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_2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解;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准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理解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相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理解到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够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解;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3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外国人不理解中国商品,怎么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购买到所需物品呢?
[体验]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国际上必须采取统一的符号采表示各种元素。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不同种类的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量不同,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其种类不变。
2.什么是元素,回顾元素的分类
3.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氢元素 H 、氧元素 O 、铁元素 Fe 、铝元素 Al 、硫元素 S 、铜元素 Cu 、镁元素 Mg 、碳元素 C 、氮元素 N 、磷元素 P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元素符号
[设问]元素符号有何意义?
[举例说明]如“H”、“N”
[归纳]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讨论]怎样表示2个氢原子?n个氢原子?
[小结]表示多个原子,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对应的数字。
[点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
二、元素周期表简介
[类比]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将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同样,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将它们按其内在的规律排列。
[设问]100多种元素按怎样规律排列?
[投影]元素周期表
[提示]特点:
1.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即有7个周期、16个族。
2.元素是按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数值相等)递增排列。
3.对金属、非金属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区分。
4.表明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点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主要工具。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小结]每一周期开头的元素绝大部分为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为非金属元素,最后为稀有气体元素。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本节学习了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启示: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应养成细心、规范的良好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