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

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

来源:锐游网
2018年第10期(总第444期)科技对策与研究

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

张修蒙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也面

临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各类网络安全威胁和网络空间分歧等风险与挑战。文章从加快形成网络命运共同体共识、加强各国网络基础性建设、培养网络技术人才、完善网络空间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形成更好的网络发展趋势,建设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网络命运共同体。【关键词】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共享;治理【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8)10-0037-02

现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呈现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日益增大,非传统安全威胁样式多样,人类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2015年12月,中国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世界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胁,正如全球环境问题一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好坏与各国发展息息相关。面对共同的挑战,各国应达成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形成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新局面。

2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的发明与发展,拉近了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距离,拓宽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为国家发展开辟了新领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就在我们身边,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面临众多挑战。

1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随着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各国政治、经济、安全等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1.1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需要

人们的生活方式正逐渐迈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的运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必经环节。网络世界成为一个鸡犬相闻、多姿多彩的“地球村”。随着全球网民数量达到30亿,普及率达到40%,整个人类社会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各国人民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1各国网络基础建设参差不齐

国家主席*在世界网络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要加快世界各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现今的世界网络发展水平不一,全球互联网发展呈现三大梯队:北美、欧盟、澳大利亚为第一梯队;拉丁美洲、中东地区为第二梯队;亚洲和非洲暂居第三梯队。美国作为网络强国,掌握着最多的因特网根服务器,网络用户和网络技术建设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2网络空间秩序重建的历史选择

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西方大国的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薄弱,很难反应各国需求和利益。当前,有关学者认为网络是继陆、海、空、天后的“第五疆域”,网络空间秩序如何发展和治理关乎各主权国的发展利益。

2.2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形式多样

一是网络恐怖主义事件日渐频发。网络恐怖主义活动成本低廉,易于隐匿身份,可快速发酵其活动目的,常引起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2013年4月23日,“推特”网站发出的一条由黑客编造的假信息,让美国股市在短时间内蒸发2000多亿美元,此事引起股市震荡,引发大量股民的担忧。

二是“网络自由主义”的现实压力。虚拟的网络空间对国家或个人行为约束力弱,极易出于某种特殊利益,使用网络手段侵害他国或他人的信息、财产等安全。此类行为失控现象,将对他人或他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迫切要求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对国家各项发展提出了新挑战。网络空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网络空间中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和义务共同解决来自网络空间的威

【作者简介】张修蒙,男,山东郓城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qiyekejiyufazhan

37

科技对策与研究三是网络犯罪的普遍威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

络诈骗、木马攻击、金融犯罪等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据统计,网络犯罪每年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额损失。网络犯罪很难预防,威胁着每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2.3技术、法律等层面难以达成一致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阻力在于技术水平和法律法规建设层面各国很难达成一致。一是技术水平差异的客观因素,受限于国家整体实力,这主要表现在网络基础性建设落后和网络技术人才稀缺。二是网络法律法规的确立指向各国利益需要、意识形态和执政需求,大多具有利己性。三是国际法分类众多,执行部门混乱,在应对共同问题时协调不畅。面对技术不一、法规不同、协调不畅的局面,国际协调与合作难度增大,这些都对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出不小挑战。

2.4网络大国之间存在战略分歧

西方网络强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网络战略上存在众多分歧,总的来看存在以下3类分歧点。

一是根本利益的冲突。目前此类冲突很难调和,在网络主权、数据主权、网络自由、言论自由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统一。西方网络强国认为网络资源是各取所需、绝对自由。二是策略性的分歧。各国在网络安全治理形式上,各类机制并存,形成的治理策略不同。主要是其参与网络安全治理的主体有所差异,有的偏向社会治理,有的注重政府主导。三是措辞性的分歧。此类分歧多是在遣词措辞上存在话语体系不同的问题,而其表述本质上是一致的。比如美国倡导的“多方”与中方主张的“多边”,其意义是趋同但在提法和内容解释上有所不同。

3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对策建议

当前,世界局势正在发生大调整、大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正是谋求人类福祉的伟大工程。虽然我们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网络安全威胁不断、网络治理存在分歧等,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与各族人民一起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

3.1加快形成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我们同处一个地球村,共存于互联网世界,维护互联网的安全和发展是每个国家、每个人的责任。在网络空间,我们面临着共同的危险与挑战,但每个国家掌握的信息技术各有不同,在解决问题时各有策略,众人拾柴火焰高,各国应在网络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加强对话合作,一同协商解决,实现共享共治的良好局面。各国应形成正确的“义利观”,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也是全社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3.2加强各国网络基础建设

推动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基础性建设是基础。俗话

38

qiyekejiyufazhan

2018年第10期(总第444期)

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国基础性建设不尽相同,非洲等部分国家的网络建设滞后不前,与发达国家强弱差距明显,影响着各利益攸关方在世界互联网规则制定中的参与度,易导致网络霸权主义任意作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首要是基础性设施建设,*总书记提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率先铺设世界互联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实践。

3.3积极培养全球网络领域人才

网络安全建设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各国技术水平的高低,其中人才培养是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才是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互联网发展战略中指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注重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已经是各国推广和重视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全球网络安全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3.4着力完善网络空间法规制度

目前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互联网的使用和治理,最根本的是制定符合各方利益的合理法规。各国根据本国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网络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并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见,网络安全的治理和维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为了进一步实现各国利益需要,今后各国应积极加强沟通与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必须制定合理、一致的法规制度,才能更加平稳、顺利地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和发展。

3.5不断深化大国协商对话机制

网络空间治理不是单边行为,而是双边甚至多边共同行为。不可否认的是,大国之间的协商对话对问题的解决起重要推动作用。网络空间“合则两利”,尤其是大国之间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一是建立网络安全合作原则,大国之间需要达成共识,各方恪守基本原则要求,减少相互猜忌。二是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对话机制,各国能就网络问题的解决进行有计划地磋商,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合力引导网络空间制度规则的制定和落实,借助大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推动各类网络法规制度的制定,并遵守法规要求,提高国际法规约束效力。

参考文献

1]王群.中国方案: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N].人

民日报,2017-03-02(17).

2]李强,刘强,陈宇琳.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建设思

路[J].北京社会科学,2013(1):4-10.

3]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

2012,44(10):14-23.

[责任编辑:邓进利]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