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智能手机玻璃盖板发展及应用研究

浅谈智能手机玻璃盖板发展及应用研究

来源:锐游网
2017年28期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应用科技

浅谈智能手机玻璃盖板发展及应用研究

,冯

小江,李培春

(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78)

摘要:玻璃盖板具备高硬度、高强度、耐划伤、高透过率及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其应用前景十

分广阔。文章论述了玻璃盖板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玻璃盖板原材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玻璃盖板现有问题并提出发展方向。

关键词:玻璃盖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中图分类号:TQ171.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8-0151-02

玻璃盖板简介

随着触控屏的应用普及,玻璃盖板凭借着其优异的力学 性能和光学性能成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触控模组的 保护盖板主流产品。

玻璃盖板的原材料母玻璃目前有两种主流生产工艺,分 别为以美国康宁公司为代表的溢流法工艺和以日本旭硝子公 司为代表的浮法工艺。按照原材料配方可分为钠钙玻璃和铝 硅玻璃。从工艺角度对比,溢流法优点在于玻璃两侧应力分布 均匀,产品平坦度更好,缺点是投资大、产能低。浮法工艺是非 常成熟的平板玻璃制造工艺,优点是产能大,缺点是玻璃在锡 槽成型过程中玻璃棉与锡面及保护气体面张力差异导致产品 翘曲度大,在后段化学强化过程中翘曲更明显,需要对半成品 进行研磨以保证翘曲度在规格要求之内。采用溢流法工艺的 厂商有美国康宁、日本电气硝子等,采用浮法工艺的厂商有日 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中国东旭集团等。从原材配方对比,铝 硅玻璃中Al2〇3及K2〇含量远超过钠钙玻璃,Si〇2组分低于钠 钙玻璃。AI2O3以【A104】四面体存在,并且Na2〇+K2〇+MgO- A12〇3逸10%,从而保证玻璃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1],此外【A- 104】的存在有利于玻璃盖板化学强化深度增加从而大幅提升 强化后玻璃的力学性能。以日本旭硝子AS:钠钙玻璃与 Dragon Trail铝硅玻璃为例进行对比,龙迹玻璃强化后表面维 氏硬度由595Mpa提升到646Mpa,有利于玻璃盖板耐划伤性 能的提升[2]。

2玻璃盖板性能

玻璃盖板主要作用是保护显示屏,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为达到以上要求,玻璃盖板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化学强 化,以 CS(Compressed Stress)-表面压应力,CT(Center Ten­sion)-中心张应力, D0L( Depth of Layers)-强化层深度三个指 标来评估,三者之间的经验式为:CS=CT(t-D0L)/D0L,式中t 表示玻璃厚度[3]。化学强化过程中K+替换Na+,随着强化深度 的增加,玻璃盖板的表面压应力CS和CT均提升,CS数值增 加能有效提升玻璃盖板的表面硬度,CT数值增加则增加了玻 璃自爆的风险,因此各厂家会给出最佳的强化时间、温度和 KNO3溶液离子浓度。

3玻璃盖板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IHS触控屏市场分析报告,2017年玻璃盖板应用端 使用量将达到26亿片,创造的产值接近95亿美金,其中以手 机、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为主要的应用产品,保护玻璃需求 面积将超过4000万平方米。随着柔性0LED及无线充电技术 的发展,未来手机玻璃盖板将采用前后双3D玻璃,玻璃需求 面积将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保护玻璃盖板市场需求 达到7500万平方米。其中中国区触摸屏铝硅玻璃原材需求占 市场的80〜90%,目前玻璃盖板主要供应商仍以美国康宁、日

1

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为主,中国本土制造商东旭集团、成

都光明等虽已进入该行业,但市场应用比例较小,还需要持续 提升产品性能及推广市场应用范围。

3.1国外玻璃盖板原材主要厂商简介(1) 美国康宁(Corning)康宁成立于1851年,是全球最大玻璃基板制造商,其推 出的大猩猩1代应用于苹果4代手机获得巨大成功,随后康 宁陆续开发出大猩猩2代、大猩猩3代、大猩猩4代产品。 2016年7月康宁正式推出大猩猩5代玻璃,在试验测试中, 当屏幕朝下从1.6米的高度跌落到粗糙表面上时,康宁第五 代大猩猩玻璃的完好率达到80%,该产品已应用于华为 P10&P10 Plus等高端手机。

(2) 日本旭硝子(AGC)

旭硝子成立于1907年,其玻璃业务涵盖建筑平板玻璃, 汽车玻璃,显示器玻璃领域,旭硝子利用浮法工艺在2011年 推出了龙迹玻璃“Dragon trail”,随后推出龙迹2代“Dragon trai1-X”2016年9月旭硝子最新产品“Dragon trail Pro”其强 化后CS达到惊人的1200Mpa,是目前全球最高等级的表面压 应力。旭硝子在玻璃盖板行业拥有领先的市占率。

(3) 日本电气硝子(NEG)

日本电气硝子公司成立于1944年,是全球第三大玻璃基 板厂商,其玻璃业务涵盖平板玻璃,建筑玻璃、光学玻璃及太 阳能玻璃。电气硝子采用溢流法制造T2X系列(Tougher & Thinner glass for ion-eXchange)玻璃,其中 T2X-0 适用于先 强化后切割加工,应用于0GS行业,T2X-1追求玻璃优异力 学性能,应用于保护玻璃盖板行业。

3.2国内玻璃盖板原材主要厂商简介(1) 东旭集团

东旭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光电显示材料、高端智能 装备、新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实业集团。旗 下子公司旭虹光电在绵阳有一条浮法产线,2014年5月旭虹 推出“王者熊猫”玻璃MN228,是国内首家实现量产的铝硅盐 盖板玻璃,月产能达到80万平方米。目前已应用于小米、联 想、中兴等知名终端产品。

(2) 彩虹集团

彩虹成立于1977年,2012年12月整体并入中国电子信 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1月彩虹集团发布“彩虹凯 丽”玻璃,产品对标康宁GG4,在特有的两次离子交换化学强 化工艺技术条件下,强化深度可达到100微米以上。未来三年 彩虹将投资6〜8条生产线,月产能将达到67〜90万平方米。

除了以上代表企业,国内还涌现出一批企业踊跃布局玻

(下转153页)

-151-

应用科技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28期

机电一体化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山西中煤华晋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山西河津0433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也迅速发展,在各个领域机电一体化 运用到各项技术性操作中。机电一体化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在技术完善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加入智能控制技术,其技 术的稳定性,重复性没有保证。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智能控制进行全面阐述,分析了智能控制的特点和类别,希望可以发挥出智能控制的最大 潜能,使机电一体化在机电控制系统中有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应用;电控系统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8-0152-02

引言

高新技术的引进尤其是将机电一体化运用到机电控制 中,改善了传统的机电企业的运行模式,提高机电产品的生产 速度、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在源头上节约成本,降低原材料消 耗,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工人负担,降低国民压力,促进整个国 民经济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由此可见,自动化和一体化的深 入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促成机电的企业发展的新动态,前景 可观。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最早被我们接触还是在改革开放初 期,开始仅仅是在报纸杂志上出现,随着时代发展,机电一体 化逐渐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广泛接触,尤其是在机 电控制系统中。然而机电一体刚刚兴起,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有待解决,后续发展中逐渐引进机械设备的信息处理功能促 进机电一体化更好的发展。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引进,随着机 电一体化技术引进使机械设备呈现出了智能化、便捷化、人性 化、自动化等特点。再加上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 联网技术运用,机电设备的一体化大大提高。

机电一体化主要是有以下五个组成要素组成:描述机械 设备本体的结构组成、感应机械设备整体状况的感知组成、促 进机械设备运作的动力组成、支持机械设备协同运转的运动 组成、控制和处理信息的智能组成。这五个组成要素组成协同 运作,保证机械设备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化、智能化和模块化是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特点。从智 能化方面看,它的智能化水平因为信息技术和模糊技术进步 而不断提升,从其他方面来看与传统机械有很大的区别。因为 它加入了含有人工智能的机器设备,含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近 几年来,由于优化了电脑微端的硬件,加快了处理器的运行速 度,以至于机电一体化智能水平更高。从模块来分析,作为机 电一体化基础条件,总线结构的模式化以及开放化的使用改 变了系统工作模式,让系统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协调和方便管 理。由上可见,机电一体化变得更加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且可 编程适应性更强,但是相对应的控制会变得比较麻烦。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当时生产水平低下,电子技术发 展落后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在当时的条件下,此时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独立存在,相 互之间无法建立联系。市场上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以体力 劳动手工生产的商品,生产规模小,生产数量少,无法满足人 们的需求。在20世纪70-80年代时,机电一体化达到了迅速 发展时期。这个年代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

-

速发展,它们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20世

纪90年代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了迈向智能化的脚步,机 电一体化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而此时光学、通信等技术也加入 了机电一体化的道路,还有微细加工技术也使用了机电一体 化,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以及微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机电一 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得到了改进,人们对机 电一体化的研究越来越成熟。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机电一体 化科学体系。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才开始在机电一体化进 行应用。而且在制定“九五”规划的发展要求时十分重视其他 国家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还有很多专科院校和相关 机构进行大量实验来研究机电一体化。

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3.1应用在机器人领域

机器人的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高级 的技术控制。机器人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操控,使其达到像人 一样灵活,可通过控制系统自由操控四肢。首先,非线性操控 系统、时时可变的不定性、强耦合性等都是在动力系统中机器 人时常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在操作过程中也时常会表现出 多任务性和多变性。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在机器人中是非常 明智的选择。智能控制在机器人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情 况下在机器人步伐活动,行走方向,以及行使行走轨迹跟踪具 有突出的优势;控制手臂灵活运动;控制机器人肢体感觉、嗅 觉、视觉等的智能控制;控制机器人对运动环境和规划。

3.2应用在建筑工程中

在建筑工程中,智能控制技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智 能控制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建筑室内的内部温度由空调调节, 空调本身感受不到四季的变化,因此想要给根据四季的变化 调节建筑室内的温度必须进行智能控制。按照智能调节方式, 对建筑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采用智能控制方式不仅能 控制空气质量,且能耗少,能够有效的降低能量损耗。(2)控制 建筑物室内亮度。利用计算机控制与通信系统联合起来通过 互联网控制建筑物的室内照明系统。根据建筑室内的建筑材 料及所处环境选择适当的照明亮度,选择合适的路径控制照 明系统。将智能控制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 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便于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效果 的提高。

3.3应用在机械制造中

传统的工业生产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人们的物质水平 的需求,当前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将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控制 技术相结合运用到制造最先进的机械设备中具有重要的意 义。体现了机械设备现代化与创新性。在机械制作行业中引进

15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