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寒假)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寒假)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来源:锐游网


第I卷(选择题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修路,对山水而言,破石动土,刀砍斧凿,撕裂植被是不可避免的。路,就像一条长长.的沟壑,(分割/切割)在山水之间。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①枯躁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京承高速,就是其......中一条梦境般的快速路。不但看不出丝毫的撕裂痕迹,反而使人感到,这山水,这路,原本就是完美的一体,天造地设的一体。这一切,是修路人用智慧、汗水(营造/建造)出来的。这山山岭岭,这广袤的野地,虽无言则有心,记着他们的风餐露宿,记着他们的流血与牺牲。.这(延展/延伸)路面,这些令人心惊的高山隧道,令人叹为观止。何谓劳动,②就是用一.颗热血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创造出人间奇迹。

路旁燃烧的那一排排火炬树,把山野和路面映照得格外鲜艳,使之生机盎然。这,③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金山岭下的那些野山菊,一丛丛、一簇簇地微笑在那里,仿佛与崔巍长...城有个约定似的------④它们遥相呼应,心照不宣。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凿(záo) 枯躁B.袤(mào) 跋山涉水 C.隧(suì) 崔巍D.簇(zù) 心照不宣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A.切割 建造 延展B.分割 建造 延展 C.分割 营造 延伸D.切割 营造 延伸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虽然淡出公众视线多年,但他提出的退休老人在盛会中的八个

“切记,”不仅对人很有启发,也让很多人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

B.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鼎力相助,这是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应该....

有的尊重与信任,也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健康指标”。

C.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公约》的相关义务,中国政府自出机杼,特别制定了《中国应....

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D.江南自古多美味,而河豚和阳澄湖大闸蟹更是闻名四方,其中,大闸蟹不仅个儿大,

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味道鲜美,极富营养,备受美食家青睐。 ....

1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未来一周,一股强劲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随着冷空气南下,中东部地区遭遇显著

降温,公众出行时,防寒保暖姜氏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

B.网络直播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可同一时间透过网络系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观看影片,

影片主要分为实时直播游戏、电影或电视剧。

C.法律规定,移动终端系统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安装应用软件,并提示用户终端在

销售等环节被装入应用软件的可能性、风险和应对措施。

D.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在一个世纪前的预测,但科学家同时担忧,这种发现

可能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地位遭到损害。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1812年,即清嘉庆十七年,易学家焦循编写了一本书《八五偶谭》:“八五”,即是“八五之术”的简称,也就是现代人通常所说的“风水”或“堪舆”之学。“八”指八卦,“五”指五行,八卦、五行原是《周易》中的词语,后来一些方士为了渲染术数神秘的合理性,往往借用《周易》中的这些语言作为风水相宅中的术语,给人以一种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假象。

堪,天道;舆,地道。堪舆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对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树落、城市等基址的布置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并将自身和谐地统一于自然之间,从而追求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然而千百年来,堪舆这一古老的学问,因历代风水师的故弄玄虚,使它由本来具有朴素科学性的学问,变成晦涩而又神秘莫测的巫术。

堪舆学正式流行是在晋代之后,其标志便是这时期堪舆学大师的辈出和堪舆学图书的正式出版。如被誉为堪舆学鼻祖的郭璞所著的《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堪舆学的著作。除郭璞之外,堪称堪舆学大师级人物的还有唐代的杨筠松,其著有《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奥语》等。郭璞与杨筠松作为中国古代堪舆学的代表人物,一直备受历代堪舆家的推崇。

不过,唐宋以来,吕才、司马光、谢应芳、陈确等不少学者对郭璞《葬书》提出了质疑和批评。焦循也与历史上的批评家一样,从学理上力纠《葬书》之非,以还堪舆学的本来面目。他虽然赞同郭璞《葬书》中关于“地有四势,气从八方”的堪舆学理论,但是他认为《葬书》错误地使用地支概念,从而出现了择时与方位之间的矛盾,匹配器“愚极”。

与批评《葬书》一样,焦循对以杨筠松、曾文迪师徒为代表的堪舆术作了严厉的批判。杨、曾二人曾合作编撰过《青囊奥语》,此书一直被理气派堪舆家奉为经典。据托名明初刘基所作的序言介绍,该书的内容不外乎嗜谈阴阳顺逆、九星化曜、辨析山水、贵贱吉凶。焦循明确指出这是欺人之谈。同时,焦循还对后世堪舆家借用《青囊奥语》的名义兜售邪说,进行了批驳。如焦循认为托名杨筠松的《都天宝照》虽有“三元”之说,实未有“左右顺逆”

2

之说。后之附会者为此不稽之谈,以惑听闻,“真邪说矣”。焦循认为明人蒋平阶的《水龙经》荒诞不经,抄袭《青囊》已属可笑,而据先天八卦以驳三合十二长生,稍能读书者,自知其妄。焦循这种对堪舆学经典的质疑,实际上否定了堪舆学的正当性。

堪舆之学,在明清两代广泛流行,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行当,社会影响很大,在所谓的三教九流之中,堪舆位列第四,仅次于读书人、医生和画师。然而堪舆学带有迷信色彩的内容繁复驳杂,玄之又玄,它所能起到的实际作用主要是心理的。就信奉者而言,它不外乎是一种精神慰藉而已。就中国儒家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古代辉煌的建筑文化遗产而言,它的影响极其有限。然而,焦循对堪舆学的阐明与批判,在200年前清代乾嘉之际的学术界,可谓难能可贵,值得人们思考。

(选自2016年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6.关于堪舆学,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堪舆学这一名称来自于清代易学家焦循的《八五偶谭》,她又名“八五之术”或“风

水”。

B.堪舆学中的某些术语由方士从《周易》中借用而来,这使其带有一种原始朴素唯物

主义色彩。

C.堪舆学原本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它具有朴素的

科学性。

D.堪舆学在晋代之后变成了一种晦涩而又神秘莫测的巫术,从而在社会上正式流行了

起来。

7.下列关于焦循对堪舆学质疑、批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循赞同《葬书》有关堪舆学理论的同时,又认为它错误地使用了地支概念,造成

了择时与方法之间的矛盾。

B.焦循认为杨筠松、曾文迪二人的《青囊奥语》中,阴阳顺逆、九星化曜、辨析山水、

贵贱吉凶等内容都是欺人之谈。

C.焦循认为,后世的附会者硬说托名杨筠松的《都天宝照》中有左右顺逆之说,目的

是迷惑人心,是一种“邪说”。

D.焦循认为明人蒋平阶的《水龙经》荒诞可笑,他还依据先天八卦驳斥《水龙经》中

的“三合十二长生”之说。

8.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风水相宅为业的方士为渲染术数神秘的合理性,只是从《周易》中借来某些术语,

这表明“风水”与《周易》并无必然联系。

B.堪舆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中国古代的人们通过宽裕,能将自身和谐地统

一于自然之间,并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C.郭璞与杨筠松是备受历代堪舆家推崇的堪舆学的代表人物,进焦循对他们进行质疑、

3

批判,实质上是否定了晋代之后堪舆学的正当性。

D.虽然堪舆学曾一度影响很大,但我国古代辉煌的建筑文化遗产主要还是在儒家文化

及其影响下形成的,堪舆学对其影响是很有限的。

三、(12分,媒体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欧信,嗣世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三年以广东破贼功,擢都指挥同知。已,命守备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以都督佥事充参将,守备广东雷、廉诸府。巡抚叶盛荐其....廉勇。进都督同知,代副总兵翁信。两广瑶僮陷开建,杀官吏,帝趣进兵。信破贼化州之马.里村,再破之石城,击斩海南卫反者邵瑄。

时所在盗群起,将吏不能定。广西参将范信守浔、梧,瑶尽在境内,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帝命广西总兵官陈泾及信合剿。时有斩获,.而贼势不衰,朝廷犹倚范信。会泾以罪征,乃擢范信都督佥事充副总兵,镇广东,而命信佩征蛮将军印,代泾镇广西。

成化元年,贼掠英德诸县,信讨斩五百余人,夺还人口。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七年春,充总兵官,镇守辽东,累败福余三卫。言者谓信已老,请召还。巡抚彭谊奏:..“官军耆老五千余人,皆言信忠谨有谋勇,累立战功,威镇边陲。年六旬,骑射胜壮士,不宜召回。”乃留镇如故。久之,陈钺代谊。钺贪功,信不能违,十四年为巡按王崇之所劾。其冬,乃召归。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直右钺,归罪信等。下狱,镌一官闲住,饮恨而卒。 .

范信既徙广东,贼势愈盛,劫掠不止,乃语人曰:“今贼仍犯广东,亦我遣之耶?”而是时都督颜彪佩征夷将军印,讨贼久无功,滥杀良民报捷。岭南人咸疾之。 ..

(选自《明史〃欧信列传第六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趣进兵 趣:督促 .B.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 寇:侵犯 .C.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 按:安抚 .D.岭南人咸疾之 疾:痛恨 .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挥同知、都指挥使等都是明朝官职名称,明锦衣卫,下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

挥佥事、南北镇抚司镇抚、千户五职。

B.辽东,指辽河以东,明朝时也是军镇名,辖境相当于辽宁省和吉林的部分。岭南,

指五岭之南的地区,辖境相当于两广及海南省。

C.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年号纪年。文中,成化元年为年号纪

年,而文中的“静态三年”则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

4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拔”等也指官职的提升,而“转”“徙”“调”等都

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B.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C.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D.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信世袭金吾右卫指挥使,后因战功卓著受到提拔。天顺初年,承担了守备广东雷

州、廉州诸州的重任。

B.欧信的军事才能受到巡抚叶盛举的赏识,被其破格提升为都督同知,后两广出现叛

乱,欧信奉旨平叛。

C.广西之乱范信难脱干系,而朝廷却倚重信任他,这造成了欧信、陈泾平定叛乱,虽

时有斩获,但不能遏制贼患。

D.欧信镇守辽东期间,因不能阻止巡抚陈钺贪功,被巡按王崇之弹劾,不久被朝廷召

回,后也因此事被逮捕入狱。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3分)

(2)官军耆老五千余人,皆言信忠谨有谋勇,累立战功,威镇边陲。(4分) (3)乃语人曰:“今贼仍犯广东,亦我遣之耶?”(3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感旧)①

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②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苏轼在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返回钱塘的途中,创作了此词,寄给在杭州的同僚和诗友陈襄。②风流:指风光景致美妙。 (1)从全词来看,作者是如何表现“吴山”之“好”的?(4分) (2)词的下阕写了什么场景?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

5

(2)李白在《将进酒》里感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 , ”。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对陈同甫寄予厚望且直接表达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儒家认为,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不能以大自傲, 也不能以小自卑, 正所谓“泰而不骄”“位卑未敢忘忧国”。 然而,① 。 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于同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源则在于自 我本身, 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② 。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儒学是以人为本的文 化,既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又认为应合理安顿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形成天地人 三才之道。

17.下面是公益类平台“拾柴计划”的标识,请写出文字以外的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并说

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4分)

18.某校家委会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刘教授来作报告,下面是家委会负责人主持词的部分内容,

其中有两处语意重复、两处不够得体,请分别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首先衷心感谢刘教授接受我们的邀请并从百忙之中拔冗抽身惠顾我会作家庭教育辅导报告。

刘教授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早年即立志治学。由此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刘教授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现忝列我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一职。近几年,发表有关家庭教育的论文、散文100多篇;出版家庭教育专著多部,新著《家庭教育新探》也即将付梓印刷。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教授给大家作报告。 (1)语意重复:

6

① ,可删掉 。 ② ,可删掉 。 (2)不够得体:

① ,可删掉 。 ② ,可删掉 。 六、(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日照 王剑冰

①古人说条条江河归大海,大海是那般宏阔的胸怀,在这样的胸怀里升起一轮红日,该是什么样的景象?

②现在我正走向海。我知道有一个叫做日照的地方,日照的名字多么直白,又是多么神秘,日照香炉就会升起紫色的烟尘,日照大海会升起什么?我仰望着那个地方,我穿越齐鲁大地,走过孔子的曲阜,走过泰山沂蒙。

③大海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它就像中原的千里沃野,麦浪赶赶地涌,散发出浓郁的味道。白云似一群从远方跑来的绵羊,我听到了它们的喧嚷。很长很阔的沙滩,我小成了沧海一粟。

④我还没有看到日出,但是我知晓了这里是“勿忘在莒”的古莒国,莒同齐鲁曾构成山东的三分天下。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也是人类最早的先祖。他们使用的工具,同黄河流域先祖使用的没有什么两样。我站在一个图形面前,那是一个日出的图形,先祖对于日出那么的崇尚,刻在生活的器皿上。那时他们就知道通过日出判断四时,将其用于农业和航海。《山海经》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号角,那是陶做的,这里的黑陶是原始文化的瑰宝,我的祖先,曾面对苍茫的大海,吹亮了东方第一缕晨曦。

⑤我见到了茂密的森林,只能在高山上才有的森林,却是出现在海边,那高大的杉木将氧离子泼洒得到处都是。我还见到了茶园,一片不是很高的墨绿,日照和海风使这里的茶尤为独特。我还看到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我在一片雨中走进定林寺,那棵四千岁的苍然立时热烈地向我迎来。一群女孩子在树下避雨,我想到那个传说:一个书生看到这棵大树,搂了七搂还没有搂完,转过来一个少妇靠在树前,只好在她旁边又拃了八拃过去。这树围就成了“七楼八拃一媳妇”。过去了多少年,树围更粗了。有人想再搂一下,那就得将一群女孩也算入单位,有人笑说是“七搂八拃一群未来媳妇”。我站在它阔大的枝叶下,钟声訇然散落,抬头望的时候,竟然望到不远处刘勰读书处。那个独成一派的大理论家,就是在这里以他智聪的文心神雕艺术之龙的吗?

⑥天晴无雨,我早早跑向海滩,清风振衣,潮水激荡。

⑦云蓝得出奇,云边渐渐透出了红光。海在这时发生了奇妙的现象,海顷刻间变成了一

7

汪红色的颜料,那颜料越来越浓,越来越多,似乎是从日出的地方涌出。而后太阳微微地露了出来,露得不声不响,初开始它没有发出亮光,只是一轮滚圆的炫红,那么近,那么大,蹚水过去就能触摸着。我很少看到这么纯净这么圆润的太阳。正呆看着,它突然发出一股绚烂的光芒,我的周身立时感到了温暖。

⑧海浪已似红鲤翻江。一眨眼,有些红鲤竟然跃动起来,而后变成了一页页羽翅,慢慢看清,那是一群兴奋的海鸥。

⑨太阳还在上升,它已经变成金黄的车轮,隆隆轰响,烟尘迷漫,天地摇动。没有什么能阻止它的上升,它将天穹昂然顶起,让世界为之高明。我的血脉贲张,好像太阳升目我的胸间,整个大海涛涌连天。我大声地想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时光变幻,生命轮回,秦皇汉武寻仙访道的踪迹早已不见,曹孟德豪情一腔越去千年,唯大海潮涌潮落,太阳常隐常新。

⑩日出唤醒了热情。海上运动基地的帆影片片,切割着红色的光线。细沙滩上有人练排球,健美的身姿在腾跃。阳光更多地镀亮了捡海的人,皮影样贴在海滩的玻璃上。

⑪整个一座新城都亮了,像一艘豪华巨轮在起航。太阳照在那片树林的时候,树林里一片光怪陆离,叶子在光线里舞蹈。鸟儿叽喳,翅膀像闪电,这里闪一下,那里闪一下,等到它们飞到林子上面的时候,一下子都被渲染了,包括叽叽喳喳的叫。我知道,太阳也照到了那棵银杏树,深沉的光芒撒播着一片静默。天台山上,古老的太阳节或在举行,香烟缭绕,鼓钗隆重,供台摆放新麦做成的太阳饼,万众叩拜太阳光耀大地,福泽民生。

⑫站立大海之上,旭辉之间,古人在我的耳边发声:“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那声音伴大海涛涌,随红日东升,缭乱了我的思绪。

⑬我真实地感受着日照,日照是一种光合作用,日照是一种置换反应,日照不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或形容词。

⑭我又想起了那个日照的刻画,海上日出,曙光先照。日照,那是一幅恢弘的意境,一幅东方大地的挂图。

(2015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19.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赏析第⑪段画线的句子。(4分)

21.请概述文中⑦-⑩段描写海上日出的各阶段的特点。(4分)

22.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说“日照,那是一幅恢弘的意境,一幅东方大地的挂图”?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8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高三年级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3.B(逗号应为问号。句子本身提出了一个问题)

4.A(A项,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非常羞愧。B项,鼎力相助:敬

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C项,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D项,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

5.C(A项“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成分赘余。应删去“不可或缺的”;B项成分残缺,应

在“观看影片”后面加“传播方式”。D项“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帝王遭到损坏”错。句式杂糅。是“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地位的损害”与“对传统物理学崇高地位的损害”的杂糅,可将“造成对”改为“使得”)

6.C(A.“堪舆学这一名称来自于清代易学家焦循的《八五偶谭》”说法错误;B项,不是

“使其带有一种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而是“给人以一种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假象”;D.因果关系不成立,“在晋代之后变成了一种晦涩而又神秘莫测的巫术”与原文不符)

7.D(据原文,应是蒋平阶的《水龙经》“据先天八卦以驳三合十二长生”,而非焦循“一

句先天八卦驳斥《水龙经》中的三合十二长生”)

8.B(“并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错误,应是“追求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9.D(按:审理,审察)

9

10.C(景泰三年是年号纪年) 11.D

12.B(“收到巡抚叶盛举的赏识,被其破格提升为都督同知”错,与纳纹为“巡抚叶盛举举

荐说欧信廉洁而勇猛”)

13.(1)(范信)暗中收纳瑶族的贿赂,放纵听任他们越境流窜劫掠。约定不要在自己境内

骚扰。(得分点:阴纳、纵使、语句通顺。3分)

(2)官军中年老受人尊重五千多人。都说欧信忠诚、谨慎,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震边

疆(得分点:耆老,忠谨,累,语句通顺,4分)

(3)(范信)于是对人说到:“现在贼寇仍在侵犯广东,也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吗?”(得分

点:乃,遣。语句通顺,3分)

14.(1)用吴、蜀作比较,写出吴蜀风光同样美妙(2分);用希望早归写出吴山对自己的

吸引,从而衬托其没哈(1分),直接用“西湖草”来体现西湖的美好的风光(1分)。 (2)词的下阕虚写了与古人同游共饮的场景(2分)抒写了作者对杭州美景的喜爱及对真

挚友情眷恋之情(1分),同时也流露出岁月易逝、韶光不再的感慨(1分)。

15.(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共6分)

16.①这并不容易做到②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妄自尊大(4分,每处2分)

17.图形以抽象的“心形”构成,又巧妙结合人物造型设计。如两人相拥;又如两只手掌承

举着火焰,紧密相连为一个爱心。寓意为众人齐心,共助公益爱心事业,使其星火燎原,温暖人间。(4分,构图、寓意各2分)

18.(1)①“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删掉“拨冗”(或删掉“从百忙之中”和“抽身”) ②“付梓印刷”删掉“印刷”(或删掉“付梓”)。(2分,没找出并改对一处得1分) (2)①“惠顾”修改为“光临”②“忝列”修改为“担任”。(2分,没找出并改对一处得1

分)

19.第①段由大海写起,设问大海中日出该是什么景象,自然引起下文对日照的叙写(2分),

表达了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向往与喜爱之情(2分)

20.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2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出之后日照新城通冥一体,生机

勃勃的美好景象(1分),抒写了作者惊喜赞美之情(1分)

21.太阳初露时,云边透出红光,海变成了渐深的红色颜料,太阳圆润、近而大(2分);

太阳升起时,它变成金黄色,力顶苍穹,照亮世界,唤醒了整座城市(2分)。 22.太阳从东方大海上升起的景象波澜壮阔,美丽如画(2分);日照是条条江河入海处,

是古莒国的发祥地,是大理论家刘勰的读书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2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日照,从古到今一直在传承中发展变化,它悠久的文化精神像日出那样永远灿烂夺目(2分)。

10

23.(略)参照2016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评阅。 【参考译文】

欧信,乘袭世袭职位任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三年,欧信因在广东破贼有功,被提拔为都指挥同知。不久,他奉命守备白羊口,升为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年,欧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参将,守备广东的雷州、廉州诸州。巡抚叶盛举荐说欧信廉洁而勇猛,欧信于是晋升为都督同知,代替副总兵翁兴。两广的瑶、僮两族人攻陷开建,杀害官吏,皇上督促进兵。欧信在化州之马里村击败贼寇,又在石城打败他们,击杀海南卫谋反者邵瑄。

当时欧信所在之处群贼四起,将吏们平定不了。广西参将范信驻守得、梧二州。瑶族全部住在境内,他暗自收纳瑶族的贿赂,放纵任凭他们越境流窜劫掠,约定他们不要自己境内骚扰。于是雷、廉、高、肇事全受他们的骚扰。皇上命广西总兵陈泾和欧信合兵围剿。(虽然)时有斩获,而贼势却并未减弱。朝廷也仍然倚重范信。又逢陈泾因最受到追究,于是朝廷提升范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副总兵,镇守广东,而命欧信佩带征蛮将军印,代替陈泾镇守广西。

成化元年,贼寇抢掠英德诸县。欧信出兵征讨并斩首五百多人,夺回被掠人口。韩雍督率军队,命欧信等分兵五路,攻破大藤峡。不久余贼又入侵浔州,欧信被弹劾却又获得宽恕,应召回京,管理前府事务。

七年春,欧信充任总兵官,镇守辽东,屡次打败福余三卫。在朝议论着说欧信已老,请求将他召回。巡抚彭谊上奏说:“官军中年老受人尊重五千多人,都是欧信忠诚、谨慎,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震边疆。虽年已六旬,骑马射箭却胜过壮士,不应当召回他。”欧信这才仍然留镇辽东。很久之后,陈钺代替了彭谊的职位。陈钺贪功,欧信不能违背他。十四年,被巡按王崇之所弹劾。这年冬天,朝廷将欧信召回京城。随即派遣宦官汪直等前往辽东审察此事。汪直包庇陈钺,将事情归罪于欧信等人。欧信被下狱,削去官职,闲住无聊。终饮恨而死。

范信被调任广东后,贼势更盛,劫掠不止。范信于是对人说道:“现在贼寇仍在侵犯广东,也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吗?”而这时都督颜彪佩征夷将军印,征讨贼寇久而无功,却为了报捷而滥杀良民。岭南人都十分痛恨他。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