出现恶心、呕 压吸氧,分别输注格拉司琼,阿托品后好转。9例在麻醉后 吐心率减慢<55 ̄/min,等牵拉反应表现,经暂停手术,加 出现明显血压下降(>30%),经使用麻黄素后好转,5例有 切皮痛,17例术中辅助芬太尼。实验组2例出现牵拉反 应,9例在关腹前从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2 例出现血压降低(>30%)。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3 rain,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吉林 132oo1 708 Vo1.24 No.6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June 2013 完善时间3~5 min。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5 min,完善时间 l0—13 min实验组、对照组、麻醉后5 min时间点,血压不同 痛效果不佳,牵拉反应明显,需使用静脉辅助药,由于术中 须多次注药出现血压的上下波动和心率的变化而增加了 麻醉管理难度。 腰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具有腰麻和硬膜外腔阻滞的 程度升高,心率增快,可能于患者精神紧张、恐惧、麻醉不 完善有关整个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术中血压波动明显,实 验组则比较平稳。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饼发症和术后 头痛。 3讨论 共同优点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如腰麻诱导快速,手术部位 肌松满意,又不受手术时间长短限制。由于用药量小,阻 滞完善,不良刺激轻,在大多数情况下,单次腰麻用药即可 完成手术。术中血压、心率没有剧烈波动,相对平稳。当 手术时间延长时可通过硬膜外给药,灵活方便。 椎管内阻滞后,因交感神经节前神经纤维被阻滞,小  子宫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疾病是危害广大农村妇 女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患者常处于 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出凝血功能异常状态,部 分患者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麻醉医生术前要对患者 动脉扩张,阻力下降 J,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个 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做好围术期各项准备工作,调整患者 人体会:保证术中良好的循环灌注,恰当的阻滞平面,避免 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身体状态于最佳,使麻醉风险降至最 和减轻牵拉反应,是预防术中血压、心率变化的有效方法。 低程度。 综上所述:腰一硬联合椎管内阻滞,用于子宫全切除 在麻醉选择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有利于患者安 术具有效果可靠,阻滞完善,心血管功能相对稳定,术后僻 全,尽可能减少对循环,呼吸的干扰;有利于手术操作,为 发症少等优点。是子宫全切除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如良好的 参考文献 腹肌松驰,良好的镇痛效果,良好的术野暴露等;麻醉和手 1张舒.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 术者的水平,科室医疗设备,选择最熟悉最有经验的麻醉 、苏分册,1996,17(5):210~212. 方法和相对安全的局麻药品。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 具国内有关报道,硬膜外失败率9.55% ,阻滞效果 卫生出版社.1997.636. 也不十分理想,由于其诱导时间长,部分患者肌松,术中镇 (收稿日期:2012—11—2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三种检验方法结果的比较 张晓珍 王麟 摘要 目的:乙肝表面抗原三种方法学检测的比较。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法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1800份标本,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为178份,酶联法方法复检的 阳性标本数为170,金标方法复检的阳性标本数为158。结论:灵敏度时间分辨荧光法最高、酶联法方法居中、金 标方法最差;金标方法假阴性率最高。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三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434.2013.06.043 中国是乙型病毒肝炎的高发国家,根据流行病学调 筛;缺点式是此种方法灵敏度比酶联法更低,而且假阴性 查,人群发生率较高,表面抗原携带率约为15%。目前检 率都很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时间分辨荧光法是灵敏 测乙肝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学,即酶联法、胶体金法、荧 度非常高的方法。解决了低浓度HBsAg的检测问题。为 光法。中国大多数临床实验室都采用酶联法来检测HB— 此,我们对1800例标本的HBsAg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检 sAg。但对于HBsAg低浓度的标本,检测时常因方法学的 测对比,报告如下。 灵敏度较低导致临床出现漏检。胶体金法是在酶联法基 1资料与方法 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也广泛应用于HBsAg的初 1.1标本来源2011年住院患者血标本1800例。 1.2试剂酶联法试剂和胶体金法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 作者单位:1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温泉疗养区,兴城 试剂研究所出品;荧光法试剂为广东泰莱公司出品。 125100.2沈阳军区321医院检验科,白城 1.3仪器芬兰MK一2酶免分析仪和MK一3洗板机; 137000 广东泰莱一2自动时间分辩荧光分析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