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与作文教学整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网络与作文教学整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锐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与作文教学整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俞学志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04期

作文创新的角度

1.命题上的创新。作文命题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加强自主作文的练习。如我在教《会飞的鸡蛋》,就是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开始不提写作文,只是搞活动,最后才让学生明白是要写作文的。这样使学生在命题上就五彩缤纷了。

2.作文材料的来源强调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能力。

3.作文的构思上强调创造性。就是在用词用句、立意上思路开阔,自由表达。在作文的体裁上强调创造性,不拘形式,淡化文体,不要被文体框住。

激发创新的方法

1.借助声像,广阅资料,让学生乐于作文

在第一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隋景。以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让学生写一段话或写一篇短文。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像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采用先“局部分说”,然后“整体总说”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口头讲述,降低写作难度。

第二阶段,给学生上网络作文课。我们围绕作文内容,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片、动态的录像资料、优美准确的范句例文,组成作文资料库,供学生查询调用。还向学生提供校园网、英特网上的作文信息。这就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 2.加强评改,提高鉴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例文,提炼方法

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播有共性的例文。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明确而清晰的观点。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修改,让学生用插入脚注的方法修改注明文章的优缺点,并存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显示特景,重点口头分析评改

教师取得反馈信息后,针对评讲的难点,用计算机显示出某些特景,及时让学生校正修改的内容,并引发学生新的疑问。 (3)上机修改,相互学习

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一边监控学生的输入进度,一边针对学生输入过程中文章出现的问题在网络上联系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的个别化辅导。 3.轻松发表,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习作兴趣

无论是谁,写了一篇好文章,总是想让别人看到,想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得到大家的承认,小学生尤其如此,也许一次发表能改变他的一生。传统的作文教学,发表文章相当困难,现代的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天地。

(1)建立校园网。让学生把作文上传到“学生作文”栏目里,使学生在平时都可以互相查阅。 (2)做校级、班级以及个人主页,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发表文章。

指导创新的注意点

1.必须根据语言交际的实际功能的发展特点来确定作文教学的题材。作文的命题要符合各年龄段的生活实际。

2.根据不同的思维、语言基础,中年级的作文和各科的教学相结合,要注重横向联系,要以写实作文为主。高年级要尽量把作文穿插在随机性的活动中。 3.根据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确定。

4.体现学生“自”字原则,注重创新式课堂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1)角度自定。修订后的大纲虽在作文中心方面降低了要求,但每篇文章的角度还是有的。在指导课上,教师可只介绍具体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扩散思维,定准自己写作的侧重点,强调个性的抒发。

(2)题目自命。既然角度是自己定好的,那教师只要根据文章的角度在定题上下功夫就可以了。至于题目,可多采取自命题或半命题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材料自选。教师努力拓宽写作空间,强调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只要能充分说明文童预定的角度,就“诸事均可入文”。

(4)文体自择。传统写入记事的记叙文,虽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随着对文体要求的日趋淡化,创新作文教学可以打破传统要求的束缚,鼓励学生创新。只要符合角度,可以写随感、日记,也可以写童话、寓言、诗歌等。

(5)文友自找。以往作文课堂教学,总是“师讲生作”的单线传授方式。而创新的作文教学,可让学生自己寻找写作伙伴,利用群体优势,既可拓展写作面,寻求到创新的源泉,又可发挥互助作用,以个别带动群体,在群体中促进个别。

创新实践的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所教班级的作文达到了三个标准:

1.个性写真。我们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来,而不是从老师的模子里印出来的文章。“嬉笑怒骂”都可入文,不要把思想性放在第一,文章其实也可以是娱乐性的。 2.自由表达。要教会学生“我口说我心”,特别是“我手写我口”尤为重要。

3.童心飞翔。耍从小培养学生童话作文、想象作文的能力,哪怕是异想天开的文章也要给予鼓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