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来源:锐游网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以下为您整理的是一份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希望可以帮到您!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年龄

1 / 9

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深化文化立校、文化理校的理念,扬爱的风帆,展责任风采,着力打造“爱与责任”的学校文化,让学生在爱与责任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中心校实际情况,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研究任务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准则,以爱的教育为主体,教育学生从小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家长,使每个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突出抓好“五爱四责教育”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凸显个性,培养一代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少年。 三、研究目标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有爱才有责任,让爱与责任同行,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

2 / 9

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我们在过去抓养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安全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公德,讲秩序、有规律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能力;通过“学习习惯”培养,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文明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通过“安全习惯”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进而树立良好校风,班风、学风,并以此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研究内容

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根据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养成教育工作: (一)生活习惯

1.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体贴父母,帮父母做扫地、擦窗、刷碗、洗衣物、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勤俭朴素,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乱花零钱,不吃零食,不在校内外摊点买零食等东西。

3.讲究卫生,勤洗头、洗澡,饭前、便后要洗手。积极主动做值日,定时清扫卫生责任区和教室。

4.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东西。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

3 / 9

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5.不乱贴、乱写、乱画,养成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习惯,12下一页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4.渐进性原则:农村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既有“纵向”的积累,又有“横向”的积累,才能形成持久、稳定。

5.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该实验充满生机和活力。 八、保障措施

按照“低起点、细要求、强训练、常评价、勤引导”的方式,各学校以及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的、意义、责任与义务,认真做好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工作。 (一)家校合作,齐抓养成教育

1.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个重点,抓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注重研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坚持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2。“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教育是“爱”

4 / 9

的延伸,是“责任”的拓展。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百名教师访千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方法

1.教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认知指导,细化要求. (2)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3)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4)注重体验,激励带动。 (5)个别谈话,科学矫正。 (6)反思自律,评价引领。 2.家长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言传身教。 (2)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3)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4)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5)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6)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好习惯我知道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以“知”为基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对

5 / 9

知的检验,知行统一才能化为血肉、成为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我们要采取环境熏陶、学习渗透、专题讲座、活动明理、游戏歌谣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氛围,宣传习惯训练点,强化学生的认知。

1、学校成立“好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健全制度,科学谋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真正把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实到实处。

2、全校动员,人人参与,结合本校实际,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3、利用板报、宣传栏、家长会等广为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4、要求学生知道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中的内容要求。 5、学校对班级进行周评月评。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好习惯伴我行 (一)以校园为单位,制定实施计划

1.组织发动学生从行为习惯、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并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选出急需克服的陋习。

2.指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6 / 9

3、各校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定出适合本班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

4、每月确定习惯教育内容。每个月底,都要确定下个月学生好习惯教育内容。

(二)以班为单位,做好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

1.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利用“小学生评价手册”对学生进行统一评价;利用“星级管理”和“好习惯小标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习惯养成。 2.各校班每月要认真组织好评选好习惯之星:生活之星、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纪律之星等活动。

(三)以校班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各校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好习惯养成教育。要发挥各校团,队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一伸手,一猫腰”“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主题班队会等各种活动“好习惯伴我行”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各位班主任要注意积累优秀案例和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形成研究成果。

3.以校班级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比比谁的办法好。

4.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歌谣创作比赛。 5.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7 / 9

6.典型引路,定点、定服务对象,为好习惯教育活动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执行好习惯的自觉性。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战果”

1.各校要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评价小组,在学校、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校班级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比比谁的办法好。

3.各校要设立督导岗、执勤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4.落实“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科任老师、辅导员)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好习惯我最棒

(评出“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优秀标兵) 1.各校班级每学期要开展评选“好习惯儿童”。

2.各校要召开好习惯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评选“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优秀班级和优秀辅导员。 3.学校习惯养成优秀案例和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汇集成册。 4.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推动好习惯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由养成生活好习惯推向养成学习好习惯和社会好习惯,把学生的好习惯进一步推广到家庭、社会。

8 / 9

5.建立长效评比机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校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将其内容作为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长期坚持下去。

教育的核心是爱与责任。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希望各校园,各班级要以“爱”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好习惯,并把它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要求每位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以身为范的教育原则,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牢记神圣的教师责任。让爱与责任同行,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爱去实践肩负着的教书育人的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领导小组 (略)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