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张弦梁结构

张弦梁结构

来源:锐游网
关于张弦梁结构

日本一家游泳馆的馆顶就是张弦梁结构

前天在“西班牙的奥伦塞千禧桥”的文章中谈到了张弦梁结构,一些朋友问我什么是张弦梁,以及受力特性。在此,借博客再进一步说说,做一些概念上的说明。

张弦梁结构早期由前南斯拉夫和日本学者各自独立提出。南斯拉夫学者称之为双弦结构(Two Chord Structure),日本学者则称为张弦梁结构(Beam String Structure),目前在中国还是以张弦梁的叫法为主。

在中国,张弦梁结构的架设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第一次应用就是1999年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站楼,最大跨度的水平投影长度82.60米。后来,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心及国家体育馆先后采用了张弦梁结构。

张弦梁结构主要由柔性索和刚性梁或拱、再加上撑杆组成。其中梁或拱作为结构的上弦部分,索作为结构下弦部分,通过预应力及撑杆的作用形成张弦梁整体结构,预应力锚固在上弦杆两端部。

从受力来看,由于张弦梁结构的下弦索预应力作用,有向径向作用力,这个力通过撑杆传递到上弦杆下部,形成了对梁体或拱的弹性支撑。所以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对于同样的结构如果有张弦梁支撑会使结构内力大为降低,从而达到减少截面面积,降低结构自重减少材料用量的目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张弦梁的作用也是结构的跨越能力得以提升,所以在大跨度的厂房,候机厅及体育馆所都会优先考虑张弦梁结构。

张弦梁结构的特点可以归纳出这几个方面。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轻盈而通透,跨越能力达,便于工厂化制造、运输及安装;对于空间的张弦梁结构更是刚度大、稳定性好。故此,张弦梁在大跨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广泛的应用,新建桥梁上应用目前只是一种起步,相信以后会作为结构一部分加以利用或作为独立结构架设。

2007年在上海的时候,在浦东国际机场候机,就发现了张弦梁结构。当时只是没有像今天感觉这样深刻,也没有今天这种认识深度。出于本能,还是拿出了单发数码拍了下面的几张照片。今天看来,我的第六感官仍在起着作用,只是在有形与无形之间那种潜意识的东西一直在向外涌出,支撑着我对自己专业的思考与执着。

西班牙的奥伦塞千禧桥在主跨跨中就用到了张弦梁,不过它是以斜拉结构加劲的辅助结构出现的。所以,在桥梁加固工程上根据现场情况有可能用到张弦梁,把它作为一种技术的手段还是很可行的!

日本一家购物中心的屋顶也是用的张弦梁结构

购物中心屋顶张弦梁结构的大样照片。可以肯定的是上弦杆为空间桁架,配以Y字形的撑杆,从而形成张弦梁。

北京农业展览馆馆顶的张弦梁结构,跨度很大喔。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就是采用的张弦梁结构。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采用张弦梁结构的建筑。

张弦梁结构布置的像蓝天白云一样,美得叫人死去活来!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张弦梁结构大样照片。这种构件裸露尽显了工业时代的造化,也展露出当代技术人员的聪敏才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