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南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锐游网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创新班)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值与下列哪一数值较为接近( )

A.20A B.2A C.0.2A D.0.02A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通电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B.金属导线中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导线中的电流就越大 C.电流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3.电源的电动势为2V,表明了电源具有这样的本领( ) A.能够把2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B.在每秒钟内能把2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C.能使每库的电量具有2J的电能

D.在每秒内能使每库仑的电量有2J的电能 4.有关电阻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 B.平时用的导线是由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截面积和长度 D.材料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两个电阻R1=8Ω,R2=2Ω并联在电路中,欲使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可行的办法是( )

A.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2串联 B.用一个阻值来6Ω的电阻与R2串联 C.用一个阻值为6Ω的电阻与R1串联 D.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1串联

6.如图所示电路中,六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由于对称性,电阻R2上无电流流过.已知电阻R6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W,则六个电阻所消耗的总功率为( )

A.6W B.5W C.3W D.2W 7.如图所示为多用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rg=100Ω,调零电阻最大阻值R=50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Ω,电池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

A.30kΩ~80kΩ B.3kΩ~8kΩ

C.300kΩ~800kΩD.3000kΩ~8000kΩ 8.如图所示电路中,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分别为10mA和2V,伏特表的内阻为1000Ω.则待测电阻Rx的真实值为( )

A.150Ω B.200Ω C.250Ω D.300Ω

二、多项选择题

9.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是为电阻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W C.电源的效率为33.3% D.电源的效率为67%

10.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

A.电阻R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

11.如图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b、c、d为接线柱,a、d与220V的交流电源连接,ab间、bc间、cd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d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V,由此可知( )

A.ab间电路通,cd间电路不通 B.ab间电路不通,bc间电路通 C.ab间电路通,bc间电路不通 D.bc间电路不通,cd间电路通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A、B、C三灯亮度相同.若继续将P向下移动,则三灯亮度变化情况为( )

A.A灯变亮 B.B灯变亮 C.A灯最亮 D.C灯最亮

三、实验题

13.某实验小组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

(1)首先,选用欧姆表“×10”挡进行粗测,正确操作后,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 Ω.

(2)接着,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20mA,内阻约2Ω);待测电阻Rx; 滑动变阻器R1(0﹣2k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乙、图丙电路中,应选用图 (选填“乙”或“丙”)作为测量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R1”或“R2”).

(3)根据选择的电路和器材,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测量电路的连接.

1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有的实验器材为: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B.电压表(量程3V) C.电压表(量程15V) D.电流表(量程0.6A) E.电流表(量程3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 H.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②在图2中按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如图3所示,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U﹣I图象,其中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由此可以得到,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该实验小组还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先将一电压表(量程3V、内阻2000Ω)与水果电池的两极相连,电压表的读数为0.70V;再将一数字电压表(内阻约为100MΩ)与水果电池的两极相连,读数为0.91V.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该水果电池的内电阻r= Ω.

四、计算题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ε=10V,内阻不计,R1=4Ω,R2=6Ω,C=30μF. (1)闭合电键S,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

(2)然后将电键S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

16.有一起重机用的是直流电动机,如图所示,其内阻r=0.8Ω,线路电阻R=10Ω,电源电压U=150V,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求: ①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②输入到电动机的功率P入; ③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出.

17.三只灯泡,L1、L2、L3分别是“110V、100W”、“110V、60W”、“110V、15W”,将它们与合适规格的电阻配合,接到220V的电压上,试设计使三灯均能正常发光且耗电量最少的电路,并指明所用电阻的规格.

18.如图所示.电阻R1=6Ω,R2为滑动变阻器末接入电路时两固定端a、b之间的电阻,c、d两点将R2等分为三段.按图接好电路后,发现将滑片P分别滑到c点和d点时,M、N间电路的等效电阻之比为3:4.把上述电路的M、N两端接到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两极上.当滑片P位于d点时,R2上损耗的电功率P1=36W.如果P移到b端.那么R1上损耗的电功率P2≥36W.求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取值条件.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一(上)第一次

月考物理试卷(创新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值与下列哪一数值较为接近( )

A.20A B.2A C.0.2A D.0.02A 【考点】欧姆定律;电流、电压概念.

40W,【分析】普通家用照明白炽灯泡最多的是40W,即220V、正常工作时,电压为220V,

功率为40W,由公式P=UI估算电流的值.

【解答】解:普通家用照明白炽灯泡比如220V40W,正常工作时,电压为220V,功率为40W,

由公式P=UI得 I==

A≈0.2A

故选C.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通电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B.金属导线中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导线中的电流就越大 C.电流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考点】电流、电压概念.

【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是标量其基本单位是安培.

【解答】解:A、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小于电流的传导速率,电流的传导速率为光速,则A错误

B、I=nesv,可知定向移动的速率大,电流大,但不是电子运动的速率,则B错误 C、电流是标量,则C错误

D、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正确,则D正确 故选:D

3.电源的电动势为2V,表明了电源具有这样的本领( ) A.能够把2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B.在每秒钟内能把2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C.能使每库的电量具有2J的电能

D.在每秒内能使每库仑的电量有2J的电能 【考点】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电源的电动势为2V,表明了电源能使每库的电量具有2J的电能.

【解答】解: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电源的电动势为2V,表明了电源能使每库的电量具有2J的电能.不是指电源在每秒钟内能把2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也不是只能够把2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有关电阻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 B.平时用的导线是由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截面积和长度 D.材料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考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分析】电阻率只与导体材料和温度有关,与导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长度无关;当温度降到一定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变为超导体.

【解答】解: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故A正确; B、铝、铜的电阻率较小,故常用的导线是用铝、铜材料做成的,故B正确;

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故C错误; D、 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温度有关,故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5.两个电阻R1=8Ω,R2=2Ω并联在电路中,欲使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可行的办法是( )

A.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2串联 B.用一个阻值来6Ω的电阻与R2串联 C.用一个阻值为6Ω的电阻与R1串联 D.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1串联

【考点】电功、电功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分析】由公式P=

可知要想使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必须给R2降低两端的电

压,串联一个电阻分压.

【解答】解:两电阻并联,由P=P=

可知

P1:P2=R2:R1=1:4,要使这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只能减小P2为原来的; 只要使R2两端的电压减半(R2不变),电功率就可以减小为原来的,所以串联一个等值电阻(2Ω)即可. 故选A.

6.如图所示电路中,六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由于对称性,电阻R2上无电流流过.已知电阻R6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W,则六个电阻所消耗的总功率为( )

A.6W B.5W C.3W D.2W 【考点】电功、电功率.

【分析】据题,电阻R2上无电流流过,R1与R3串联,R4与R5串联,三条支路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其余各个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与R6电压、电流的关系,即可求得各个电阻的关系,从而得到总功率.

【解答】解:据题分析知电阻R2上无电流流过,R1与R3串联,R4与R5串联,三条支路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R1、R3、R4、R5的电压和电流分别等于R6电压、电流的一半,

由功率公式P=UI可知,这四个电阻的功率为R6功率的,则六个电阻所消耗的总功率为 P

=P6+4×P6=2P6=2×1W=2W

故选:D. 7.如图所示为多用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rg=100Ω,调零电阻最大阻值R=50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Ω,电池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

A.30kΩ~80kΩ B.3kΩ~8kΩ

C.300kΩ~800kΩD.3000kΩ~8000kΩ 【考点】多用电表的原理及其使用.

【分析】欧姆表的中值电阻附近刻度最均匀,读数误差最小,求解出该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即可.

【解答】解:欧姆表的中值电阻附近刻度最均匀,读数误差最小;

欧姆表的中值电阻R中等于欧姆表的内电阻R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满偏时:Ig=半偏时, Ig=联立解得:R中=R总=故选:B.

=

8.如图所示电路中,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分别为10mA和2V,伏特表的内阻为1000Ω.则待测电阻Rx的真实值为( )

A.150Ω B.200Ω C.250Ω D.300Ω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分析】首先知道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误差来源电压表的分流,只要求出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即可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解答】解: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

=2mA

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为:IR=I﹣Iv=10mA﹣2mA=8mA=0.008A 所以被测电阻为:R=

=

=250Ω,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9.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是为电阻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W C.电源的效率为33.3% D.电源的效率为67% 【考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电功、电功率.

【分析】由图象A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3V,短路电流为6A,两图象的交点坐标即为电阻R和电源构成闭合回路时的外电压和干路电流.电源的输出功率即为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效率等于R消耗的功率除以总功率.

【解答】解:由图象A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3V,短路电流为6A,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路端电压为:U=2V,电流为:I=2A

电源的输出功率即为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根据P=UI得:P=2×2W=4W, 电源的总功率为:P总=EI=3×2W=6W 所以效率为:η=

×100%=×100%=67%,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0.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

A.电阻R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 【考点】电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压不变.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容减小,电量减小,电容器放电.根据原来极板的带电情况,分析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A、C、D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压不变.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容减小,电量减小,电容器放电.原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电路中放电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故AD错误,C正确. B、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容减小.故B正确. 故选BC

11.如图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b、c、d为接线柱,a、d与220V的交流电源连接,ab间、bc间、cd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d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V,由此可知( )

A.ab间电路通,cd间电路不通 C.ab间电路通,bc间电路不通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B.ab间电路不通,bc间电路通 D.bc间电路不通,cd间电路通

【分析】电压表是一个内阻很大的元件,使用时应将其与被测电路并联,当将其与其他元件串联时,其示数将接近电源电压,造成元件无法正常工作.根据电压表的这一特点,结合电路的连接变化可依次做出判断,并推理出故障的原因.

【解答】解:用电压表测得a、c两点间的电压为220V,说明c、d间是连通的;用电压表测得b、d两点间的电压为220V,说明a、b间是连通的,综合两次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当b、c间不通时,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CD正确. 故选CD.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A、B、C三灯亮度相同.若继续将P向下移动,则三灯亮度变化情况为( )

A.A灯变亮 B.B灯变亮 C.A灯最亮 D.C灯最亮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将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分析总电流的变化,确定A灯亮度的变化.根据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化,判断B灯亮

度的变化.根据总电流与通过B灯电流的变化,分析C灯电流的变化,判断C灯亮度的变化.

【解答】解:将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得知,总电流IA增大,则A灯变亮.并联部分的电压U并=E﹣IA(RA+r),E、RA、r不变,IA增大,U并减小,B灯变暗.通过C灯的电流IC=I﹣IB,I增大,IB减小,则IC增大,C灯变亮.IA=IB+IC,由于IB减小,IC增大,IA增大,所以C灯电流的增加量大于A灯的增加量,C灯最亮. 故选AD

三、实验题

13.某实验小组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

(1)首先,选用欧姆表“×10”挡进行粗测,正确操作后,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 140 Ω.

(2)接着,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20mA,内阻约2Ω);待测电阻Rx; 滑动变阻器R1(0﹣2k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乙、图丙电路中,应选用图 丙 (选填“乙”或“丙”)作为测量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2 (选填“R1”或“R2”).

(3)根据选择的电路和器材,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测量电路的连接.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分析】(1)欧姆表读数时,由于中间附近的刻度最均匀,故要使指针指在中间附近;欧姆表读数等于刻度盘读数乘以倍率;

(2)由待测电阻的电阻值与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之间的关系,选择电流表的接法;由题意可知应选用的接法,则可选出滑动变阻器; 【解答】解:(1)欧姆表读数=刻度盘读数×倍率,读数是14×10=140Ω

(2)由于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比较大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得多,所以电流表使用内接法;

由于两个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都比较大,所以要选择限流电路.所以实验电路选择丙,滑动变阻器选择容易调节的变阻器,所以选择R2. 故答案为:(1)140;(2)丙,R2; 1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有的实验器材为: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B.电压表(量程3V) C.电压表(量程15V) D.电流表(量程0.6A) E.电流表(量程3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 H.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B ,电流表应选用 D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F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②在图2中按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如图3所示,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U﹣I图象,其中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由此可以得到,干电池的电动势E= 1.4 V,内电阻r= 0.91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该实验小组还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先将一电压表(量程3V、内阻2000Ω)与水果电池的两极相连,电压表的读数为0.70V;再将一数字电压表(内阻约为100MΩ)与水果电

池的两极相连,读数为0.91V.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该水果电池的内电阻r= 6.0×102 Ω.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1)根据电池电动势选择电压表,根据电路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为方便实验操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2)根据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原理图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3)电源的U﹣I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的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的内阻.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等式求解.

【解答】解:①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电压表应选B,根据U﹣I图象得出最大电流为0.55A,因此电流表应选D;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电流表量程为0.6A,电路最小电阻约为:R=2.5Ω,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F;

②根据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原理图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在U﹣I图象中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所以由图可以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1.4V,图象中的斜率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所以电源的内阻为r=

=

=0.91Ω.

④该实验小组还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先将一电压表(量程3V、内阻2000Ω)与水果电池的两极相连,电压表的读数为0.70V;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等式: 0.70=

×2000

再将一数字电压表(内阻约为100MΩ)与水果电池的两极相连,读数为0.91V. 0.91=

×100000000

解得:r=6.0×102Ω.

故答案为:①B,D,F;②如图;③1.4,0.91;④6.0×102

四、计算题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ε=10V,内阻不计,R1=4Ω,R2=6Ω,C=30μF. (1)闭合电键S,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

(2)然后将电键S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1)闭合开关S,稳定后电容器相当于开关断开,两个电阻串联,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求解即可.

(2)开关S断开后,稳定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电压增大,电容器充电,通过R1的电荷量等于开关断开电容器电量的增加量.先求出断开前电容器的带电量,再求出断开后电容器的电量,两者之差即等于通过R1的电荷量. 【解答】解:(1)闭合开关S,稳定后电容器相当于开关断开,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I=

=

A=1A

(2)闭合开关S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即R2两端的电压,为: U2=IR2=1×6V=6V

开关S断开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为E=10V,则通过R1的电荷量为: Q=C(E﹣U2)=3×10﹣5×(10﹣6)C=1.2×10﹣4C 答:(1)闭合开关S,稳定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1A; (2)开关S断开后,通过R1的电荷量为1.2×10﹣4C.

16.有一起重机用的是直流电动机,如图所示,其内阻r=0.8Ω,线路电阻R=10Ω,电源电压U=150V,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求: ①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②输入到电动机的功率P入; ③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出.

【考点】电功、电功率. 【分析】(1)以电阻R为研究对象,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即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是电功率,根据P入=UMI公式求解.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M=U﹣UR.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T=I2r,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出=P入﹣PT. 【解答】解:(1)对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得: I=

=

A=4A

电动机与电阻R串联,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4A. (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入=UMI=110×4W=440W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PT=I2r=42×0.8W=12.8W, 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P出=P入﹣PT=440W﹣12.8W=427.2W 答:(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4A;

(2)输入到电动机的功率P入为440W; (3)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出为427.2W.

17.三只灯泡,L1、L2、L3分别是“110V、100W”、“110V、60W”、“110V、15W”,将它们与合适规格的电阻配合,接到220V的电压上,试设计使三灯均能正常发光且耗电量最少的电路,并指明所用电阻的规格. 【考点】电功、电功率.

【分析】将三个电灯接到220V的电源上,可将两个电阻较大的电灯“110V 60W”、“110V 15W”与电阻器并联,再与“110V 100W”串连接在220V的电源上,能使每盏灯都正常发

光.根据功率公式求出每个电灯的额定电流,得到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再求解出其电阻值.【解答】解: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特点可知:要使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电压

“110V 15W”与电阻器并联,等于110V,可将两个电阻较大的电灯“110V 60W”、再与“110V

100W”串连接在220V的电源上,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当左右两边的总电阻相等时才能各分压110V,使电灯都正常发光. 由公式P=UI得L1、L2、L3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I1=

=

A=

A,I2=

=

A=

A,I3=

A=A=

A A

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I=I1﹣I2﹣I3=R==

Ω=484Ω

答:电路如图所示,电阻的要求是阻值为484Ω,额定电流为A.

18.如图所示.电阻R1=6Ω,R2为滑动变阻器末接入电路时两固定端a、b之间的电阻,c、d两点将R2等分为三段.按图接好电路后,发现将滑片P分别滑到c点和d点时,M、N间电路的等效电阻之比为3:4.把上述电路的M、N两端接到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两极上.当滑片P位于d点时,R2上损耗的电功率P1=36W.如果P移到b端.那么R1上损耗的电功率P2≥36W.求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取值条件.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结合将滑片P分别滑到c点和d点时,M、N间电路的等效电阻之比为3:4,根

R2上损耗的电功率P1=36W,据串、并联电阻的特点列式,求R2.根据当滑片P位于d点时,

R1上损耗的电功率P2≥36W,由功率公式求通过R2的电流和总电流I.再根据P移到b端,

列式求解.

【解答】解:据题意得:

=3:4

解得 R2=3R1=18Ω

当滑片P位于d点时,设R1中电流为I1,R2的ad段中的电流为I2,此时有 I1=I2,则有: I12•解得 I2=

+I22•A

=I22•R2=36W

干路电流 I=I1+I2=2因此 E=I(

A +r)=2

(6+r)①

P移到b端时,设MN间的电压为U,则 P2=可得 U≥6而 RMN=因此 E=U+

V =4.5Ω

≥36W

r≥6+r ② Ω,且r>0

由①②两式解得 r≤3

所以E、r取值满足的条件是:

答:E、r取值满足的条件是: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玉枕纱厨,帘卷西风,半夜凉初透。人比黄花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