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新授与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新授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 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 定任意点的位置。 『学情分析] 认知特点而言,初中阶段是学生观 察的自觉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发 展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学生适合接受具 有直观性的学习材料。就知识储备而言, 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初步学习了地球 仪的相关知识;就思维能力而言.大部分 学生观察力较强,而且思维较活跃。学生 的学习障碍主要体现在空间概念较弱. 善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不易 理解远离生活实际的知识。 f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纬线和经线的特 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经纬 仪)、读图像资料,列表归纳纬线和经线 的特点,画图归纳纬度和经度的划分;通 过活动,识别特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初 步构建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 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乐学好学的精 神。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说出纬线和经线的特 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理解纬线和经线的特 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地球 -k 060 蝴 向明 仪和经纬仪、景观图片集标有度数的卡 设计意图:考虑到赤道对于学生来 片等。 说属于已知,因此,有关纬线的学习是从 『教学过程] 找赤道人手,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 新课导人:家长会时,你怎样向家长 般,引导学生说出纬线的特点。为了实现 描述自己座位的位置呢? 这一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有指向性、启发 教师提问:教室中,我们可以利用行 性、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 和列来确定位置,那么,在地球仪上确定 赤道的特征进而迁移到其他纬线。然后 位置需要借助于什么呢? 请学生用学习纬线的方法来学习经线.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体验 列表总结,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实现 的实例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引出经纬 学习方法的迁移应用。 线,将地理坐标概念生活化、形象化.利 教师提问:纬线有多少条?如何区分 于学生了解学习 不同的纬线?哪条纬线最适合作0o纬线? 教师出示地球仪,提问:赤道在哪? 最高的纬度是多少度?相同度数的纬线 赤道是纬线,还是经线?赤道是什么形状 有几条?如何区分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 的?你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他的纬线吗? 你们刚才贴出来的纬线分别是多少度纬 教师指导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线? 在地球仪上,用红色及时贴将所能够找 教师出示练习题1,指导学生在图中 到的纬线贴出来。 填出纬度,并归纳纬度递变规律。 教师提问:所有的纬线都等长吗?你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问题,充分估计 认为什么样的线可以称为纬线? 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层 学生归纳填表:(下表中纬线一栏) 次性的设问,引出纬度的划分。确定赤道 纬线 经线 为0。纬线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思 考,回答问题,明确纬度的划分。 形状 教师提问:赤道是一条特殊的纬线. 所以将它作为划分纬度的起点.能否找 长度变化 出一条特殊的经线作为划分经度的起 指示方向 点? 教师出示练习题2,指导学生在图中 教师指导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地 填出经度,并归纳经度递变规律。 球仪上,用蓝色及时贴将所能够找到的 学生演讲:出示伦敦子午线地面标 经线贴出来。 志照片,让学生讲述有关本初子午线的 教师提问:观察地球仪,你能看出经 小故事。 线有哪些特征吗? 设计意图:地理课提供给学生与其 学生归纳填表:(上表中经线一栏) 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巾字教研 ZHONGXUEJIAOYAN 学习生活中的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能 增强趣味性。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 的学风,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本初子午线 的认识。 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进行全课小结,并要求学 如F。 时间7时l1时19时24时 生思考: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哪些用 途? 经纬度分别为20。N,l18。E 20.5。 115。E 21.5。N.114。E 22。N.113。E 教师出示地球仪,提问:如果请你用 一[板书设计] 一如果当日恰好有四位渔民分别在 以下四个地点捕鱼,甲地(21.6。N,120o E)、乙地(21.6。N,l16。E)、丙地(18。N, 纬线 经线 条纬线将地球划分为两个半球,你认 、纬线和经线 为哪一条纬线最适合?为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并确定南北半球的划 分。 教师提问:能否用一条经线划分东 形状 圆圈(除极点外) 半圆弧 120。E)、丁地(18。N,l16。E),请问在哪个 地点捕鱼的渔民必须迅速离开?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 西半球?是否任意的_曲条经线就可以划 分东西半球?用o。和18o。经线划分半球 是否适合?为什么?你能找出划分东西半 球的最佳经线组合吗? 学生活动:分组,两人一组;活动:寻 找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要求学生在地 球仪上找到合适的经线组合,用及时贴 贴出,并试着读出它们的经度值。 学生确定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师提问: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经纬 度的数值递变规律及东西、南北半球的 划分.你有好的建议吗? 学生讨论:尝试绘制经纬度数值递变 及半球划分示意图。 设计意图:半球的划分是对前面所学 知识的应用。学生观察地球仪,一般能够 说出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 道以南为南半球。而后引导学生探索东 西半球的划分,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学 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困 惑,思维层层深入,学生探究的欲望已经 被引发,一切水到渠成,活动的积极性自 然高涨,学习的欲望不断增强。 反馈活动:讨论活动——从北京出 发,乘飞机沿40。N的纬线向东飞行,最 后能回到出发地吗?同样,如果沿l16。E 经线向南飞行怎么样呢? 游戏活动——将教室中的行与列假 想为地球仪上局部纬线和经线。中间的 行与列分别代表赤道和本初子午线,规 定相邻行与列的度数间隔.分发标有度 数的卡片,发出指令,学生听指令,做动 作。 设计意图:与情境导入呼应,能了解 学生对经纬线的指示方向、特殊的经纬 线,经纬度的递变规律三个方面知识的 掌握情况.起到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加强 记忆、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 学习兴趣,同时感受经纬度的实际用途。 长度变化 赤道最长.向两极递 等长 学生活动——考点扫瞄: 减.两极成点 完成学案.填表白测纬线和经线的特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点 二、纬度和经度 纬线 经线 [延伸与拓展]利用学具,制作小地 定义 球仪。 形状特点 第二部分复习课教学设计 长度特点 [课标要求]同前文 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要提高会考应考能力, 必须扎实落实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及其 指示方向 运用.全面提高读图、审题、规范答题等 设计意图:了解并能准确表述经纬 能力。 线的定义、形状、长度、方向特点,是学习 [教学目标] 经纬网知识的基础,通过学生填表自测. 知识与技能:说出经纬线的特点和 掌握学生的知识背景情况。 经纬度的划分:理解经纬线的特点和经 学生活动——中考链接: . 纬度的划分,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例1图中AB和CD是否一样长?为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案自测、中考真 什么? 题演练、学生讲解、生生互评,提升学生 例2观察经纬仪及三种经纬网图. 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 归纳经纬线的形状特点。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寻疑解惑. 感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刻苦 钻研的学习精神。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⑧⑩ ⑨ [教学重点]理解纬线和经线的特 侧视图 极地俯视图 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例3飞机从长沙出发。沿同一条纬 [教学难点]运用纬线和经线的特 线飞行,方向不变,能否飞回长沙?沿同 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规律解决实际问 一条经线飞行,方向不变。能否飞回长 题 沙?如果要沿着同一经线圈飞回长沙,方 [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经纬 向要改变几次? 仪 反馈活动:学生展示答案、学生讲 [教学过程] 解、生生互评。 复习课导入: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核心任务就是 台风预警信息,某号台风某日移动方向 “扫雷”,让学生主动寻到疑问。才能让他 061 h 们解惑。掌握经纬线的特征对学生来说 评。 题。 有三个难点:①理解纬线的长度不等的 特征;②圆柱投影图、侧视图、极地俯视 图中经纬线的形状差异;③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是绝对方向(最北是北极点.最南 是南极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是相对方 向,没有最东和最西。通过完成每一道精 心设计的例题,学生找出了自己知识的 模糊点、思维的误区,就能有的放矢。通 过讲解和互评,进一步提升程度较高学 生的表述能力和运用能力。对有困难的 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学生“胸中有 图“.即了解经纬线的空间结构的真实形 态和不同视角下在平面地图上的形状。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不同视角下的经纬仪 及课件演示,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学生活动——考点扫瞄] (1)完成学案,填表自测经度和纬度 的划分 纬线 经线 度数划分 重要的分界线 字母表示及书写 (2)读图,在图中填出纬度和经度, 并归纳纬度和经度的递变规律。编成口 诀。 Alloo lo。 l70。17oo 1 5o。 70 ̄ 归纳口诀:北大北纬(N)南大南纬 (S);东大东经(E)西大西经(W)。 学生活动——中考链接: 读图,写出A、B、C、D四点的经纬 度。 1∞・E 20 W l60。E 反馈活动:学生展示答案、讲解、互 )lk-ch。_ r 062 设计意图:熟记规律、准确判断,规 范书写,是掌握经纬度划分的基本要求。 生通过联系地图归纳的顺口溜,可图 文结合加强记忆。180。经线东侧是西经, 西侧是东经.学生受习惯性的记忆的影 响,经常判断错误。要判断图中的经纬度 方向.可引导学生在适当的位置添加0。 纬线、O。经线和180。经线,找到思维突破 口。 学生活动: (1)议一议,南纬都在南半球,北纬 都在北半球;东经都在东半球,西经都在 西半球。这种说法对不对? (2)画一画,东西半球的范围。 (3)读一读:0—20东半球(不分东 西经);160—8O西半球(不分东西经);2 0—160东经东半球,西经西半球。 判断下列经度所在的东西半球位置 15。W、45。E、135。W、165。E 学生活动——中考链接:读右图,回 答问题。 (1)图中小林与小红的说法,哪一个 是可信的。 (2)写出小红所在地B的经纬度。 (3)小林大致在小红的—方向。 (4)小林所在地A和小红所在地B 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一。 反馈活动:学生展示答案、学生讲 解、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根据规定,东经和西经的 本初子午线为界.而东西半球的划分是 以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为界,使西经小于西经20。的范围属于东 半球.东经中大于东经160。范围的属于 西半球。这两个经度范围判断东西半球 是学生的易错点。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 规定两条分界线不同的原因;通过画图, 归纳顺口溜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 认识;通过层次分明的习题演练,使不同 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巩固。 延伸与拓展: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出 第三部分新授课与复习 课教学设计比较 『i维目标比较1 新授课的三维目标侧重学生观察、 读图及归纳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 兴趣的培养:复习课的三维目标侧重学 生审题、解题的培养和演绎思维的训练. 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感悟和学习精神的 培养。 『教材内容比较] 新授课教学设计基本将“纬线和经 线,纬度和经度”的主干知识及其所承载 的功能,化解与落实到_一维目标上.做到 突出重点,落实“双基”,巩固兴趣,发展 能力。复习课教学设计以实用的解题能 力训练为重点,进行了适当地综合与拓 展,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活动比较] 新授课通过问题抛出、以小组合作 探究形式组织,趣味活动的开展,将抽象 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复习 课主要通过学生学案自测、中考真题演 练、学生讲解、生生互评.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能自主寻疑解惑,有针对性地解 决问题,感悟方法。 『思维训练比较] 新授课侧重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经纬仪比较归纳经纬线的特征.更加关 注感知、理解和识记的学习过程。通过提 供丰富的表象材料,让学生愉快地感知: 提供图文信息,让学生积极地思维.形成 浅层次的理性认识;并且通过能力所及 的“形象——抽象”“特殊——一般”的分 析思考.体验知识的有用性.加强的是由 特殊个例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思维训练。 复习课在感知、理解、识记的基础上 的应用花了较多的精力.思路是以问题 为线索,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 问题,运用规律,进行问题的解答,总结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加强的是由一 般规律到特殊个例的演绎思维训练,实 现中考测试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明德麓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