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武术国际化普及推广及奥运之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强调了开展中华武术文化国际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武术与现代体育有机整合,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武术理论研究水平和强调武术奥运战略等对策。要使中华武术真正走向世界,走向奥运,还需要百倍努力。
1.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涵义
2.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历史过程及障碍
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技术性与社会性两种属性,武术也不例外。武术是全人类乃至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其中,中华民族为武术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从社会性质方面看,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也服务于一定的人群和利益集团,如武术人士创办的体育场馆。虽然武术武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武术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但在武术国际化的过程中,武术存在着国家差异。由此可以认为:武术国际化问题与武术环境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武术文化的背景。
从武术发展的历程来看武术文化存在的国家差异。20世纪以前,有武术的国家主要是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不同的社会环境必然会有不同的武术规范,而不同社会环境会使武术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武术行为。中国武术行为准则,必然会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因而在制定武术准则时不能不考虑文
化对武术的需求以及各国武术发展水平的差异。武术的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武术准则的完善程度也不相同。我国的武术发展水平同其他国家相比,是走在前面的,武术规则也不例外。武术要走向国际,走向奥运会,必然会对中国武术准则有明显的影响。武术发展过程中,想要被各国所接受,形成行之有效的武术原则,从而实现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必须创新才能有所收获。
3.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3.1 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意义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体育联系日益增加。这种情况下,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武术的国际间交流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进而促进了武术经济的发展,同时世界武术水平也在此过程中有所提高。再来,有利于各国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有关武术方面的管理和经营。除此之外,武术的国际化交流也是各个国家武术发展的需要和武术经营和管理者的要求。武术的国际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奥委会对各个国家的武术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武术人才的国际流动,促进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3.2 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必然性
当今世界,封闭的一国经济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依靠的全球经济。显然,武术在封闭隔绝的情况下不能繁荣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在武术资源配置、筹资、活动、投资等方面也将走向世界,与其他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武术想要实现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克服各国现存的
武术差异。奥林匹克运动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改变传统的“家传”、“族传”、等观念,真正将武术国家化,国际化,从而加强武术理论和实践,大力发展武术产业,进一步实现武术国际化。
4.促进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对策 4.1 加快武术的科学化发展
武术要科学化必须加强武术科学研究工作。我们应该联合各方人才共同参与,协力合作,加强武术科研。1998年中国武术科研基地在北京、上海的建立,可见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加强武术的学习交流,提高武术理论研究水平。武术学术国际交流,目前在于发现人才、发现新的科研方向、发现武术新的潜力开发点。如果一味的排他,营造所谓的 “纯中华武术圈”,这样只会使中华武术学术理论日渐枯竭。当今的中华武术的技法和训练方法中,就有许多是来自他邦异域的。因此,开展包括民间的武术人士、多学科研究家、社科研究家、西方格斗专家在内的学术交流,对武术理论的科学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交流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武术人才和不断扩展的武术技法。而国际交流是营造和开拓武术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10]。无人理解,无人喝彩的是不会走向世界的。强劲的中华武术只有在同强劲的现代体育的大环境下,才有展现出活力,求异寸同的一面。
4.2 武术的产业化发展
加强体育产业。现行武术产业比较单一,武术赛事只有体育信息业,体育广告等几个部门的参与,无形中使武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大打折扣。在武术产业发展之处,加强对产业结构极其关联效应的
研究,构建武术产业结构是及其必要的。所以,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结构,既能创下可观的经济效应,又能有利地推动武术的国际化进程[11]。
4.3 加快武术的法制化发展
武术向着科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必须有法律为其作为保障和约束。1995年,我们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我们开始依法制体。武术,如果要谋求更高的发展,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它,否则必定会出现混乱局面。先以武术竞赛来说,组织、裁判、宣传等工作,如果没有一套可以统一规范的制度作保障,很难使其在正常、公正的条件下进行。武术产业的开发,所涉及的面更宽,没有法律作为行为依据和保障,也就难免在其行进中鱼龙混杂[13]。所以说,武术的法制化建设势在必行。
5.结论和建议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武术国际化普及推广及奥运之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强调了开展中华武术文化国际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武术与现代体育有机整合,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武术理论研究水平和强调武术奥运战略等对策。要使中华武术真正走向世界,走向奥运,还需要百倍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树军.民族文化差异与武术国际发展的哲学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56-58。
[2]熊蜀束.知识经济与体育产生的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4):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