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注重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
注重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锐游网
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注重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 刘洪汉 (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 贵州 凯里 55600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 0135。01 据上述模型分析,导体ab平衡的条件为: mgsin Q=F安 而F=BIL,I=e/R,又・..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 科学。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 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 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 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 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 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运动学中建立了“质点”模型,学生对 这一模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理解,为以后学习质点的运 动、万有引力定律、物体的平动和转动,以及电学中的“点电 荷”模型、光学中的“点光源”模型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 学生学习这些新知识时容易理解和接受。 ‘ 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有利于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明了化,使抽象的物理问题更直观 具体、形象、鲜明,突出 一£=BLv mgRs inav = = 蝴m㈦ 、了事物间的主要矛盾。 (1)探究问题的本质特征,构建物理模型 例3.如图示,在竖直平面内,放置一个半 径R很大的圆形光滑轨道,O为其最低点,在 O点附近P处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求滑块 由静止开始滑至O点时所需的时间。 p 点评:滑块m向圆弧最低处滑动不同于沿斜面的滑动,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变速曲线运动,显然,牛顿定律不能求解, 但滑块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弧,其运动与受力单摆相同,则只 要滑块满足从P点封O点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很小,小于l0, 则完全可以把滑块的运动等效为“单摆的运动模型”。 求解: 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解题能力的 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把复杂隐含的问题化繁为简、化难 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物理模型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紧扣关键词句,探究物理实质,构建物理模型。例2.如 图示,一个u型导体框架,宽度为L=lm,其所在平面与水平 面成Q=30角其电阻可忽略不计。设匀强属女场与u型框架的 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0.2T,今有一根导体棒ab,其质量 m=0.2kg,有效电阻R=0.1 Q,跨放在u型框架上,并能无摩 擦滑动,求导体ab下滑的最大速度vm。 点评:题中求“最大速度”几个字,是提示物理模型的关 键性词句,最大,即不可增加,也就是导体ab将以此速度沿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有,滑块由P点滑到0点的时间为 t T 万f ——f—— 4 2 1/g (2)探究隐含条件,构建物理模型 例4.质量为m,电量为q的质点,在静电力作用下,以 恒定速率v沿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方向改变的 角度为0(弧度),AB弧长为s,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 R= ,AB弧中点场强大小E= 。 一 导轨斜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据此,通过自己的抽象思维,大家可 以在头脑中构建这样一幅物理图景:导体 ab开始下滑时,速度Vo=0,在斜轨上受 下滑力(重力沿斜面分力),产生的加速 度最大;随着下滑速度的增大一导体中感 应电动势增加一感应电流增加一磁场对导 体的安培力也增加,由于安培力与下滑力反向,故导体的加速 度越来越小,而速度仍然越来越大,当下滑速度大到使安培力 和下滑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而以此最大速度 作匀速直线运动。 求解: 点评:对此题,不少同学曾认为题目给出的条件模型不清, 不能根据题目告诉的条件建立物理模型,因而后面的问题便无 从下手,其实该题已给出了较隐蔽的条件。因为此质点只在静 电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沿圆弧运动,故可以,此质点作匀速 圆周运动,进而推断出此质点处,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可 以构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模型”,这样,隐含条件挖掘了 出来,物理模型也就清晰了。 求解: 由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可知,同一圆弧上各点电势相 等,故 一 =o。 又由于质点的电场力提供了向心力,则质点在中点受到的 电场力 = =等而 0 B:一 船 (上接75页)设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建立校企合作技术交流平台 、 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院校抓 职业院校通常是以项目的方式与企业展开合作,项目完成, 好内涵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的内在需要。应该继续坚持与企业 校企合作也就结束了,可见校企合作缺乏紧密性和连贯性。职 密切合作的办学理念,完善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及 业院校应该为校企合作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成立校企合作组织 时调整校企合作方式,提高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更岁的 机构,健全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明确合作各方的责权利,使校 与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 企合作由个人行为转变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为。职业院校应 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该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和考核机制,积极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 参考文献: 技术攻关,承担企业横向课题,进行技术研发,当然,学校也 [1】李艳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中国培训.2016 要为教师提供资金保障。职业院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18) 支持,必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建立校企合作协 同机制能够有效激发校企双方的能动性,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 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三、结束语 [2李璐.试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2]J】.湖北 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3]严金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 培养探索[J】.中国商论.2O16(13) 学法教法研究l 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