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来源:锐游网
《栅陵 院譬颓)2013年第1期 经济理论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i晃势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摘 要: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借助波特的 钻石模型,文章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国内市场竞争程度以及行 业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了逐个分析,具体分析中充分运用国内外的对比,最终指出我国电影产业国际 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 关键词:钻石模型;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52 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47(2013)01一o0l2—05 、文献综述 业间的合作以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影集团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 得各国经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产业国际竞争力就 变得尤为重要。所谓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的特定 产业比其他国家的该产业能够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供 提高中国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李晓灵、王晓梅 (2009)IS]在全球软实力竞争浪潮的前提下,从软实力 和硬实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 的因素。其中软实力因素包括电影作品、电影制作者、 电影受众、文化语境四个方面,硬实力因素则注重于 对电影产业、管理体制以及国际评奖的分析。 产品或服务,并因此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能力。电 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竞争能 力关系到一国文化产业在国际软实力竞争中所处的 地位。 本文旨在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具体分析中国电 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根据电影产业的特殊性, 重点从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和政府政策五个 方面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钻石模型分析 关于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 行了研究。就国外研究来看,David Waterman等 (2000)【t】从政府对于电影产业的政策支持、本国电影 产业的融资能力以及国内电影的消费情况对比意大 利和美国的电影产业竞争力,最终得出结论:美国电 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超过意大利并且其竞争能力仍 波特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用于分 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见图1)中指出决定 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 在不断提升。Andrew Ainslie等(2002)【2】指出一国电 影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与观影量有关,还与电影图 片质量和制片厂投放电影的时间有着密切联系。国内 关于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开展较国外晚,但是 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对手的表现。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两大变数:政府和机 遇。机会是无法控制的,但是政府政策的影响则是不 可忽视的。 随着文化软实力竞争浪潮的到来,对于中国电影产业 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刘凌(2006)[31从需求 状况、经营现状、融资体制、相关产业、产业政策与法 制环境以及出口竞争力等方面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 根据电影产业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四个决定 因素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要素条件包 括资本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资源;需求条件包括国内 市场需求规模以及市场成长程度:相关产业和支持性 产业包括信息产业和教育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则注重分析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 (一)要素条件 了综合评价,最后指出中国的电影产业竞争力较弱, 需要进一步提高。唐榕(2006)【4】在对比中国电影产业 与美国、韩国、英国等国竞争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可以 通过创造中国自己的商业类型电影体系、加强相关产 收稿日期:2013-01-12 要素条件是一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钻石模 作者简介:王君芳(1987一),女。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一12— 图1波特的钻石模型 型中列举的要素条件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 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中国电影产业包括制 作、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就制作环节而言最重要的 是资本资源,只有找到有投资意愿的制片商,提供资 金、人力以及设备等资源,电影才得以最终拍摄完成。 人才资源是贯穿制片、发行以及放映三个环节中必不 可少的。设备资源在这里主要是指电影放映的银幕数 量及质量。 1.资本资源 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股市和楼 市的投资风险加大,部分资金从传统市场涌入文化产 业。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 大量热钱涌入的对象。2010—2011年,很多新的电影 制片投资主体产生(具体见表1)。以前电影的投资主 体一直都是四五百家,可到了2011年已经突破了 1100家。投资主体的增加给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 所需的资金、人才等资源,但同时由于大部分新增投 资主体对于电影产业并不了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 大了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风险。 表l 2010—201 1中国新增电影投资主体概况 新投资主体 公司背景 2010—201l参与投 资影片 优朋普乐 网络视频、网络平台 刀剑笑 东阳不亦乐乎 电视 让子弹飞 华策影视 电视剧 人鱼帝国、西风烈 电广传媒影业 综合传媒公司 赵氏孤儿、密室之 不可告人 DMG娱乐传媒 广告 我知女人心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电台、电视台 建党伟业 (信息来源:2010~2011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2.人才资源 《铀陵 鹿警寺ji)2013年第1期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之一的电影产业,属于知识密 集型产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电影产业的竞争就是 电影人才的竞争(吴杭敏、邬关荣,2012)【q。文化产业 属于第三产业,中国目前正处于重视第三产业发展的 阶段,因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及其占第三产业从业 人员数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国文化产业 人才资源情况(具体见表2)。 表2 2006—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 及其比重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文化及相关产业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 比重 从业人员数 2006 190 24143 0.79 2007 195 24404 0.8O 2008 199 25087 0.79 2Oo9 198 25857 O.77 20lO 210 26332 O.8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据整理) 由表格中的数据显示,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中国 的从业人员数比较少,而且2006—2010年,这一数据 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再来看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 员数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基本都在0.79% 左右徘徊,并不存在大幅度的增加。作为文化产业重 要部分的电影产业,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不难看 出中国电影产业在人才资源方面优势并不明显,甚至 可以说是人才匮乏。 3.设备资源 电影产业包括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因而 作为电影生产的生产资源,电影制片厂数量的多少就 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2年 国有电影制片及加工单位共有34个,到了2005年增 加为36个,2007年,国有电影制片厂又新增两个,至 此达到38个,直到2010年这一数据也没有变化。 众所周知,电影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产 业,现如今,创新多与电影的放映形式相结合,如数字 银幕、3D银幕都是电影产业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新 型的放映形式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观影人次,同时也有 利于电影院线开展增值服务。2002年,中国国内有电 影院线32条,院线内影院988家,银幕共计1581块。 随后国内拥有银幕块数逐年增加,2011年共计8925 块。伴随银幕数量大增的是数字银幕和3D银幕的发 展。2 年,中国数宇银幕突飞猛进,全年数字银幕 一13— 《局 陵霉院譬寺i;}2o13年第1期 共计4100块,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目前 中国是世界上3D数字银幕增长最快的国家,3D数字 银幕数量仅次于美国。2010年,影片《阿凡达》的热映 让3D影片成为电影市场的新宠,带动了国内3D银 幕的发展。由于3D影片上座率高、票价高而且单银 幕票房平均高于2D银幕,加上数字银幕改造为3D 银幕费用不高,中国3D银幕于2010年迅猛发展。 2010年底,国内共有3D银幕2020块,占数字银幕总 数的49.3%。 (二)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反映的是对于电影产业产品 ̄IaN.务的 需求。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潜在发展前景来说,中国 都是国际上重要的电影产品需求市场。因而,国内市 场规模以及成长程度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赢得国际竞 争优势都尤为重要。 1.国内市场需求 . 电影产品属于高层次消费产品,人们只有在生活 必须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愿意消费非生活必须品,在 这里指的就是电影产品。也就是说收入水平较高的人 更可能对电影产品产生消费欲望。一般来说城镇人口 的平均收入水平要高于农村人口,因而在这里选用城 镇人口占国内人口比重来反映电影产品国内市场需 求情况(具体见图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 2005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2.99%,之后比 重逐年提高,到了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达 到49.95%,即接近国内人口的一半。国内城镇人口 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电影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只能说 明潜在的消费市场在扩大,关键还在于如何开发这一 潜在市场。 70000 65000 鸺『iiii_ 丽 60000 46 l 44 l+城锁人lllII-总人I I比 55000 42 L巫—— 50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 10 (数据来源:20l1《中国统计年鉴》) 图2 2005—2010中国城镇人口数及占总人口 E匕重(单位:万人,%) 2.观影人次 观影人次的高低能够说明一个国家人们观影习 一14一 惯是否形成。观影人次越高则说明一国电影产业发展 的社会环境越好。随着电影数量、质量的稳步提高以及 国内影院的增加,中国观影人次逐年增加。(2ol 0年度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中指出,2006年国内观 影人次不过0.95亿,到了2010年中国年度观影人次 为2.84亿,与2009年的2.1亿相比增长幅度为 35.23%。虽然说中国观众的影院观影习惯正在形成, 城镇人口的年平均观影次数已有2009年的0.3次提 升为201 0年的0.48次,但是同其他电影产业发达的 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具体见图3)。 (数据来源:2O1O一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图3 2010年中、日、韩、美、法五国人均年 观影次数对比(单位:次/人/年)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从电影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不同阶段其相关和 支持性产业不同:首先影片的制作阶段,主要包括信 息产业、光电产业;其次影片的发行放映离不开广告 产业、电视广播等产业:最后要说的是由影片引出的 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由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形式多种 多样,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也不尽相同,如出版业、旅 游业等等。在这里重点研究与电影产业相关的教育业 和信息产业,其余相关产业统一作为其他相关与支持 性产业予以分析。 1.教育业 电影产业属于创新产业,也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需要的是专门的经过专业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在中 国有着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 上海电影学院等多所高校为电影产业源源不断的提 供编剧、导演、演员、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的人才。每年 电影学院招生都会有很多学生报考,但是其录取比例 却不如人意,很多考生名落孙山。这种较高的竞争产 生的结果是择优录取,也就是说最终得以进入此类院 校进行深造的大多是更有天赋或者说可塑性更强的 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电影人才的选拔其主观性比较 强,因而仍会有不少具有突破性,个性和创造性的人 《钔陡 忠 懿):zol3年第1期 才被埋没。与此同时,很多科班出生的影视人才也存在 着辨识度不高,创新性弱的缺陷。这些问题导致电影产 除了重点分析的教育业和信息产业之外,影响电 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还包括广告业、广播电视 业的第一阶段影片的研发制作环节受到限制,国产电 业、旅游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影片的发行放 影道路越走越狭窄。优秀影片是电影产业得以持续发 展的基础,因而电影产业最上游产业链条的断开使得 后续的发行放映包括衍生品的开发都面临困境。 2.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的发展能够给电影产业提供良好的基 映以及衍生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除此之外,电影节 虽不能算作单独的产业,但是却能够极大的推动电影 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性的电影节。目前中国有四 大著名的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 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春国际电影节。电影节给电 础设施,为电影提供网络、手机影视等更多的传播方 影的制作团队和推广团队提供了交流的桥梁,也为一 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对于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 性,它不仅极大的拓宽了电影资源传播的途径,同时 网上交易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电影衍生产品的销售 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同时也是影视资源提前 泄露,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利用网 络增强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加强对于网站的 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法律政 策的支持,另一方离不开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 完善。为了反映一国信息化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 研究所构建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它从信息化基 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制约环境,以及居民 信息消费等方面综合性的测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 区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具体见表3)。 事实上,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从2006年开始不 断提高,2006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只有O.61,到 了2010年迅速上升到3.55,极大的促进了电影产业 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过与 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 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表3 2010年部分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名情况 国家或地区 总指数(IDI) 世界排名 韩国 8.40 1 中国香港 7.79 6 英国 7.60 l0 日本 7-42 l3 美国 7.09 17 法国 7.O9 18 中国 3.55 80 (资料来源:国际电信联盟《衡量信息社会发展)2o1 1年) 3.其他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国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国内市场竞争程度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是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 要决定因素,对于电影产业而言,电影企业的组织、管 理以及国内同企业间的竞争程度影响着电影产业的 竞争力。企业采用适合异国环境的管理方式能够有助 于增强电影产业的竞争优势。国内市场同企业之间竞 争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增强整个电影产业的竞争能力。 然而反观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无论是电影 的发行还是放映,其市场集中度都很高。就电影的发 行来说,2010年排名前十位的发行公司占据了 85.5%的市场份额(具体见图4)。2002年,国内开始 (数据来源:2010—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图4 2010年国内十大发行公司市场份额(单位:%) 进行院线制改革,但是由于院线制改革是以各省级单 位的电影公司改制为单位的,因而在初期就存在着资 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其集中度高就难以避免。 2007—2010年,整个市场前五名院线的票房占比 50%,前十名票房占比70%。 (五)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在中国,电影行业的主管部门是中宣部和国家广 电总局。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 职能部门,对电影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 主要包括:负责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 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 一l5一 《桐陵警院 颓)2013年第1期 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等。国家广电总局的具体管理职能是由其下设的电影 需求状况而言,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电影产业潜 在消费者增加,但是国内观影习惯并没有完全形成, 管理局负责,其主要职能有: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 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 人均年观影次数与电影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国家还存 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充分的调动潜在消费群对电影产 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再次,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存在 较大局限,影视类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但其培养 出的大部分人才也存在着创造性不强的问题。而就信 息产业而言,国内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远远落后于韩、 工作:负责电影技术管理: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 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 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 济的监管体制。但是根据张江艺(2004)[71对我国与美 日、美、法等国。最后,电影产业国内市场集中度过高, 电影的发行及票房大部分都集中于排名靠前的发行 国、法国、韩国、日本、印度的广播电影电视业产业政 策科学性的比较分析,结果如表4。 表4部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业产业政策科学性指标 国家 指标 公司和院线。政府政策在重视电影产业发展的同时, 其制定的产业政策同韩国、日本、美国、法国以及印度 相比科学性不高,直接影响到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中国 2.58 美国 法国 韩国 3.7O 日本 3.81 印度 3.17 4.4l 4.07 (资料来源:张江艺《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 [1]Waterman,D.&K.P.Jayakar.The Competitive Balance of the Itliaan and American Film Industries[J】.European Journal 根据上表数据显示,中国电影产业政策还需要进 一步的改善,虽然说国内对于电影产业的发展重视程 of Communication,2ooO,15(4):501—528. [2]Andrew Ainslie,Xavier Dr ̄ze,Fred Zufryden.Competition in the Movie Industry[Z】.Working paper,UCLA,2002. 度不断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相继颁布,但是不得不面 对的是很多政策对于电影产业在融资以及制作等方 面限制过多,降低了电影产业创造力和竞争力。 三、结论 [3]刘凌.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J].云梦学刊,20 06,27(2):80-82. [4]唐榕.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现状・国际比较・提升策 略【J】.当代电影,2006,(6):8-14, [5]李晓灵。王晓梅.软实力竞争浪潮下的中国电影国际竞争 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的分析,首先,中国电影产业 在资本资源、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方面都有所发展。 其中发展尤其迅速的是设备资源,创新的3D银幕数 力体系及其因素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9,(6):57—61. [6]吴杭敏,邬关荣.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营与 管理,2012,(4):105—109. 的增加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观影人数。电影投资主体增 加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电影市场的投资风险,加上 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一定程度上不利 于电影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其次,就国内市场 [7]张江艺.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OO4. Analysis on the Diamo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Film Industruy Wang Jun-fa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Anhui 233010,China) Abstract:The fdm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al industy whirch will play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ultural industy'rs development.By means of P0tter,s diamond model,this paper conditions,elements of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demand conditions,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ires,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industry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were analyzed,tO make full use of domestic and abroad comparison of the speciic analysis.Fifnally pointed out the reason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film industry is in a weak position. Key words:diamond model;film industry;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一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