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题及答案(汇编)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题及答案(汇编)

来源:锐游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题及答案(汇编)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 ....B.昼夜(zhòu) 罗布泊(pō) 开拓 (tuò) 至死不懈(xiè) ....C.选聘(pìng) 无垠(yí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D.殷红(yīn) 萦带(yíng) 彷徨(páng huáng)鞠躬尽瘁(cuì) .....2、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烂漫 诀别 小心冀冀 喜出望外 B.热忱 烦杂 花团锦簇 人声鼎沸 C.嘹亮 感慨 翻来覆去 自做主张 D.攥着 莲蓬 咄咄逼人 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C.假日里好友要去淮海纪念塔参观,而我想去敦煌旅游,我俩的看法真是一拍..即合。 ..

D.我的伯父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最近辞职回家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1 / 9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B.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他的表情很怪,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7、古诗文名句填空。

(1)《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9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

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③。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知友:朋友。②得无:莫非。③疾耕:努力耕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 .(2)国人道之(________) .(3)闻之于宋君(________) .(4)人不对(________) .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 宋 君 令 人 问 之 于 丁 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 《狼》) (3)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4.甲乙两文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十一岁的阳光

3 / 9

艾傈木诺

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做饭吃。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

4 / 9

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

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

(本文略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

2.文中画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 3.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2、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

5 / 9

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 / 9

四、写作题(40分)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虫鱼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题目: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D C C D C

(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2)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3)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4)示例: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二

1. (1)待,等到 (2)讲述 (3)使知道 (4)应答,回答 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1)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不只是打猎,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4.甲文: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或: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乙文:在办任何事情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关键所在,再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可以办好。或:如果遇到困难,善于思考,努力学习或工作,困难就能解决。 三

1.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同学、朋友之间的帮助(艾傈对依拉的情谊)。 2.修辞手法(写出其中一种即可):比喻、拟人、排比;作用:比喻,把阳光下的瑞丽江比作金子一样闪亮,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拟人,把晨风当作人来写,用“钻”字写出了风儿的特点,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排比,风儿钻进树丛、水汽、村寨,条理清晰,增强表达效果。

3.会关心人、聪明、有情有义、大方、能吃苦的人。

8 / 9

4.示例:文中小女孩的生活、学习条件艰苦,但依旧坚持求学,让我很感动。而现在,我们生活、学习条件都非常优越,我更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不和同学比吃比穿,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为自己树立的目标而努力。(开放性题,主题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CE

4.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