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广东职教助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来源:锐游网
点 \ 业,就开什么样的课程”。如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极探索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面向更广 吕静锋不仅邀请各级发改委领导和专家来校给教师上 大区域配置职教资源。如积极推动珠三角和欠发达地区 课,还要求教师下企业锻炼,积极加入与专业相关的行 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推进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 业协会。通过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学校得以深 整。珠三角中职学校每年从欠发达地区招收10万名以 入了解宝安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趋势 上初中毕业生,并推荐在当地就业。目前,欠发达地区向 及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 发达地区转移生源总体规模达41万人以上,全省职业 不仅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职业院校也在 院校70%的学生来自欠发达地区,其中的80%在珠三角 转变办学观念。在粤东,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面向 地区就业。此外,全省教育部门有410所中等职业学校 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该校开设的工艺美 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共培训50多万人,并 术、服装工程与设计、模具与数控技术等专业均对准了 转移就业。 澄海的主打产业;潮州卫生学校结合潮安县庵埠食品加 2010年,我省将继续推进“转移招生”工作,进一步 工业的发展趋势,开设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粤西,湛 推动我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 江市配合钢铁、中科炼化两大项目拟建钢铁和石油化工 展。 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专业 符合广东、湛江及广东农垦未来产业发展的走势,为学 从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出发, 生大批量就业认准了大方向,也为学校大规模发展和可 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阳江市在“转移园区”里兴办中职 依托职教扶贫扶志 学校,实现招生与招工相结合,有力解决学生的读书与 就业问题。 在康宝电器公司消毒碗柜的生产线上,梁思文认真 而粤北的梅州市和清远市更由政府出面统筹职业 细致地检查着经过他面前的每一件产品。作为顺德首届 教育发展全局,先后与省教育厅共建山区职教基地和现 “双零”模式的毕业生,来自清远市清新县的梁思文毕业 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验区。罗伟其认为,此举将为粤 才半年就升任质检员。他和10多名留在康宝的同学每 北山区的科学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养更多的高 月工资均已超2000多元,每月还有八九百元寄回家。 素质人才,推动粤北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双零 ’模式的毕业生,叶小山有一份特殊的感 情。至今他仍记得2006年第一次见到试点班学生,他们 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配置职教资源 那种自卑、胆怯的神情,但三年职校生活己让他们学会 自信、自强、自立。 从2006年起,我省在佛山市顺德区试点“双零”职 自2008年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东西两翼 教人才培养模式。至2009年,受惠于‘‘双零”模式的农村 和粤北山区奋起赶超。据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中共广东 贫困学生超过4万名,每年为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学习、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透露,2009年,粤东西北地区发展 生活费用达3亿元以上。黄华华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 提速,抢占了我省GDP增速前三甲,根据省统计局的预 要求继续推行中职“双零’,±立养模式。 计,去年增速第一是清远,达l6.5%;第二是并列的揭阳 除“双零”模式外,我省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智力 和汕尾,增长16%;第三才是珠三角的佛山,增长 扶贫”工程,至2009年,全省享受“智力扶贫”免费政策 13.5%。预计全年东翼、西翼和山区5市GDP增幅分别 的农村贫困学生已达6.48万人,省财政每年投入2-3亿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4和1.7个百分点。“粤东五年大 元。 变化”“未来十年看粤西 ‘振兴粤北经济”成为我省的 目前,根据国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 热门词语。这其中,有职业教育的一份贡献,也有职业教 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育的一份责任。 我省正在制定农村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冯胜平认为,职业 免费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是广东实现“双转移”战略重要保障。因为“双转移” 此外,广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广东省基本公 战略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而推动产业转移到广 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也要求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 东北部山区腹地和东西两翼地区,劳动力转移到珠江三 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以“奖、助、补、 角洲地区,这些都离不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减”为主体的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落实中等职业技 据省教育厅副厅长叶小山介绍,近年来,我省职业 术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逐步完善分担机制。 教育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度出发,打破地区界限,积 责任编辑魏家坚 lS 深 层 报 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