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 第14卷第8期 中国现代中药Modem Chinese Medicine Aug.2012 Vo1.14 No.8 细辛产销趋势分析 丁立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龙涤集团,黑龙江 哈尔滨 150316) [摘要] 沿着细辛(主要为北细辛)半个世纪的产销轨迹,结合细辛的产销现状,全面分析细辛在不同阶段 价格的暴涨、暴跌、稳升的原因,预测其后市(2013~2016)年走势,为科学合理地开发细辛资源,稳定市场需求 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辛;产销;趋势;分析;后市预测 细辛为我国常用药材,人药历史悠久,始载于 城、丹东、岫岩、清原、西丰等地;黑龙江的五常、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尽管细辛在中药配伍中 属于细药,用量较少,古人有“细辛不过钱”之 尚志、阿城、延寿、方正、依兰、宁安、勃利、七 台河等地。 说,但因细辛药用价值高,疗效独特,并在多个领 域广泛应用,需求量呈连年增长之势,所以从20世 纪50年代至今,细辛一直为医药界所关注。细辛在 1998—2000年价格暴涨至160~180元(北细辛根, 千克价,全国均价,下同)之后,于2001年价格跌 1.2.2华细辛 主产于陕西的宁陕、佛坪、西乡、 洋县、凤县、山阳、洛南、华阴、陇县、镇安、岚 皋、南郑等地;四JiI的广元、汶川、北川、青川、 南江、万源等地;重庆的城口、巫溪;湖北的宜昌、 襄阳、郧阳、黄冈、咸宁及恩施地区;湖南的常宁、 武冈、安化、新化、衡阳、平江、龙山;安徽的黄 入谷底的20~28元,10年之后的2010年走出低谷, 进入新一轮价格周期,在2012年稳中趋升至7O一 115元,走向上行通道,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品种。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关注的焦点集中在 细辛价格稳中有升是昙花一现还是后市持续走强? 笔者经过调研,对此分析如下。 1概述 山、安庆地区;河南的伏牛山等地_3 J。 1.3药用价值 1.3.1细辛味辛,性湿。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等功效。主 治风寒感冒、头痛、痰饮咳嗽、风湿关节痛、胸满 肋痛、眼球疼痛,牙痛、鼻塞鼻渊、由咽炎引起的 咽下困难、慢性胃炎、由鼻粘膜发炎所引起的嗅觉 消失等症n]。细辛的药用价值、治疗方法及用药禁 1.1来源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 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2005年之前为全草人 忌等多在古籍中有较为详尽记载和精辟阐述。如: 《本经》云:“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 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本草别说》云: “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 者死”。_5 药,《中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将其定为以根人 药…。古代药用细辛主要为华细辛,均为野生品, 现代药用细辛主要为北细辛(辽细辛、汉城细辛), 20世纪50~70年代来源于野生,70年代末期北细 辛栽培成功后,商品来源基本为家种_2j。北细辛产 量占到全国总量49%左右,是市场购销的主流 品种。 1.3.2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细辛含挥发 油,油中主含甲基丁香油酚,另含细辛醚、榄香素、 黄樟醚,N一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及消旋去甲乌药 碱等。分别具有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及局麻 1.2产地分布 1.2.1北细辛(辽细辛、汉城细辛) 主产于吉林的 作用;还有抑菌、强心、抗休克、扩张血管、改善 呼吸、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及升高血糖、调节 血压等广泛作用。 1.4应用范围 抚松、临江、桦甸、浑江、通化、磐石、敦化、安 图、珲春、集安、柳河、靖宇、汪清、长白、蛟河、 永吉、舒兰、九台、双阳、伊通等地;辽宁的宽甸、 凤城、本溪、桓仁、新宾、抚顺、盖平、辽阳、海 由于细辛含挥发油(含量不少于2%ml/g),甲 基丁香油酚具有气辛香、味辛辣的特点以及其较高 .61. 2012年8月 第14卷第8期 中国现代中药Modem Chinese Medicine 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疗效,决定了细辛的应用范围广 泛,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1.4.1中成药 我国多家制药企业以细辛为主要原 料,开发了约100~200种(规格)的中成药(丸、胶 囊、颗粒、丹、油、酊、膏、剂等),主要品种有: 止咳化痰丸、正天丸、江南度世丸、醒脑再造丸(胶 囊)、安荣散、泻肝柴胡散、白芷散、参芪十一味颗 粒、灵脂丹、避瘟丹、大神效、活络丹、跌打万花 油、虎骨熊油膏、护齿膏、筋骨宁擦剂、蟾马正痛 酊等。另外,我国部分制药企业利用细辛具有气辛 香、味辛辣的特殊功效,在科技创新中开发了不少 通窍、止痛、祛风、散寒、温肺化饮的新药,投入 市场后颇受消费者青睐。部分品种供不应求。 1.4.2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GMP认证企业开发生产 了以细辛为主要原料的中药饮片,主要规格有精包 装、小包装、颗粒饮片等,成为市场畅销品种。 1.4.3化工产品 我国许多化工日用企业利用细辛 独特的香辛味、大量加工制作花露水、牙膏、香皂、 卫生香、卫生球、防蚊卫生油等一系列产品 』,所 用细辛原料每年递增10%左右。 1.4.4兽药 我国多家兽药厂利用细辛生产兽药, 用于畜禽治疗咳、喘、便秘诸症。 1.4.5农药众多的农药生产企业以细辛为主要原 料开发了新型的农药,用于生产杀虫剂、杀菌剂, 效果明显,年用细辛递增15%左右。 1.4.6家装行业 我国诸多家装行业大量采用细辛 生产具有防腐、除虫等作用的装饰涂料,广泛用于 家装行业,产品已成为市场的抢手俏货,时有脱销 断档。 1.4.7方剂 我国多家医疗单位在临床中将细辛用 于处方、膏方;广大城乡民众也将细辛用于验方、 单方和偏方之中。 1.4.8出口 由于细辛中所含挥发油具有特殊芳香 气味,被国际市场所看好,大量进口我国细辛用于 开发生产防蚊驱虫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室内涂 料,所需细辛逐年增长【 。细辛已成为我国出口创 汇重要商品之一。 1.5需求增加 由于细辛的特殊用途和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的 独特疗效,从2000年起至今,国内国际医药、兽 药、农药、化工、家装等诸多市场对细辛的需求量 呈逐年增加之势(见表1)。 .62 . 表1 2000~2012年细辛市场需求量一览表 (单位:t) 年份 需求量 年份 需求量 2Ooo 400 20o7 700 2oo1 450 2008 700 2002 500 20o9 70H0 2003 5oo 2010 800 20o4 5oo 2011 900 2oo5 600 2012 1 000~1 1o0 2006 700 (预测) 2产销回顾(1970—2011年) 2.1起步期(1970—1980年) 20世纪8O年代之前,市场上所用的细辛来源于 野生。由于产区连续几十年的地毯式的滥采乱挖、 加之产区采伐林木、放牧牲畜、修路开矿、建厂建 房等行为,极大地破坏了细辛的生长环境,导致野 生资源日趋枯竭,产量大幅度直线下滑,供需缺口 加大 6 J。为满足市场需求,1970年辽宁省开始细辛 野生变家种的试验,当时试种面积只有4~5 hm , 产量仅为9~10 t左右。试种成功后,波及到吉林和 黑龙江两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1980年起步后 期,东北三省细辛人工栽培面积已达到150~160 hm ,产量上升至200—350 t左右,面积和产量是起 步当年(1970年)的3O倍 J。 2.2发展期(1981~2000年) 1981—1990年细辛市场供不应求,市价随之大 幅上涨,由起步期的3~5元,暴涨至70~80元, 极大地刺激产区广大药农种植细辛的积极性,1991 年种植面积增加至350—400 hm ,产量暴增至800 t 左右。1998~2000年国际市场急需大量细辛用于化 工、室内涂料,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价 格暴涨至160~180元 。 2.3调减期(2001—2004年) “物极必反”。东北产区盲目扩大细辛种植面 积,最终导致市场严重过剩,在地产量与库存量呈 暴满之势,加之国际市场风云突变,峰回路转,用 量降至冰点,细辛市场跌入谷底,价格一泻千里, 由发展期的160~180元骤降至2O一28元,降幅高 达7倍。细辛市场突变让药农和药商在经济上蒙受 了极大损失。产地广大药农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 帮助和指导下,对种植面积进行连续几年的大量调 减,许多药农弃种或减种,减幅达到40%以上,产 2012年8月 第l4卷第8期 中国现代中药Modem C ̄nese Medicine Aug.2012 Vo1.14 No.8 量(含在地产量)由750~800 t下降至500—600 t, 为细辛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 2.4恢复期(2005~2009年) 产区在做了大量调减后,本期继续进行种植调 减,并实行“订单农业”,力求产量与市场对接, 种植户与药厂签订“农业订单”。调减工作初见成 医药发展,药厂生产经营资金得以保证,有足够资 金采购中药材,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药品,细辛 用量开始上升,不少药厂采购大货备料,一些小药 厂也积极进货,批量成交增加,加之医疗单位用药 以及资金大户囤积等也促使细辛销量上升。 3.4库存空虚 效,种植面积再减20%,细辛市场开始恢复元气。 产销基本平衡,产量与销量缓慢增加,产量增至600 ~700,价格小幅上涨,2006年上涨至35—38元, 2008~2009年再涨至34~42元。 2.5稳升期(2010~2011年) 产区历经10年的调减,成效凸显,细辛生产基 本走向理性轨道,药农生产看市场需求,不再盲目 扩种,在地面积大量减少,各地库存已消化大半, 市场销势活跃,有药厂、药商开始求购大货,需求 增加,购销两旺,为满足市场需求,产量已基本恢 复到发展期的800 t(见表2)左右,且出现供需略有 缺口之势,加之多年的物价、工值大幅上涨,细辛 生产与加工成本节节提高。这些利好因素拉升价格 持续上涨,2010年上涨至38~62元,2011年再涨 至70~9O元。到2011年,细辛市场已跃出谷底, 开始进入上行通道,再次引起药商与药农的关注。 表2 1970~2014年细辛产量变化一览表 (单位:t) 年份 产量 年份 产量 l970~1980 20o~350 2001~2004 500 。600 1981~1991 350~800 20o5~2oo9 6o0—700 1992~1996 750~8oo 2010~2012 700~80o 1997~2000 750~800 2013~2014 500(预测) 3产销现状(2012年) 3.1总体趋势 主产区在地面积连年减少,2012年采挖量下 降,各地库存薄弱,后继乏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需求量继续增加,市场出现缺口,销势显活,购销 趋旺,价格持续上涨,涨幅较大。 3.2采挖量下降 细辛生产周期约为4—6年(从育苗移栽到产出 商品),2012年的采挖量是2006年调减期种下的, 因此采挖量较2009~2011年生产年度减少约20% 左右。 3.3需求量上升 2012年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政策,鼓励和扶持中 产区生产调减,导致细辛产量大幅减少,各类 用户为保证生产经营均在连年吃库存,存货消化加 快,库存量大幅减少,2011~2012年库存较上一个 生产周期下降50%以上。据来自安徽毫州、河北安 国、成都荷花池、哈尔滨三棵树等药材市场的库存 信息表明,库存已呈空虚之势,存量多则5~10 t。 到笔者发稿时,产区产新后已无大货供应药材市场, 更使库存雪上加霜。 3.5价格连年上涨 细辛价格连年上涨主要是以下因素助推的结果: 野生细辛已趋枯竭濒危,近年少见或不见野生品人 市;家种细辛发展滞后,产区多见减种或弃种者, 少见大规模种植;库存薄弱,日趋空虚,一些药市 库存见底,后继无力;市场需求升温,供需出现缺 口,2011~2012年有多商关注后市,不断吸货;在 国家大量出台利好新政的推动下,国家基本药物招 标中标企业,已进入正常生产经营,大中型企业备 料积极,有足够资金人市采购大货,国家帮助小企 业解决资金匮乏难题,走出困境,保证了原料供应, 细辛用量增加;主产区持续1O多年的调减,在地面 积锐减,药农弃种或少种者增加;全国物价、工值 连年大幅上涨带动细辛用地、生产、加工、运输、 包装等成本同步上涨,涨幅已逾50%。(见表3) 表3 2001 2012年细辛价格(均价)变化一览表 (单位:7r_/kg) 年份 单价 年份 单价 2001 20 2007 39 2o02 22 2008 40 20o3 26 2OO9 42 2o()4 28 2O1O 62 2005 35 2011 90 2oo6 38 2012 115(预测) 从表3中看到,2001~2009年细辛价格每年都 在缓慢上涨,但涨幅较少,年递增只有3—6元左 右。2010年是细辛价格的分水岭,价格涨幅高企, 涨幅在2O~30元之间,充分说明产量减少,供需出 ・63・ 2012年8月 第14卷第8期 中国现代中药Modem Chinese Medicine Aug.2012 Vo1.14 No.8 现缺口,有商人手大货,产销活跃,为20l2年之后 的几年行情上涨铺平道路。值得提及的是在2010— 2012年北细辛(辽细辛、汉城细辛)价格大幅上涨 的带动下,华细辛的价格也在大幅上涨。有关资料 显示,2009年华细辛市价为14元,2010—2011年 上涨至21元,2012年再涨至3O元,其后市仍有上 行空间。 4后市趋势(2013—2016年)分析 纵观细辛的产销历史及其现状,分析细辛后市 (2013~2016年)的走势:市场将沿着细辛2010~ 2012年逐步上行的轨道连续攀升,价格持续上涨, 且进入第二轮价格上涨周期。价格上涨将成定局。 主要依据是:野生资源Et趋枯竭,近年产区少见或 不见细辛踪迹,接近濒危,国家将其列入三级重点 保护野生植物药材品种 ,后市不可能有野生细辛 上市;细辛家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产区少人或 无人种植,用地受限,生产周期长达4~6年,市场 有风险等),发展缓慢,后市不可能扩大生产规模, 产量且有下降趋势;倘若201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 也只能在2016~2018年见效,“远水不解近渴”后 援无力,市场将成“无米之炊”;随着我国医药企 业的科技创新,以细辛为原料生产新药和传统中成 药的品种(规格)将有增无减,所用细辛数量将与 Et俱增,(估算用量将由2012年的1 100 t增至2016 年的1 500 t),但细辛产量只减不增,加大了供需缺 口,供需缺口将由2012年的300 t扩大至500 t,供 需矛盾加剧,短期难以缓解;国家将在医改中不断 出台新政,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企业,各类型医药企 ・64・ 业对细辛的用量也将同步增长;各地库存空虚,产 地无货补充;全国物价工值上涨,导致细辛生产经 营成本逐年增高。 市场资深人士认为,细辛后市走势将持续坚挺, 产销两旺,价格继续上涨将成不争的事实,2013~ 2014年细辛和华细辛价格将分别上涨至130~150元 和6O一80元;2015—2016年分别上涨至160~180 元和80~100元。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159. [2] 刘兴权,等,药用植物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 版社,2oo7:149-151. [3] 王惠清.中药材产销[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20o7:452-456. [4] 黑龙江省北药技术开发总公司,黑龙江华富药业北药开 发研究所.北药栽培新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 出版社.2001:183—189. [5] 雷载权,陈松育,高学敏,等.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35-36. [6] 丁立威,丁乡.细辛缺口大后市价攀升[J].全国药材信 息,2006.6:5-6. [7] 冷新,细辛后市价格走势浅析[J].全国药材信息, 2008.6:9—10. [8] 丁万隆,李勇.60种中药材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lO:271_272. (收稿日期201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