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德育渗透

来源:锐游网
@德国圆留。 岩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德育渗透 吴伦 穴 lL (贵州省仁怀市茅坝中学,贵州 仁怀德育教育并不是专职部门的职能,它与学科的教学是密不可 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但如何将德育 壳 分的。我们要把“真正实施到位,我们首先要从学科教学中做起。如果在学科教学中 不进行德育教育, 基育就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 空话。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具有工具 、实践性很 强的特点,因此大家往往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与 564500) 多少森林。并由“电子邮件”引申到电子贺卡等,不知不觉中给学 生渗透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珍惜水资源”这样的主题制作 活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单凭一个人的力量虽能完成,但费时 费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 既从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训练,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其实,信息技术课同样也可以进行 思想品德的教育。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对学 生进行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和行之有效的。笔者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 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 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 用计算机的习惯。此外,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来 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 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 中,自身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样言传身教才能为学 生树立榜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解决学生的思想动态 疏与堵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两个基本手段。对中 学生来说,堵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要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 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疏 导。・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疏导呢? 1.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行为的利弊。以黑客技术为例,在 教授网络知识中辅以实例,让学生明白黑客技术既有攻击性,又 有防护性,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使用者将它用于什么目的、会 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用在国防、网络安全等方面,这种信息技 术行为就是有利的、积极的;反之,使用黑客技术攻击他人、侵占 他人利益,进行不法活动,对社会、对他人造成重大危害,就是有 害的。由此引导学生对黑客技术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 自我控制和自我防范意识。 2.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向健康、积极方向引导。就拿游戏来 说,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 容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游戏、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游戏,是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 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 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 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 自觉远离不良游戏的诱惑。正是因为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专业知 识,对学生的引导会比家长和其他教师更直接有效。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良好的道德意识包括感恩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合作 意识,等等,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 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根据教学进度,我们一般在每年的元旦前 可以学完Word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这时我会让学生 利用Word软件进行贺卡的制作,并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感 恩教育,鼓励学生把亲自制作的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 这样既节约了学生的零用钱,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 识。学完“电子邮箱部分”的内容后,让学生算一算,如果大家平 时都用电子邮件联系,一年下来可以节约多少纸张,又可以挽救 48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网 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等。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 不齐,不少学生并不真正会利用网络,他们常常会花大量时间在 “聊天室”随心所欲地“侃大山”,或在“游戏天地”里尝试“虚拟人 生”。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上网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还 在网上搞一些恶作剧,对制造混乱的黑客敬佩不已。因此,对学 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否则,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 不觉中成为网络的破坏者。教育的形式和渠道可以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在网络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加以正确引导,还可以针对 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通过教育 和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培养 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明白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 准则,既不能阻碍信息交流、传播不良信息,更不能无法纪地破 坏网络安全甚至危害社会。 五、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也 越来越大,如何控制孩子上网成了家长们所面临的挑战。我觉得 堵不如疏,只有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以及如何 让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帮他们 树立起健康的信息意识,才能真正解决上网问题。一方面,可以 通过介绍有关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电脑游戏而酿成的悲剧事例, 让他们明白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 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 康的论坛,并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他们对有害 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才能让他们真正做到遵 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与人协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 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 这种精神。比如,在教学中对于某个问题或任务可采取交流、讨 论的形式来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部 分作品的完成要求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信息素养,锻炼了 多种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评价、鼓励和欣赏他人的成果,从而体 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获取成功的喜悦。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 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 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要以学科教学为 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 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 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抓住 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培养了良好的信 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