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十三年如一日,同心共筑爱心梦——澄迈县第二中学雷锋班照顾两位双目失明孤寡老人事迹

二十三年如一日,同心共筑爱心梦——澄迈县第二中学雷锋班照顾两位双目失明孤寡老人事迹

来源:锐游网
二十三年如一日,同心共筑爱心梦——澄迈县第二中学雷锋班照顾两位双目失明孤寡老人事迹

作者:王汉华

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19年第2期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本期编发我省5所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工夫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供参考。

雷锋精神永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我校高一(1)班,师生怀善念、行善举,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3年如一日,同心共筑爱心梦,经过不间断地开展爱心接力照顾两位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使此举成为我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特色品牌,为此,我们也称此班为雷锋班。说起“雷锋班”的爱心故事,那要追溯到23年前……

一、爱之源:弘扬雷锋时代精神

众所周知,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的好榜样,他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书写了人生的华丽篇章,树起了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

我校“雷锋班”成立于1996年3月。3月即雷锋月”为弘扬雷锋时代精神,学校号召各班级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高一(1)班的同学们怀着对雷锋的敬仰,也积极投身到“学雷锋做好事”的行列中,当时班长林海云召集几个班干部一起商量,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而且要做一件非常意义的好事。其中班干部王秀同学说,他们大潭村有一位60多岁的双目失明孤寡老人王兴福,无依无靠,非常可怜,急需要有人照顾、帮助他。这一说,大家都一致同意且非常乐意去帮助这位老人,同学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福爹。从这以后,帮助阿福爹成为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直到1998年7月,这些照顾老人的学生

即将毕业离校,想到日后很难再去照顾阿福爹,于是几个班干部找到当时的班主任王天培老师,一起商量怎么把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结果大家都一致同意把这份爱心传给下一届的高一(1)班。当年9月份开学,王天培老师把这件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告诉了高一(1)班,没想到无一人反对,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就这样,一届又一届,从未间断过。

二、爱之蕾:照顾两位孤寡老人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雷锋班的志愿者每隔一周必去看望老人一次,每次大约10人左右,全班同学轮流担负起照顾老人任务。学生用自己平时一分一角攒起来的零花钱给老人买菜、肉和水果等,帮老人理发,淘米煮饭,打扫卫生,嘘寒问暖。为了让阿福爹时常感受到“儿孙绕膝”的温暖,每年中秋节、国庆、元旦、春节前等重要节日,同学们都要陪伴老人一起过节,让他感到生活充满期待和希望。

为了更好地把这份爱心传承下去,2007年3月,学校行政会议讨论正式决定:把每一届的高一(1)班命名为“雷锋班”。每当本届高一(1)班学生升上了高二,就把这份爱心接力棒传给下一届的高一(1)班。

直到2014年王兴福老人逝世,爱心接力棒传递了18年。然而,王兴福老人去世后,同学们并没有停下传递爱心的征程,紧接着,他们又主动帮助金江镇黄家村下村一名急需照顾的五保户老人黄成顺,像照顾王兴福老人一样,看望、帮助这位“阿顺爹”。一如既往,风雨无阻。

从2014年开始,不仅是雷锋班的学生,还有学生会干部等其他学生也一起积极加入到了照顾阿顺爹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把照顾老人看成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像照顾阿福爹一样,这些“活雷锋”志愿者每隔一周要去看望、照顾阿顺爹。在去看望老人的一路上,他们有的买肉,有的买菜,有的买水果。一到老人家里,大家便各自忙碌起来,有的洗菜做饭,有的打扫卫生,有的陪老人聊天……他们的爱心表现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半点勉强,好像是在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难怪阿顺爹逢人就骄傲地说,这些二中的孩子就是我的“子女”,真是亲生子女都没有他们好!

三、爱之花:传承精神感动社会

23年来,雷锋班的同学们换了一届又一届,他们不仅关心、照顾孤寡老人,而且还多次带头举行向社会献爱心活动。比如,为2016年澄迈中学身患重病的王蕊同学、2017年本校身患重病的廖雪冰老师、2018年本校身患重病李润铭同学、2018年本校身患重病张运达老师等进行捐款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表扬和认可。此外,雷锋班有不少学生获得了“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学雷锋标兵”“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比如,王广翔同学2016被评为澄迈县“优秀学生干部”,并多次获得校内表彰;李超同学2016年被评为澄迈县“优秀学生干部”、2017年被评为澄迈县“三好学生”,也多次获得校内表彰;吴淑众同学多次被学校评为“学雷锋标兵”和“优秀班干部”称号等。这些学生还多次参加学校团委开展的校园卫生大扫除、弯弯腰行动、校门口文明礼仪志愿服务、“双创”志愿服务等活动。

雷锋班传承雷锋精神的爱心故事不仅深深感动了全校的师生,也感动了不少社会人士。2016年雷锋班荣获“澄迈县五四红旗团支部”,2017年被海南省宣传部授予“海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18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典型经验学校”。雷锋班的感人事迹还得到海南日报、海南特区报、南国都市报、国际旅游岛商报、县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

四、爱之果: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是我们每个人所熟悉的旋律。然而,如今有很多人提出质疑,什么是雷锋精神?当今的“雷锋”在哪里?他们的呼唤,蕴含着对雷锋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浮躁现象所提出的质疑和追问。

不可否认,从雷锋离我们而去到现在近60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受到西方文化中某些消极思想的冲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泛滥,雷锋精神虽被人们广为传颂,但难免也会受到部分人的质疑。面对人们的疑惑和漠然,澄迈县第二中学雷锋班的学生选择了坚守和传承雷锋精神,在助人为乐的实践中领悟雷锋精神的真谛,他们用实际行动回应人们对雷锋精神的追问,阐释并践行着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的感恩情怀、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在奉献社会过程中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从“雷锋班”走出去的学生约有1000多名。这些学生高三毕业后,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走上社会参加工作,还有的成为自主创业的劳动者,不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时光如

何流逝,参加过“雷锋班”传递爱心活动的那段经历都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心中,雷锋精神始终激励着他们奋发图强,不懈努力,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澄迈县第二中学坚持以雷锋班志愿服务特色品牌为载体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3年如一日,用爱心温暖老人,同心共筑爱心梦,用实际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我们坚信:在新时代的引领下,“雷锋班”这颗雷锋精神的种子将永驻我校园,“雷锋班”将会用创新和智慧不断书写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