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高鸿业)

来源:锐游网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复习题及部分解析

一.判断答案:110110110010020211000

✓ 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定等理论都在于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性()。 ✓ 在IS曲线的右上方,投资小于储蓄。

✓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等。 ✓ 在商品价格较高水平区域通常对应了高的需求价格弹性。

✓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是无差异的。 ✓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同样都是主观感觉上的获得。 ✓ 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 在存在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仍然可能实现均衡。

✓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突破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技术进步。 ✓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等。

✓ 货币主义主张利用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替代性实施政策干预。 ✓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正常利润均衡。

✓ PPI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 一般地,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为低档商品。 ✓ 当MU为零时,TU达到最大值。

✓ 随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而收入效应则使劳动供给减少。 ✓ 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下,厂商是作为市场均衡价格的接受者。 ✓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生活中劳动力正常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 汇率效应是物价水平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影响进出口。

✓ 奥肯定理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选择答案:DABBAABDBBCBB 1、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是因为

A、资源被平均分配给不同物品的生产;

B、某种资源被更多地配置给其中一种物品的生产; C、资源有时得到充分利用,有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D、要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就必须减少对另一种物品的生产。

2、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减少是因为 A、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 B、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 C、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变得便宜了; D、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变得昂贵了。

3、一个企业使用5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2100单位的产量。增加额外一单位的劳动的MP是

A、10; B、30; C、40; D、50。 4、下面关于MC和AC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MC大于AC,AC可能上升或下降; B、MC上升时,AC一定上升; C、MC小于AC,则AC必然下降; D、AC下降时,MC必然下降。 5、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

A、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增加; B、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减少; C、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增加; D、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减少。 6、在经济学中,货币M1的构成是

A、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 B、现金或通货; C、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D、近似货币。 7、加速原理说明

A、投资的变动决定于产量的变动连量; B、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1 / 7

C、投资的变动小于产量的变动; D、投资与产量同时迅速变化。 8、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

A、工人和雇主都受损; B、工人和雇主都受益; C、工人收益而雇主受损; D、工人受损而雇主受益。

9、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价格会上升,将( )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0、如果商品的( ),那么企业应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收益。

A、需求富于弹性; B、需求缺乏弹性;C、需求单一弹性; D、需求无限弹性。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

A、背德行为; B、逆向选择;C、劳动供给曲线向后折弯; D、垄断。 12、国内生产净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别是

A、公司未分配利润; B、折旧;C、直接税; D、间接税。 13、周期性失业是指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制度的原因导致的失业。 三.辨析

✓ 在人们的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必然减少。(错) ✓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价格不变,则无差异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对) ✓ 规模收益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错) ✓ 分配理论实际上是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对)

✓ 名义GDP可以直接用于比较不同年份之间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错) 四.简答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 供给量: ✓ 充分就业: 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

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而且失业的间隔期很短。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称为充分就业。

✓ 价格指数: 反映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

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

劳务的价值

均衡价格的形成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 简述均衡价格的形成?

交点所决定。如图:a是供给既定不变时,需求变动(D1->D2,答:

D1->D3)与供给曲线的交点(E1、E2、E3)对应的均衡价格(P1

增加到P2,P1减少到P3),相应的需求Q1增加到Q2,Q1减少 到Q3; b是需求既定不变时,供给变动(S1->S2,S1->S3)与供给曲线

的交点(E1、E2、E3)对应的均衡价格(P1减少到P2,P1增加

到P3),相应的需求Q1减少到Q2,Q1增加到Q3。

可见:其他条件既定时,需求变动分别英气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方法向变动,引起均衡数

量同方向变动。

✓ (第6章)结合图形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

2 / 7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均衡条件:MR=SMC,这是厂商可能获利,可能亏损表现为以上3种情况: (1) 当P=AR>SAC,是处于经济有利润时期;

(2) 当P=AR=SAC,是处于零经济利润,收支相抵;

(3) 当P=AR>AVC,厂商亏损,但仍然可以继续生产;当P=AR=AVC,厂商亏损,但生产与停产效果一样;

当P=AR✓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a) 商品的可替代性 b)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c)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d)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预算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e) 所考察的消费调节需求量大时间

✓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是什么?解释其作用机制?

a)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b) 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c) 准备率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 概括市场基本类型?不同市场类型区别的标志? 市场类型 厂商数目 产品差别程度 对价格控制的程度 进入一个行业难易 接近那种商品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 很多 完全无差异 没有 很容易 农业品 垄断竞争市场 很多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轻工业品 寡头垄断市场 几个 有差别或无差别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钢、汽车、石油 唯一 产品唯一且无替代很大程度,但经济受管很可能,几乎不可共用事业,如水电 完全垄断市场 品 制 能 ✓ 结合图形分析,当AD发生变化,均衡的国民经济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变化? AD1到AD2,凯恩斯区域; AD2到AD3,中间区域; AD3到AD4,古典区域,绝对通货膨胀; AD4到AD5,P视为不变

✓ 什么是通货膨胀?其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水平普遍且持续上涨

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工资成本、利润、进口成本)、供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简要分析如何用支出法对国民经济水平进行核算?

核算GDP的3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就是核算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及净出口(出口X-进口M)的支出总和

GDP=C+I+G+(X-M)

✓ 简要分析需求弹性大小与厂商收益的关系?(P47)

如图AB1,ed>1,富有弹性的商品,减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亦然。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向的变动; AB2,ed=1,单位弹性的商品,减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AB3,ed<1,缺乏弹性的商品,减低价格回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反之亦然。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 什么是失业?解释失业产生的原因?

答:失业广义上说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 根据不同在原因可以分为3种:

摩擦性失业(短期性,局部性)例如换工作;

结构性失业:原因是由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例如失业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居住地不当;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中衰退或萧条,需求下降造成失业。

3 / 7

✓ 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其作用原理?

答: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其功能发挥主要通过如下:①政府税收自动变化②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③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五.图文分析(要求作图,并就其反映的问题进行相应阐述) ✓ 描绘洛伦兹曲线?

洛仑兹曲线: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 方法:见某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百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如图)。I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Y表示所得累计百分比。 洛仑兹曲线弯曲程度——>体现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曲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例如:OIH表示收入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其他人均无利益分配完全不平等;OH表示收入完全平等(SOIH=A+B)。 所以可以算出基尼系数G=A/(A+B) (0<=G<=1)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 描绘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的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 商品,初始价格P11,预算线AB1,无差异曲线U1,最大化均衡点E1; 有P11下降到P12,预算线AB2,无差异曲线U2,最大化均衡点E2; 有P12下降到P13,预算线AB3,无差异曲线U3,最大化均衡点E3。。。。En 这些均衡点的连线就是价格-轨迹曲线。 价格需求-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价格由P11下降到P12下降到P13,则商品的需求由X11增加到X12增加到X13,分别对应于a、b、c,其为消费者需求曲线,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反向变化

六.计算

✓ 设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20-2P,供给函数为QS=-4+P,求: (1)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换量?

(2)政府如果对每单位商品征收3元货物税,其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换量的多少? 解:(1)由QD=QS

得:均衡价格P=8,均衡交换量Q=4 (2)征收3元货物税: 由QS=-4+P 得:P=4+QS

调整后P=7+Qs =>QS=-7+P 均衡价格P=9,均衡交换量Q=2

✓ 已知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D=10-2P,求:

消费者在价格为2时的消费者剩余(P8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解:由QD=10-2P =>Q0=6 =>P=5-QD/2

根据图消费者剩余(阴影部分)CS=3×6/2=9 或CS=Qf(Q)dQP0Q=[5Q-Q2/4]6-2*6=9

000 4 / 7

✓ (第七章)设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STC)函数为:STC=300+3Q+0.5Q2。求: 平均总成本A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边际成本MC? 解:可变成本部分:TVC(Q)=3Q+0.5Q2 不可变部分:TFC=300

ATC=AFC+AVC=300/Q+3+0.5Q AFC=TFC/Q=300/Q AVC=TVC=3Q0.5Q2QQ30.5Q

MC=dTC=Q+3

dQ✓ 设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X2+3XY+Y2,X的价格为6元,Y的价格为8元。求: 成本为132时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解:由题得:6X+8Y=132 又Q=X2+3XY+Y2

x2x3y Q y3x2y

Q根据既定成本产量最大组合条件:MXPx =>x=6y 代入6X+8Y=132 得:

MYPy组合x=18 ,y=3

最大产量为:Q=498

✓ 设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每增加100亿美元,税收就增加25亿美元,私人储蓄将增加15亿美元,进口将增加10

亿美元,求:

(1) 四个部门的自发支出乘数?

(2) 如果存在250亿美元的GNP缺口,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该增加多少支出? 解:(1)由题意得:*y=100 , *t=25 , *i=15 , *m=10 得:tty251000.25 mmy101000.1 iy801000.8 四个部门的自发支出乘数:k012

1(1t)m(2)如果存在250亿美元的GNP缺口,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该增加支出:250✓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6-2P,供给函数为QS=-4+2P,求: (1)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增收2元的销售税,计算税负分担的结果? (2)政府对商品每单位补贴2元,消费者能够从中获利吗? 解:(1)由Qd=QS =>P=5 由QS=-4+2P 得:P=2+QS/2

政府增收2元税后*P=4+ QS/2 => QS=-8+2P 与Qd连列得:*P=6 所以政府增加的2元税收被消费者和生产者平均分担 (2)同(1)由QS=-4+2P 得:P=2+QS/2

政府补贴2元后*P=QS/2 => QS=2P 与Qd连列得:*P=4 所以消费者能从中获取利益

✓ 已知生产函数Q=f(L,K)=KL2。 求:(1)厂商生产扩展线的方程?

(2)Q=4000,PL=1,PK=1。厂商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投入组合? 解:(1)根据MPlk0=125

MPkPlPk

5 / 7

又:MPl=2kl MPk=l 所以扩展线方程K=

2lPl

2Pk

(2)根据(1)得:2K=L 带入Q=f(L,K)=KL2 =>K=10, L=10 ✓ 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STC=0.1Q3-2Q2+15Q+10。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解:(1)由STC=0.1Q3-2Q2+15Q+10 => SMC=0.3Q2-4Q+15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MC=P=SMC,已知P=55, 得:0.3Q2-4Q+15=55 =>0.3Q2-4Q-40=0 Q’=20(负值舍去了)

Q’=20代入有:TR-STC=PQ-STC=(55×20)-(0.1×203-2×202+15×20+10)=1100-310=790 即厂商短期均衡的产量Q’=20,利润л=790

(3) 根据当平均收益AR=平均可变成本AVC时,厂商必须停产。得: TVC =0.1Q3-2Q2+15Q

32AVC=TVC0.1Q2Q15Q=0.1Q2-2Q+15

QQ{令dAVC0.2Q20 => Q=10

dQ2又dAVC0.20

2或:根据AVC函数曲线得: P<(AVC)min时有Q=b210 2a0.2dQ故Q=10时,AVC(Q)达最小值。 以Q=10代入AVC(Q)有: 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0.1×102-2×10+15=5} 于是,当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

(4) 根据完全厂商短期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 即:0.3Q2-4Q+15=p =>0.3Q2-4Q+(15-P)=0 得:Q4161.2(15P)

0.6=>(AVC)min=5 所有:P<5时,必须停产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MRMC的要求,取解为:Q41.2P2

0.6短期供给函数Q=f(P)为:Q41.2P2(P>=5)

0.6 Q=0 (P<5)

✓ 设总需求函数为YD=600-20P,总供给函数为YS=400,求: (1) 价格水平?

(2) 设AD增加10%,价格水平为多少? 解:(1)由YD=YS =>P=10

(2)总需求AD增加10%,YD’=YD(q1+10%)=660-22P 由YD’=Ys =>P=11.8 ✓ 已知:两个部门经济情况下,I=1250-250r ,货币需求L=0.5Y-250r,储蓄S=-500+0.5Y,货币供给M=1250 ,

P=1,求:均衡的Y和r? 解:由I=S和L=M 得: 1250-250r=-500+0.5Y 0.5Y-250r=1250

6 / 7

=>Y=3000 r=1

✓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0.04Q3-0.8Q2+10Q+5, 求:最小平均变动成本?

解:TVC(Q)=0.04Q3-0.8Q2+10Q AVC(Q)= 0.04Q2-0.8Q+10

令AVC’=0.08Q-0.8=0 得:Q=10 又因为AVC”=0.08>0

所以Q=10 时,最小平均变动成本:AVC=0.04×100-0.8×10+10=6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