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总复习--句子练习

小学语文总复习--句子练习

来源:锐游网


小学语文总复习——句子部分练习题

一、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修改病句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先诊断出病因,再对症下药,只要方法得当,做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指代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这句话中的“她”到底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⒈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1、皇家园林北北京京颐和园风景秀丽、非常美丽。

2、今年暑假,我们整整休息了五十多天。

3、航天员杨利伟夸夸其谈的报告使人们深受教育。

4、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5、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经过学习,群众的普遍法制观念提高了。

7、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8、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9、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10、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1、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2、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13、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14、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5、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16、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7、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8、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19、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20、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21、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22、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7、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

23、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

24、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25、她的家乡是北京人.

26、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7、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

28、《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30、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

31、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32、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33、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

34、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35、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36、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37、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38、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

39、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

40、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

41、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

4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

4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

44、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

45、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缩句方法及相关说明:

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等。

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对谁做\".

2、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

a)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

b)留住句子中的“着,了”.

c)不改变句子原意。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13、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14、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15、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16、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17、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18、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19、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2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2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2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23、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24.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5、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26、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27、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28、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29、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30、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31、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32、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33、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

34、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35、渔夫的妻子桑娜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6、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

五、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六、常见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

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七、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 )一样细。(比喻句)

2、月亮( )躲进云朵里。(拟人)

3、蓝天、白云构成( )(比喻句)

4、高梁( )脸、稻子( )腰。(拟人句)

八、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

2、春雨贵如油.( )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

九、照样子,写句子。

例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例2、鸬鹚像等待命令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

例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十、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

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十一、综合训练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大家要遵守交通规则。

2、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这里的景色真美。

3、送到 办公室 我和班长 把 作业本 一起

(1)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

(2)改成“被”字句: .

(二)照样子,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例:小丽说:“我长大以后要做一名医生.”

小丽说,她长大以后要做一名医生。

1、李明说:“我喜欢看神话小说.”

2、姑娘微笑着说:“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喝了三口.”

(三)加上适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1、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

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老师耐心教育我。

我进步非常快.

3、毕业复习是那么紧张。

他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4、我们说从明天起该好好学习了。

我们从今天就刻苦学习。

十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闰土和我仿佛年纪。\"是一个比喻句。( )

2、“这些来成都的游客非常讲文明”与“这些成都来的游客非常讲文明。”意思不一样。( )

3、“昨天是小朋友最快乐最幸福的一天.”可缩写为“小朋友的一天.”( )

4、“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不是比喻句。( )

5、“不是一家人,就不应该热心帮助吗?”与“不是一家人,也应该热心帮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

十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 被称为 世界童话之王 卖火柴的小女孩 是安徒生童话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十四、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

浪费时间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1、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3、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1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7、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8、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19、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十五、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0、你怎么能这样做?

1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2、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13、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1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6、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一六、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毁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涯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0、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21、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2、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23、乌云遮住了太阳.

24、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25、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26、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27、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五(1)班被五(4)班打败了.

十七、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18、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19、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0、一只小花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2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22、小洁把刚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3、张韧把一个迷路的小孩送回了家。

24、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25、疲惫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26、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2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28、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改为“被\"字句)

十八、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夕阳染红了西天。

2、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3、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

4、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5、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6、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7、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

8、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9、树木挡住了风沙。

10、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11、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12、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十九、(一)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2.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3。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4。小闹钟把我吵醒了。

5.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

6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

7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我被小蜜蜂蛰了.

2。小手被我洗得干干净净。

3.小周被同学评上了三好学生。

4。小狗被我牵住了.

5。妹妹被我哄笑了。

二十、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2,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

6,谁都不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

7,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二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 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

2, 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

3,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

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6,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7,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

9,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

10,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参考答案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难道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2,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教育之恩?

3,千难万险怎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4,我们怎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巍峨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6,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呢?

7,我们怎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呢?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严惩呢?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战士们不能离开自已的阵地.

2,我们的学校,正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6,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7,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9,字典是我们的朋友.

10,这件事让人高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