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药学学习和记忆方法

中药学学习和记忆方法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Vo1.24 2OO6 N0.15 中药学学习和记忆方法 吕桂凤 (廊坊市卫生学校,河北廊坊065000) 关键词:中药学;学习;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06)15—0068—02 中药学博大精深,初学者学习和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一方 面是因为每一味药都要涉及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 用量用法、使用注意,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另一方面药昧数多, 背过后容易忘记。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将多年中药学教学中药 物学习记忆的经验和技巧总结如下。 1理解法 几乎所有教师都在强调课堂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学生 却不以为然。可是,认真听讲、注重理解、加强记忆,正是中药学 初学者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 掌握知识的主次、难易,为学好中药学做最有力的铺垫。 首先,教师对中药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会突出而系 统地讲解。例如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本品味辛发 散,温而散寒,故可发汗解表,其发汗力强,素有“发汗第一药” 之称,可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其辛散苦泄,宣中有降,入 于肺而宣肺平喘,主治咳喘实证;膀胱为水府,麻黄入之,利水 消肿,主治水肿兼表证。从性味归经入手,根据药性特点,推理 出药物的功效,进而推出药物的主治病症,使学生在理解中学 习,学习中认识,认识中记忆。几乎所有章节中的重点药物都会 采用这种方法介绍。而这种方法也是重点药物学习的最有效方 法。所以说,认认真真听教师讲一遍,胜过自己在课下看几遍, 甚至更多。 其次,教师会把学习过程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生涩的字、词 解释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比如“透疹”,为什么叫“透”而不叫 “治”“祛”?这是因为“透疹”是指借一些药物(主要是解表药)质 轻升扬、辛宣发散之性,使疹毒外泄。 再者,教师还会把非重点药物的重点、掌握点提示给学生, 不至于每味药物都从性味归经到功效、主治的学习记忆,以减 轻学生的负担。比如香薷,只需记住“夏月之用香薷,犹如冬月 之用麻黄”;生姜,只需记住“散寒力轻,为‘呕家圣药”’。 2强化法 前贤提出“温故知新”,目的在于告诫后人学习时要不断温 习已学知识。学习中药学也是如此,要不厌其烦,反复记忆。许 多学生学习了新的药物后,觉得通过听课、复习,很快就记下来 了,但是记下来并不等于永远记住。很多学生反映过一段时间 就忘了,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 一68一 见”,其实,中药学的记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人的 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第一次记忆之后。在最近不超过16小 时之后要马上进行第二次重复记忆,之后可以延长一段时间再 重复记忆。其实后面的记忆只是对前一两次重点记忆的重复、 加深、巩固,用很短的时间,却可以收到长期的效果。 3归纳法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而又行之有效,是学习、记忆中药学的 一种常用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了部分药物以后,对记起来容 易混淆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发现药物记忆的关键。如此 既可发掘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加强对药物的整体认识。 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1姒向归纳 适用于章节之内药物的总结归纳,比如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力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且平喘,利水。 桂枝——发汗力缓,对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皆可用。 发 寒 且温经通阳(助阳)。 紫苏——发汗力较麻黄、桂枝缓和,适于外感风寒兼咳嗽胸闷气 滞者。且宽中,解鱼蟹毒。 风寒表证 防风1祛风解表,对于表证,无论风寒、f且胜湿,止痉。 荆芥』风热皆可相须为用。 l且透疹,炒炭止血。 祛风戢寒止痛 I白芷——主治阳明头痛。且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外感头痛发风湿痹痛l{羌活——主治太阳头痛。且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藁本——主治厥阴头痛。  细辛——为治阳虚外感要药,且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香薷——夏月麻黄。 生姜——散寒力弱,为“呕家圣药”。 如此,把书上十几页的内容浓缩成一页,记忆起来要容易 得多。 3.2横向归纳 适用于章节之间药物的总结归纳,例如: 安胎,用于f雾差二 餮 ,用季鼍薰磊嘉 安。 胎动不安。l白术——补气安胎,用于气弱胎动不安。 I杜 ——补肝肾耋胎-f生姜用于肝肾不足胎动不安。 ——胃寒呕吐。 止呕,用于呕吐。 喜二 辜【竹茹——胃热呕吐。 菩 呕吐。  加强不同章节药物之间的联系,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对加 深药物的理解和记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对比法 对于一些性能相似或来源存在联系的药物,可以采用对比 法学习、记忆,从共性中找个性,使功效主治相似的药物记忆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V01.24 2oo6 No.15 摘要:行动导向学习把认知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在一起,将学习者的个体学习过程与适应外界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大 大提高了个体行动的角色能力。把护理教学模式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不断取得成就的体验中激励自己积极 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护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06)15—0069—02 行动导向学习是起源于西方改革教育学派的学习理论。行 动导向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主动、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 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学习是一个自 学习行为。行动导向学习的核心目的是扩大和改善个体行动模 式,其关键是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负责,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 的批评和反馈。它把认知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在一起,将 学习者的个体学习过程与适应外界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大大提 高了个体行动的角色能力,对学习者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 生发展评判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综合能力。为此,我校对护理专业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 革。 我控制的过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学习的目标是获 得职业(行动)能力,包括最为重要的关键能力。 在传统护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 “培养”活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做你看。其特点 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 学。这种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职业教育 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未来职业发展有用的东西,即产生职业 护理技术是我校主要教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 来不再容易混淆。这种方法既可用于同一章节的药物,也可用 于不同章节之间的药物。 类药物。 5歌诀法 绷 这类药物。 广 l黄柏——善清下焦湿热用于下焦湿热之下利、 淋证、带下等,且退虚热。 ,… 歌诀精简明快、重点突出,容易记忆。如香附“乃气病之总 司,女科之主帅”,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 药”等,也可结合《药性赋》记忆。但笔者认为学生最好能自编歌 诀记忆,因为在编歌诀时,学生会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主 其它如桑叶与菊花、薄荷与牛蒡子、石膏与知母等都属于 治等经过一番思考、联想、反复推敲,从而会有相当深的印象,这 样一来,自己编完后,要牢记它就比较容易了。例如:石膏大寒肺 胃齐,泻火除烦又生肌,气分实热最常用,肺胃热证也相宜。 6联想法 羌活…“I 孥疼痛之效, 用于风湿痹{f 羌括一盏风暴砸坍址, 釜  千以耋凳上兀且。 对于  独活J痛及风寒表证。 I独活——长于祛风湿、止痹痛,多用于风寒湿痹 其它如苍术与白术、犀角与羚羊角、龙骨与牡蛎等都属于 这类药物。 联想,是由一事物(或概念)想起其它事物(或概念)的心理 过程。中药量多效杂,采用这种方法,可由此及彼,加深记忆。 如:银花——菊花(都有疏散风热作用),菊花——桑叶(为常用 解表对药),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为同一种植物 的不同部分入药)。又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想到黄 连味苦,具有泻火、燥湿之效,“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可想到生 姜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等。A 橘皮1 垫 墨 青蛊f~” 具} 除胀的作用。jI 一 ………~“ …… 青皮——为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或幼果,性较猛,主 理肝胆之气,长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其它如生地与熟地、白芍与赤芍、桂枝与肉桂等都属于这 一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