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五下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统编五下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来源:锐游网


第七单元自我评估

一、书写习惯

抄写句子,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美观。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二、积累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我国土地liáo kuò ( ),景象各异。在丝绒般的碧绿草原上,有yí tài duān zhuāng( )的牛羊,也有fēi chí( )的jùn mǎ( );在河道zòng héng( )的江南水乡里,有随处tíng bó( )在mǎ tóu( )的船只,也有lǒng zhào( )在烟雨中的桥梁。

在wēi ní s(ī )大大小小的mǎ tóu( )上,常看到这样的画面:yí tài( )端庄的商人在等小tǐng( ),几位被gù yōng( )的仆人和手拿líng dāng ( )轻声yāo he ( )的小贩来回穿梭。

辽阔仪态端庄飞驰 骏马纵横停泊码头 笼罩威尼斯码头 仪态艇雇佣铃铛吆喝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填序号)(8分)

1 / 18

1手( )脚( ) 2操纵( )( ) 3( )( )结队

4成( )上( ) 5膘肥( )( ) 6( )( )自主

(1)牧马人看到这匹 的骏马,毫不 ,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就用套马杆套住了它。

(2)看到 的羊群在草地上悠闲地走来走去,我 地发出了感叹:草原真是羊群的天堂啊!

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纵横交叉 ②轻快灵活 ③手忙脚乱 ④开阔雄浑 ⑤左拐右拐 ⑥操纵自如

船夫的技术特别好,你看他( ),驾着( )的小艇,沿着( )的河道,( )地挤过去。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给正确的画上“V”,给错误的画上“x”。

(1)“牛圈(juàn)”“满载(zài)”“挡(dǎng)板”加点字读音全对。( )

(2)“船艄”“桥梁”“丝绒”这些词语都是由同偏旁的字组合而成的。( )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牛吃草时安静的样子。( )

(4)“(胡夫金字塔)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体

2 / 18

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

4.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横 运河 仪态 沉寂 B.骏马 灯塔 倒退 庄严 C.码头 毛毡 吆喝 遮淹 D.交通 丝绒 板登 阻挡

(2)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圆圆的新月 初升的新月 B.弯曲的河道 笔直的河道

C.消失的晚霞 灿烂的晚霞 D.坚固的建筑 高大的建筑

(3)下列句子中动静变化速度最快的一项是( )。(2分)

A.上课铃声一响,刚才喧闹的校园一下子变得安静了。

B.群鸟飞来了,它们用力地扑扇着翅膀,树林里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当它们飞走后,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C.“鸣——”火车进站了,乘客们走出车厢,他们看到自己的亲人,便跑过去紧紧相拥,互相嘘寒问暖,喧闹声一片。不一会儿,火车离站了,站台又恢复了平静。

D.簇拥在一起的小艇ー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

3 / 18

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B.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C.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D.金宇塔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5.填空。

(1)在威尼斯,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你看它又窄又深,有点儿像 ;你看它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 ;你看它行动轻快灵活,仿佛 。白天,人们坐着小艇 ;半夜,人们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本单元中,卡雷尔•恰佩克笔下的荷兰让我仿佛听到了 ,穆青笔下的金字塔又让我看到了 ,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威尼斯让我感受到了 。

三、阅读理解

4 / 18

(一)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语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写了 ,再写了 ,最后写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展现了牧场从动到静的过程。

2.画横线的语句写出了荷兰牧场的动态之美,我们可以从“ ”“ ”这些词语中感受到;画波浪线的语句写出了静态之美,我们可以从“ ”“ ”这些词语中感受到。读着这些语句,我们体会到“真正的荷兰”是 。

3.文中“严肃沉默”“忘记”等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联系语段内容写一写。

(二)

5 / 18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分)

2.本段的中心句是“ ”。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文中“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按照 的结构方式写的。(3分)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出 。(2分)

4.下列不能正面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2分)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1.选段中的一对反义词是 和 。(2分)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船时的“操纵自如”?( )(多选)(3分)

A.河道上的船只很多 B.小艇的行驶速度极快 C.在极窄的地方能平稳地穿过 D.能急转弯

3.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2分)

6 / 18

4.从选段的最后一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请从两个方面来回答。(4分)

一是 ;二是 。

(三)

(甲]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是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它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由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其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乙]即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这里(都江堰)的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则,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林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尽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众...............

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千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7 / 18

1.语段(甲)运用 、 等说明方法,从地理位置、始建情况、效益、 、 等方面来介绍都江堰。

2.语段[乙)先写海水具有 的特点,再写都江堰的水具有 的特点,这样写的目的是 。

3.读一读语段[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段(甲)中的内容,你认为这句话可以解释都江堰的哪一种作用?( )

A.自动分流 B.自动排沙 C.控制进水流量 D.消除水患

4.联系上下文,谈谈对语段[乙)中加点词句“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尽了风头”的理解。

四、习作表达

班级要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班级情况,作为小小讲解员,请你向各位家长介绍你们的班级,可以从教室、同学、学习等方面来介绍,做到条理清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个。

第七单元自我评估

一、书写习惯

8 / 18

抄写句子,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美观。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二、积累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我国土地liáo kuò ( ),景象各异。在丝绒般的碧绿草原上,有yí tài duān zhuāng( )的牛羊,也有fēi chí( )的jùn mǎ( );在河道zòng héng( )的江南水乡里,有随处tíng bó( )在mǎ tóu( )的船只,也有lǒng zhào( )在烟雨中的桥梁。

在wēi ní s(ī )大大小小的mǎ tóu( )上,常看到这样的画面:yí tài( )端庄的商人在等小tǐng( ),几位被gù yōng( )的仆人和手拿líng dāng ( )轻声yāo he ( )的小贩来回穿梭。

辽阔 仪态 端庄 飞驰 骏马 纵横 停泊 码头 笼罩 威尼斯

码头 仪态 艇 雇佣 铃铛 吆喝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填序号)(8分)

1手( )脚( ) 2操纵( )( ) 3( )( )结队

9 / 18

4成( )上( ) 5膘肥( )( ) 6( )( )自主

手忙脚乱 操纵自如 成群结队 成千上万 膘肥体壮 不由自主

(1)牧马人看到这匹5 的骏马,毫不1,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就用套马杆套住了它。

(2)看到3 的羊群在草地上悠闲地走来走去,我6地发出了感叹:草原真是羊群的天堂啊!

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纵横交叉 ②轻快灵活 ③手忙脚乱 ④开阔雄浑 ⑤左拐右拐 ⑥操纵自如

船夫的技术特别好,你看他(6),驾着(2)的小艇,沿着(1)的河道,(5)地挤过去。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给正确的画上“V”,给错误的画上“x”。

(1)“牛圈(juàn)”“满载(zài)”“挡(dǎng)板”加点字读音全对。( )

(2)“船艄”“桥梁”“丝绒”这些词语都是由同偏旁的字组合而成的。( )部首 一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牛吃草时安静的样子。( )

(4)“(胡夫金字塔)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

10 / 18

4.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横 运河 仪态 沉寂 B.骏马 灯塔 倒退 庄严 C.码头 毛毡 吆喝 遮淹 D.交通 丝绒 板登 阻挡

(2)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圆圆的新月 初升的新月 B.弯曲的河道 笔直的河道

C.消失的晚霞 灿烂的晚霞 D.坚固的建筑 高大的建筑

(3)下列句子中动静变化速度最快的一项是( )。(2分)

A.上课铃声一响,刚才喧闹的校园一下子变得安静了。

B.群鸟飞来了,它们用力地扑扇着翅膀,树林里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当它们飞走后,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C.“鸣——”火车进站了,乘客们走出车厢,他们看到自己的亲人,便跑过去紧紧相拥,互相嘘寒问暖,喧闹声一片。不一会儿,火车离站了,站台又恢复了平静。

D.簇拥在一起的小艇ー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11 / 18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B.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C.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D.金宇塔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5.填空。

(1)在威尼斯,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你看它又窄又深,有点儿像 独木舟;你看它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 一弯新月 ;你看它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白天,人们坐着小艇 去工作、做生意、郊游、去教堂做祷告;半夜,人们 回家休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本单元中,卡雷尔•恰佩克笔下的荷兰让我仿佛听到了 群马奔驰、牛羊叫喊、鸡鸭欢叫的声音 ,穆青笔下的金字塔又让我看到了 夕阳下金色的金字塔的美丽风景,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威尼斯让我感受到了 水上城市的独特的美妙风光(船夫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 小艇是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三、阅读理解

(一)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

12 / 18

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语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写了 人们默默地挤牛奶 ,再写了 把牛奶运回城市 ,最后写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展现了牧场从动到静的过程。

2.画横线的语句写出了荷兰牧场的动态之美,我们可以从“舒缓平稳地行驶”“ 不停地开往城市”这些词语中感受到;画波浪线的语句写出了静态之美,我们可以从“沉睡”“ 无声”这些词语中感受到。读着这些语句,我们体会到“真正的荷兰”是 牧场之国 。

3.文中“严肃沉默”“忘记”等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联系语段内容写一写。

这是拟人句,把奶牛和马等动物当作人来写,作者把它们当作朋友,写出了它们是牧场之国的主人,描绘了一幅恬静的牧场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

13 / 18

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分)

2.本段的中心句是“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文中“操纵自如”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按照总分 的结构方式写的。(3分)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出行船速度之快 。(2分)

4.下列不能正面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D )。(2分)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选段中的一对反义词是 和 。(2分)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船时的“操纵自如”?( )(多选)(3分)

A.河道上的船只很多 B.小艇的行驶速度极快 C.在极窄的地方能平稳地穿过 D.能急转弯

3.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2分)

14 / 18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4.从选段的最后一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请从两个方面来回答。(4分)

一是 小艇的速度快,船夫的驾驶技术精湛 ;二是 两岸的风景美,我看不过来 。

(三)

(甲]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是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它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由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其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乙]即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这里(都江堰)的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则,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林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尽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众...............

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千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15 / 18

1.语段(甲)运用 分类别 、 列数字 等说明方法,从地理位置、始建情况、效益、 构成(组成) 、 作用 等方面来介绍都江堰。

2.语段[乙)先写海水具有 雍容大度、太多太深 的特点,再写都江堰的水具有精神焕发,踊跃着喧嚣的生命的特点,这样写的目的是 通过对比,突出 。

3.读一读语段[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段(甲)中的内容,你认为这句话可以解释都江堰的哪一种作用?( )

A.自动分流 B.自动排沙 C.控制进水流量 D.消除水患

4.联系上下文,谈谈对语段[乙)中加点词句“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尽了风头”的理解。

吃够了苦头指根据筑坝者的指令进行调整 ,要听从筑坝者的安排,不再祸害人间。

出尽了风头指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众目睽睽。

这句话写出了都江堰工程

(四)田园奏鸣曲

我终于拜访了剑河的源头。站在剑河岸边,面前的河水是一片逡明澄净的蓝,河岸两旁的绿草,像一片片薄薄的翡翠,在风中摇曳。

沿着河岸缓缓散步,只见两只大白鹅在河心悠闲地游泳.“扑通”一声,一只大白鹅半个身体栽进水里,露出一截又肥又白的臀,另一只仍保持原状,优美平缓地静静划动着。

16 / 18

我站在河岸这头,对岸是秋收后干净的田地o远处是一片高低不一的树林.有沉郁的绿,也有浓郁的黄,有的矮胖,有的瘦高,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走进茂密的树林,我故意把落叶踩得沙沙作响,就像小时候背着书包放学,一路踢着石子回家,既轻松又顽皮。一只小松鼠吃了一惊似的停在我脚前,我也顿时停脚,定定地瞪着它。你好哇!我静靜地有看它,看它到底怕不怕人,什么时候会逃走。它也静静地一动不动,似乎在等待我的反应。我们互相坚荇看,直到一只野鸽子扑扑地展开翅膀越过树丛,小松鼠才用力一跳,不见了。

1.短文是按_的顺序来写的,用“”画出能够体现这种顺序的语句.(4分)

2.画“”的句子中的“拜访”一词( )。(2分)

A.表现了作者想欣赏美景的迫切之情

B.表现了作者对美景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C.突出作者游览之地的庄严美丽

D.突出作者对美景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3.在景色描写中,作者写了大白鹅、松鼠和野鸽子,这样写的作用是( )。(2分)

A.衬托出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B.说明这里是动物生活的乐园

17 / 18

C.体现了自己在欣赏美景时的快乐心情

D.表现这里景色的奇异

4.作者笔下的田园有什么特点?(2分)

5.你生活的乡村或城镇周围有哪些美景?请你写一个小片段。(3分)

四、习作表达

班级要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班级情况,作为小小讲解员,请你向各位家长介绍你们的班级,可以从教室、同学、学习等方面来介绍,做到条理清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个。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