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民族国家是在欧洲传统王朝国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民族国家与以往国家形态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别,这些差别也构成了民族国家的优势:它以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具有天然的内部凝聚力;它在一个边界清晰的区域之内享有最高权威,垄断国家暴力机器;作为民族对于国家最低程度的支持和效忠的结果,民族国家的存在拥有合法性;它继承和秉持了王朝国家的主权原则,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单位。由此,民族国家一经创立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强烈示范效应,在此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向全球扩展,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基本的政治分析单位和国际关系分界。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民族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理论回应,中西方学界在有关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历史命运、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主张“反对民族国家”,宣称“民族国家终结”,倡导通过“世界政府”与“全球治理”来替代民族国家;另一种则认为民族国家数量的增多和族性的加强意味着它并不会被取代,主张通过“国族建设”、“重塑国家主权”、“国家能力建设”等途径来“重振民族国家”。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鉴于这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把握,也直接关系着我们理解当今乃至未来国际政治关系走向和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态度和取向,因此很有必要对它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解答。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也构成了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本项目研究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作为视角,希图通过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的系统考察,来对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命
1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旗开得胜 运、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我们认为,要想对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问题做出科学判断与理性回答,就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对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问题进行系统考察。这是因为:通过理论维度的考察,可以系统理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形成对于民族国家及其发展演进的理性认识;通过历史维度的考察,能够全面展现民族国家建构在全球范围的演进历程,为理解民族国家的当代境遇提供历史关照和逻辑线索;通过现实维度的考察,可以深度展现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遭遇的内外挑战,系统剖析和深度回应中外学界形成的不同理论主张,从而形成对于民族国家发展前景的理性瞻望。
(一)主要内容
研究成果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主要由“理论基础”、“概念解析”、“历史梳理”和“现实观瞻”四个部分构成。
作为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部分,成果第一章对国家建构理论进行了当代政治思想史的考察。“行为主义革命”打破了将政治学等同于国家学的传统,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全新方法与广阔领域。但因其固有局限,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使国家回到注意中心”的运动,比较政治学研究向国家中心论范式回归,国家建构作为“回归国家”的新兴理论开始受到关注。成果系统梳理了国家建构理论的两大流派以及近年来国际组织对于国家建构理论的拓展,并对中西方学界探讨国家建构阶段特征与类型划分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评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旗开得胜 作为研究成果的“概念解析”部分,成果第二章对核心概念“民族”、“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进行了深入解析,以此廓清了本项研究的边界。成果从“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和“作为不同表述单位的民族”两方面讨论了民族概念的多义性,系统梳理了中国学术话语中的民族及其使用情况,并对“民族”、“族群”和“国族”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民族国家概念及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就民族政治学学科背景中的民族国家定义、基本形式,以及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联进行了分析;提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由民族建构和国家建构两个面向构成,民族建构构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内核建构,而国家建构则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外观建构。在本章的最后,还对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关系,以及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实践中存在的观念误区进行了分析。
作为研究成果的“历史梳理”部分,成果第三章以民族国家建构为视角,对民族国家在西欧的初创、在美洲和大洋洲的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历程进行了全景式、历时性的梳理。成果把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早期建构概括为“内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把以欧洲移民作为主要人口来源,形成于美洲和大洋洲早期殖民地上的民族国家及其建构过程概括为“衍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把伴随三大帝国解体、亚非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和苏东剧变而形成的民族国家及其建构过程概括为“外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在梳理的过程中,对三种类型民族国家建构模式的基本经验、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对每一模式的典型国家(选取了英国、加拿大和中国)进行了个案分析。
作为研究成果的“现实观瞻”部分,成果第四章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当代境遇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把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遭遇的挑战概括为来自外部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非政府组织的“去国家化”挑战和来自内部族群民族主义和次国家体系的“去
3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旗开得胜 中心化”挑战。之后,对于在中西方学界有关民族国家历史命运的争论中所形成的“反对民族国家”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分析和驳斥。认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作为对现实挑战和理论争论的回应,应该对民族国家及其建构本身进行反思,进而通过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的建构、国族建设与国家一体化的努力来“重构民族国家”。
(二)重要观点
民族国家是基于特定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而出现的特定国家形态,是国家形态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民族国家的历史建构是有章可循的,有其产生、发展和演进的一般规律。对于这一规律的认识、提炼和总结,形成了国家建构理论。及至当代,新兴民族国家的建构则是在国家建构理论与建构民族国家实践的相互影响、彼此促发下做出的具体选择。
民族国家是由一个或多个民族基于共同的国家认同而建立的主权国家。民族国家是在国家形态历史演进中出现的一种具体类型,和民族国家处于同一序列的国家类型是城邦国家、王朝国家(封建帝国)等等。如果把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存在过的国家形态称之为“传统国家”,那么也可以把民族国家称之为“现代国家”或“现代民族国家”。以掌控国家政权的民族数量多少为分界,可以把民族国家的基本形式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主义为民族国家建构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合法性的来源,同时,由于民族主义固有的两重性,也使得它对民族国家的建构也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不同作用。一方面,民族主义是建构民族国家、推进民族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民族主义推动民族国家建构的方式包括创建新的民族国家,以及在已有的国家政治架构之内,完成对于民族的整合,亦即促使国内不同族群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另一方面,民族主义也正在威胁着主权国家的统一,制造和扩大着民族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旗开得胜 间、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阻碍民族国家一体化建构的重要力量,甚至危及着民族国家的存续。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国家建构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其建构既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演进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人的理性因素——人们通过理性去了解和把握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去指导这一实践。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包含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两个面向,前者属于内核建构,旨在把全部国内族群整合为拥有共同政治文化特质的国族的努力过程,目标是实现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后者属于外观建构,旨在推进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现代化,目标是建立现代国家民主制度。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之间存在共生互动关系,在两者的共同推动下,民族国家既拥有了国族对国家的内在忠诚,也具备了现代民主国家的外在形式。
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过程,其实就是民族国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那里被不断建构的过程。根据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民族国家建构的历时性和阶段性特征,可以将其区分为“内生”、“衍生”和“外生”三种类型,围绕三种类型,形成了三种民族国家建构模式:内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衍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和外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不同模式的民族国家建构在其本质特征、基本经验、一般规律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全球化带给民族国家的挑战以及学界“反对民族国家”的声音并不代表民族国家行将终结,而只是意味着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民族国家还需要通过建构的方式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此,应该对民族国家及其建构历史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通过
5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旗开得胜 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的建构、国族建设与国家一体化的努力等途径来“重构民族国家”,实现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复兴。
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
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包括:其一,国内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罕见,迄今也没有出现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就此问题展开系统考察、全面梳理的研究文献。本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其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是对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初创、发展及其全球扩展具体道路的理论抽象,也是对不同类型民族国家发展演进本质特征的学理概括。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遭遇的种种挑战向我们表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任务还远未完结,由此,加强该领域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成果是为推动该领域研究走向深入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有助于推动该问题研究朝着学科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三,本成果对于民族国家建构模式的类型学划分及其一般特征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透过世界各国千差万别的民族国家建构具体道路及其效果去洞见民族国家建构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为我们把握民族国家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经验提供了一个线索和分析框架,也为当代中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启示与他国镜鉴。
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主要在于:目前,本项目研究的3篇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其中1篇已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这些阶段性成果的发表可以让更多同行及相关科研单位了解研究进展,从中获得有益启发;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成果的出版也可以为该领域的同行开展相关科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研和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项目批准号:13FMZ002
项目名称:《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历史与现实》
最终成果名称:《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历史与现实》课题组主要成员:……
是否出版:否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旗开得胜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