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防系统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消防系统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来源:锐游网


双楠尚品广场消防工程招标

技术要求

1.0招标范围:

1。1参见招标文件中“招标说明\"部.

2.0本项目消防工程所包含的各专业必须满足现行的相关设计、制造、检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

2。1 所有消防设备及产品必须取得国家相关消防强制性认证资质,并在国家或项目所在地公安消防网上备案。

2.2 本项目所有系统、设备、产品除满足2.0、2.1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本项目设计图纸要求及业主相关合理要求。 3。0消防水系统 3。1消防泵组

3。1。1设备数量及相关参数详清单及施工图纸; 3.1。2采用稳压缓冲多级消防泵。

3.1。3电机泵轴、叶轮、导叶、外壳均采用304L级不锈钢材质; 3.1.4泵体下轴承采用柔性耐磨轴承,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均采用硬质合金碳化硅材质,机械密封前端配置泄压保护装置。 3。1.5泵体进出水口要求在同一直线上。 3。2喷头

3.2。1喷头温度级别应满足设计图纸使用场所要求。 3。2。2喷头设置形式、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3。2.3喷头密封扭紧力矩为10~20N.m。

1

3.2。4所有喷头反应时间指数RTI、额定压力必须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4。0消火栓及灭火器

4.1 室内消火栓箱生产应满足GB14561-93标准进行设计制造,箱体钢板厚度不小于1.5mm;箱体材质、颜色应满足装修要求。 4.3箱体几何尺寸可根据现场实际和业主方要求定制,但其内部配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4消火栓以及其安装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与标准图集要求。 4。5箱体内所配置的灭火器必须满足《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及《灭火器维修相关技术标准》。 5。0管 道:

5。1喷淋、消火栓水系统管道均要求采用热镀锌管道,质量要求必须满足:

5.1.1 镀锌层均匀,钢管试样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不得变红(镀铜色);

5.1.2表面质量:镀锌钢管的表面应有完整的镀锌层,不能有未镀上的黑斑和气泡存在,允许有不大的粗糙面和局部锌瘤存在.

5。1.3镀锌层重量平均值应不小于500g/平方米,其中任何试样不得小于480g/平方米。 5。2 水系统管道连接

5。2.1管径100mm以上(包括100mm)的钢管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或法兰连接。管径在100mm以下采用丝扣连接,安装条件受限时,

2

可考虑法兰或沟槽式卡箍连接;喷淋、消火栓水系统水管在消防泵房内采用法兰连接;

5.2.2室外消火栓系统dn 100及以上采用焊接,与消防栓体连接时采用法兰;

5.3 水系统管道防腐及标识

5。3.1非埋地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面刷红丹银粉各两遍防腐,镀锌钢管露明部分面刷银粉或红丹两遍,其中,喷淋系统为银粉,消防栓系统为红丹,并作“类别、区域、流向”标识,标识间距为:地下室直线段,每10米一处;竖井内,每层一处;弯道段以方便识别为准。埋地钢管采用“三油两布”进行防腐处理. 6.0沟槽式管接头

6.1产品符合建设部〈〈沟槽式管接头〉〉 CJ/T156-2001行业标准要求。 6.2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质。 6。3沟槽式管接头承压满足设计要求. 6。4承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7.0阀门、阀件(对蝶阀、球阀、闸阀、消声止回阀、安全泄压阀、浮球阀、多功能阀组等)

7。1满足图纸上的参数设计要求外,还需满足如下技术标准: 7.2对蝶阀要求满足《通用阀门 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GB/T12238—1989相关要求.

7.3闸阀应满足《手动闸阀》JB/T2001.27—1999及《通用阀门 法兰连接铁制闸阀》GB/T12232—2005相关要求。

3

7。4消声止回阀、安全泄压阀应满足国家相关、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7。5材质,DN50及以下球阀、闸阀、控制阀的阀体及阀芯采用全铜材质,其它口径阀门的阀体为铸钢,阀芯为铜芯。 7.6所有阀门阀体上必须有铸造商标及铭牌。

8.0消防系统组件(消防水泵结合器、湿式报警阀、水力警铃、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排水装置)

8。1消防水泵结合器、湿式报警阀、水力警铃、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排水等组件,产品以及安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与标准图集要求。

8.2所有消防系统组件等级、参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8.3 末端试水排水组件中阀门采用全铜球阀。 9.0消防水箱

9。1消防水箱采用不锈钢装配水箱。其技术要求需符合《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2S101之规定。

9.2 消防水箱内必须设置电子式液位探测装置,并与补水电磁阀联锁,同时可向消防控制中心发送高供水位信号,以防水缺水或漫水。 10。0泡沫比列混合装置

10。1满足图纸上的参数设计要求外,还需满足如下技术标准: 10。2产品应符合“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最新标准要求; 10.3安装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与标准图集要求。 10。4泡沫比例混合装置药剂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4

11.0厨房细水雾灭火设备

11.1产品应符合《厨房设备灭火装置》行业标准GA498-2004 11.2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范:

11。2.1《厨房设备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DB51/T592-2006

12.0大空间智能喷水灭火装置技术要求 12。1自动扫描射水器(水炮)技术要求:

12。2其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 作用面积为350m2, ;系统设计最小用水量为46L/s.射水器的布置保证被保护场所中任何一点有二股射水器的水射流同时到达。

12。3厂家应配套红外线、紫外线复合探测组件(内置)、消防专用电磁阀、专用接线盒、区域控制箱等。

12。4自动扫描射水器(水炮)的喷水须是双充实水柱,自动模拟人工灭火上下左右往复摆动喷水灭火能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

12.5应采用有色金属做主材,表面做防腐处理,应采用摩擦阻力很小的陶瓷和石墨密封技术,产品长时间转动,也不会出现密封不良和抱死现象.

12.6自动扫描洒水器技术要求:

12.6.1厂家应配套红外线、紫外线复合探测组件、消防专用电磁阀、专用接线盒、区域控制箱等。

12。6.2自动扫描洒水器灭火装置以其独有的结构将水均匀的喷洒在火灾区域,水滴颗粒大,穿透火灾上升热气流的能力强.

5

12.6.3实时动作:通过红外、紫外复合探测组件实时收集火焰的信息,可以实时监视保护区域内的情况,从装置启动到确认火情的时间小于20秒,能有效的探测到初起火情.

12.6.5每台自动扫描洒水器装置需配备电磁阀(DN50)一台。电磁阀体及内件应采用不锈钢;电磁阀在不通电条件下应处于关闭状态;电磁阀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6MPa。电磁阀宜靠近大空间只能喷水灭火装置设置。 12。6.6现场控制箱:

现场控制箱是一组控制开关,能对分区内的装置用220V、电磁阀用220V、等供电电源进行现场控制. 12.6.7电动末端试水装置:

12.6.7。1电动末端模拟试水装置的组成:由模拟喷头、外置传感器、电磁阀、接线盒及连接电缆组成.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间接排水方式排入排水管道,安装于系统的末端,用于检测灭火装置的流量与压力,检查系统的动作情况。 12。6。8其他要求:

12。6。8.1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的主要设备要求均为国内外生产的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处于领先地位的著名品牌.

12。6。8。2上述设备供货商要保证该设备系统的设计符合设计图纸及消防规范要求。

12。6。8。3应确保健全的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在成都有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以确保维修服务及时到位,设备出现问题时,接到报修通

6

知后维修人员在3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12。6。8。4应详细阐述产品运行原理、系统图及产品技术论证. 12。6。8。5生产厂家的灭火系统必须符合省级消防发布的地方标准和设计规范。

13。0超细干粉灭火器系统

13。1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系统采用全淹没灭火形式。 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

13.2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采用无源型脉冲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13。3产品需满足图纸上的参数设计要求以及2.0条相关技术标准。 14.0 FM200(七氟丙烷)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 14.3满足本项目被保护对象的防火要求。

14.4产品需满足图纸上的参数设计要求以及第二大条相关技术标准。 15.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控制中心 15。1 系统组成

15。1.1系统组成部份:消防报警控制盘、消防联动控制盘、消防广播及背景音乐盘、消防报警及控制图形中心显示组件、消防电话、应急电源等.

15。2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15。2火灾报警控制器

15.2.1应是分布智能型、网络通信型报警控制器,内置微处理机CPU≥32位.内置储存系统,系统之软件、数据、编程输入方式,可通过面板上键盘装置进行,当软件输入后,如主电源及备用电池均断电时,所

7

有资料都不应丢失。另外,当软件功能需局部修改时,可允许利用面板上的键盘或编程电脑就地进行修改,而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工作报警,消防主机为双CPU设置,正常状态一个CPU工作,一个作为备用,当工作的CPU发生故障时,备用CPU自动投入工作状态,控制器应为简体中文显示,应具备自检功能,主机为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要配接个功能部件,至少提供一个RS232或RS485通讯接口.

15。2。2当火灾发生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送到火灾报警控制机上进行确认,经确认后作出有关联锁控制。供选定的输出功能能以选定输入所控制,在需要的地方以延迟时间来驱动,此功能须以软件来控制。

15。2.3消防报警控制器面板上应设置:

15。2.3.1 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报警区域、报警探测器详细位置及编号、探测器之工作情况:正常、故障及报警、故障的类型、联动设备开关情况等信息

15。2.3.2手触式按钮及键盘:报警确认系统复位、系统测试、灯号测试、蜂鸣器复位、输入系统参数及联动程序、闭锁及恢复部分设备、系统资料查询、发光二极管显示、系统电源、报警信号、系统故障等功能;

15。3内置中文打印机:能即时打印出控制屏所发生的事件。 详细打印出事件发生的地点、情况、时间及日期。 打印出的资料自动卷上打印机的顶部保存, 必须用锁匙打开打印的门盖才能取出。

8

15.4消防计算机监控系统

15.4.1消防计算机监控系统能通过标准通讯接口与火灾报警控制器实现通讯,能实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所有监视和控制功能。本系统由一台(套)专用工作平台、UPS及相应软件包构成. 15.4。2基本功能

15.4。2。1根据消防值班人员的指令及火灾信号,显示出火灾部位的平面布置图,并在平面布置图上指示出动作的探测器、防火排烟设备及灭火设备的种类、地址编码,给出各种火灾事故相应的处理提示,存储并打印火灾事故及系统设备故障信息。 15。4.2.2全鼠标操作方式,人机界面良好.

15.4.2.3自动对系统设备进行自检,故障时显示相应的文字信息或画面.

15.4。2.4可利用系统所提供的辅助绘图软件,以便工程师根据系统的需要修改和增加画面;设有至少三级优先级别及口令系统,任何修改只能由拥有口令的授权工程师进行。

15。4。2。5应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进行系统(或区域)组态、参数设置修改,以保证系统安全。 15.4.3监控功能

通过接口模板,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能实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所有监视控制功能。 15。4.4人机界面功能

15。4.4。1正常情况时,运行值班人员能根据系统提供的菜单及中文

9

提示,调出消防值班人员所关心的画面。这些画面是指消防监控系统的结构,布置等方面的图形;文字描述和表格,以及一些常规的、作为消防监控系统辅助资料的画面.消防控制中心所具有的图形、文字应包括如下内容:消防监控系统结构图、探测器及消防联动设备平面布置图、探测器地址、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地址、可记录5,000条历史事件记录,包括火警、故障、关闭及人员操作指令等,该记忆不得因系统掉电而丧失。

15。4。4.2除以上所提出的画面,消防监控系统的授权工程师, 应能根据需要,使用本系统所提供的辅助绘图软件,增加或修改任一幅图形、文字及表格,该项工作应是很方便操作的。 15.4。4.3所有画面上均应有实时时钟显示。

15。4.5打印功能:在正常情况下, 可自动打印所有即时信息,并可由操作人员打印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所存储的任意图形、表格和文字历史资料;

15.4.6 人机对话功能:除采用液晶彩色LCD和打印机进行人机联系,还应设有键盘和鼠标.值班人员全部指令应可通过所提供的鼠标完成,以便于操作。 15。4。7资料管理功能:

15。4。7。1消防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储存有消防监控系统及必需的建筑资料,事故及故障发生情况下,详细的时间、部位、采取的处理措施、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动作的情况等多方面记录资料,即事件记录功能.

10

15。4.7。2所有资料均能方便地存储到硬盘存储器中,并能将必要的文件备份到移动存储介质上;当接近系统记录容量上限时,应自动提示操作人员备份;存储到硬盘和软盘上的数据,均应能任意调出, 进行显示和打印, 供事故分析用。 15。4.8消防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

15.4。8.1 计算机硬件配置:CPU,i3或以上、RAM: ≥2G 、DVD刻录机 、500GB以上硬盘、独立图形加速卡:支持1440×900×32M色显示、显示器:≥19\"液晶彩色LCD、光电有线键鼠

15。4。8。2不间断电源(UPS):消防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的UPS电源,容量应满足设计图纸和有关设备的负荷与电压等级要求;设备的内部直流稳压电源应有过压过流保护及电源故障报警信号。应提供保护装置以防止由于UPS输出的干扰使得连接到UPS输出回路上的设备被损坏.电源接线应满足隔离要求。 15.4。9消防联动柜

15.4.9.1联动柜为琴台式,有如下自动控制及接收讯号功能,并应留有25%扩充余量:消防泵控制及返回信号、喷淋泵控制及返回信号、消防水池水箱水位信号、排烟风机控制及返回信号、正压送风机控制及返回信号、排烟阀控制及返回信号、正压送风阀控制及返回信号、防火阀返回信号、防火卷帘门控制及返回信号、电梯回归控制及返回信号、空调新风机的控制、消防增压泵运行返回信号、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返回信号、水流指示器前闸阀关闭信号、可燃气体总供阀的关闭及返回信号、气体灭火装置的动作和返回信号、设计图纸及国

11

家相关规范要求的其他联动功能

15.4。9.2除排烟阀及防火阀外,上述所有返回信号在联动柜上有LED显示,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天然气总供阀、气体灭火装置要求联动柜上有手动控制按钮. 15.5智能探测器

15.5。1探测器应内置微处理器,通过内置微处理器实现对温度及烟雾浓度数据的智能火灾分析与判断,通过回路信号实时传输反映现场温度及烟雾浓度的数字信号;自动环境补偿,具有报脏功能,防潮抗震功能;多级报警阀值,并能从主机上选择探测器灵敏度,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控制器能显示及打印智能控制器之详尽资料,对每个智能探测器可自动进行报警模拟测试,以检测探测器及通讯线状态;感烟探测器应为光电型.

15。5。2地址使用:在一回路地址内可任意设定,不应有任何限制. 15。6普通探测器

15.6.1灵敏度检测达到一级标准,带高亮度红色发光二级管,通过智能模块可连入主机报警系统,二总线制,与智能探测器能混合连接在智能回路上.

15。6.2感烟探测器应为光电型.感温探测器为定温型. 15.7手动报警器

15。7。1具有独立地址码;

15。7。2可直接用手压破玻璃,而不会划伤手指; 15。7.3当玻璃被压碎後,发光二极管会亮起;

12

15.7.4带有测试锁匙;

15。7。5表面红色,阻燃材料。

15.7。6地址使用:在一回路地址内可任意设定,不应有任何限制。 15.7。7承包方应提供10%的手动报警按钮的备用玻璃. 15.8输入/输出模块: 15.8。1具有独立地址码; 15.8。2具有控制和监测功能;

15.8。3内置CPU,能对模块的工作状况作周期性自检。 15.8.4地址使用:在一回路地址内可任意设定,不应有任何限制 15。9充电及后备电池:

15。9。1供消防系统内所有设备使用24VDC电源,平时将220VAC转换成24VDC,并对电池组浮充电,当220VAC故障时,由电池组向系统供电。

15。9.2电池组的容量可维持系统24小时之正常操作及1小时报警状态使用。

15.9。3充电机面板上有电流表、电压表、快速充电开关、交流直流电源指示灯、故障指示灯等。

15。9。4充电机内须有进出线保护熔断器。 15。10警铃

15.10.1所有警铃为直径150mm红色,工作电压为24VDC。 15.11消防电话: 15.11.1总机:

13

15。11。1。2有用作选定各内部固定电话机及各层电话插孔地址的按钮。

15.11。1.3外接电源为220VAC 50HZ单相供电

15.11.1。4有独立后备电源或与消防系统共用24VDC后备电源。 15.11。2固定式消防电话分机

消防分机听筒一经提起,主机即有声光讯号显示,在主机按下此内部电话之选择按钮,主分机即可通话;当主机需与分机联络时,按下主机上的分机选择按钮,分机有声讯号通知接听,消防电话为挂墙式。 15。11.3消防电话插孔:

当手提式电话插入插孔,主机上即有声光讯号,在主机上按相应的选择按钮,即可通话。每层所有的电话插孔共用一个地址,电话插孔面板美观,并有“消防电话”字样。 15。12声光报警器:

颜色应为红色,频闪寿命大于100000次,频闪灯亮度大于75cd,音量输出大于90dB。 15。13消火栓按钮: 15。13.1具有独立地址码; 15.13。2有直接启动消火栓泵的功能 15。13。3有消防泵启动回答指示灯 15。13.4有防水罩,有防水能力 15.13.5带有测试锁匙 15。13.6表面红色,阻燃材料

14

15。13。7地址使用:在一回路地址内可任意设定,不应有任何限制 15.14消防系统联动及控制要求

15.14。1当收到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水流指示器的报警讯号并经消防中心确认后,启动本层、上一层及下一层警铃和消防广播;其余各层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根据现场火情发展播出广播。

15。14.2当火灾报警时,消防控制室手动或自动关断空调及新风机组、非消防排风机、送风机等.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根据火情切断相关区域的其它非消防电源。

15。14。3系统应对每个消火栓箱进行监视,任何一个消火栓按钮启动后,在消防中心可显示激活的消火栓位置,此时在自动方式下,由系统程序自动启动消防泵;在手动方式下,由消防中心人员直接手动启动消防泵,在消防泵启动的同时由控制模块点亮该防火分区内的所有消火栓按钮指示灯。消防稳压泵及消火栓泵的工作、故障状态需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15。14。4系统设备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按独立地址对每个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检修阀和报警阀组进行监视,任何一个水流指示器和报警阀组动作后,在消防中心可显示该激活的指示器和报警阀组位置,此时在自动方式下,由系统程序自动启动喷淋泵,并返回设备动作回读信号。在手动方式下,由消防中心人员手动启动喷淋泵。 喷洒稳压泵及喷洒泵的工作、故障状态需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15.14.5火灾发生时,强制消防、客货运电梯全部降至首层,消防电梯待用,普通电梯开门并切断电源停止运行,自动扶梯停止运行,并将

15

归首信号返回消防中心.

所有电梯由设在消防中心的电梯监控盘监视运行状态。

15.14。6当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消防控制室可手动或自动打开相关防烟分区及相关楼层的排烟防火阀及排烟口(平时常闭),启动相应的排烟风机,接受其反馈信号并进行显示。当排烟防火阀周围的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防火阀熔丝熔断,自动关闭阀门,同时联动自动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消防中心监视防火阀状态.

15。14.7排风兼排烟风机在正常情况下低速或高速运行,作为通风使用;火灾时,高速运行,作为排烟风机使用。通风状态时就地手动启停或由DDC系统自动控制。火灾报警后,由消防控制室直接控制,手动或自动启动风机高速运行在排烟状态,接受其反馈信号并进行显示. 15。14.8送风兼消防补风机在正常情况下就地或由DDC系统自动控制,作为送风使用;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直接控制,手动或自动启动风机在消防补风状态,接受其反馈信号并进行显示。

15.14。9火灾报警后,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或手动控制加压送风机启动,风机启动时根据其功能及位置联锁开启火灾层及上下相邻层的加压送风口,同时接受其反馈信号并进行显示。

15。14。10火灾报警后,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卷帘(半降和全降),并接受其反馈信号。

15.14.11消防水池高低水位等信号在联动柜上有显示。

15。14。12厨房内的燃气泄漏探测器报警后,设在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可手动或自动关断燃气管道上的关断阀,联动控制启停

16

厨房强制通风排气扇或排风机,关断阀、强制通风排气扇或排风机的动作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 15.14。13设计图纸要求的其他联动功能。 15.15系统接口要求

15.15。1对弱电系统集成必须免费提供标准的OPC Server(服务端)通信程序,弱电系统集成商可以采用标准的OPC Client(客户端)程序与其通信。

15.15.2消防报警系统承包方必须免费提供给弱电系统集成商所有相关及系统集成所需要的系统信息。 15。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附件 15。16。1金属软管 同电气工程相应部分。 15.16。2电缆桥架、金属线槽

满足电气规范相应部分要求。消防系统使用的电缆桥架或线槽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防火处理,应达到相关消防规范要求的防火桥架标准。

15.16.3钢质接线盒(86型) 满足电气规范相应部分要求。 15.16。4电线

所有线缆均采用阻燃线缆,其他要求同电气工程相应部分. 15。16.5电气导管

满足相关消防规范及电气规范相应部分要求.

17

16.0钢制防火卷帘门制作安装技术要求 16.1产品要求

16。1。1兼备疏散通道功能的卷帘门应具备两步关闭性能及二次升降功能(卷帘门关闭后,按钮盒任意键可实现二次升降) 16.1。2产品具备手动、电动、自动功能。

16。1.3钢制特级汽雾式防火卷帘门的喷淋系统与消防控制系统联动。 16。2产品制作要求

16。2.1帘片:采用冷轧钢板(必须经过酸洗、磷化处理),表面喷塑,板厚为1.0mm。

16.2.2卷轴:采用无缝钢管,除锈后刷防锈底漆.每种规格的卷帘门所采用卷轴钢管直径及壁厚在投标文件中注明并作为验收依据。 导轨:采用冷轧钢板(必须经过酸洗、磷化处理),表面喷塑,板厚为1.5mm。

16。2.3支座:钢板厚度≥8mm。

16。2。4箱体:采用冷轧钢板(必须经过酸洗、磷化处理),表面喷塑,板厚为0.8mm。 16。2.5附件类:

16.2。5.1电机:所选用产品必须具有合格的检测报告。每种规格的卷帘门所采用电机型号在投标文件中注明并作为验收依据。 16.2.5.2控制箱(每樘卷帘门一个控制箱、两个按钮盒):所采用产品必须具有消防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抽样型式检验报告。控制箱必须有消防弱电接口.

18

16.3喷淋系统:

16.3.1电磁阀:所选用产品必须具有合格的检测报告。 16.3.2过滤网:每樘门电磁阀前必须安装过滤网与手动阀。 16.3。3水管:采用热镀锌管。

16.3.4水雾:可采用铜质双喷头或热镀锌管上直接开孔的方式。采用双喷头,喷头间距不大于600mm。水雾喷口在热镀锌管上直接开孔,水雾喷口间距不大于600mm. 16.4执行标准 :符合2.0条相应要求 17。0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17.1招标范围:参见招标说明 17。2 执行标准:符合2。0条相应要求 17。3风机

17.3。1电机采用优质电机,尽可能地采用1450r/h的低速电机,以降低运行时的噪声。轴流式风机应采用电机直接驱动方式,电机应直接暴露于气流中,离心式柜式风机可采用皮带传动或直接传动方式,电机外置。风机配用电机应为风冷、鼠笼式、全封闭湿热型的标准产品,采用全压启动,绝缘等级为F级.排烟风机的电机应满足整机在排除280℃烟气0。5h过程中正常运行。轴承更换周期不小于30000小时.电机的选择满足招标设备启动要求,全压启动电流应不大于满载电流的7倍。

17.3.2消防排烟风机在介质温度不高于85℃的条件下应能长期正常运行.

19

17.3。3消防排烟风机应保证:当输送介质温度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并在介质温度冷却至环境温度时仍能连续正常运转。 17。3。4在额定转速下,在工作区域内,通风机的实测压力曲线与说明书中给定的曲线应满足下列规定:

17。3.4.1轴流式消防排烟通风机在规定的流量下,所对应的压力值偏差为±5%。

17.3。4.2离心式 排烟通风机在规定的流量下,所对应的压力值差为±5%。

17。3.5消防排烟通风机在说明中给定的工况点下的比A声级噪声限值应符合JB/T8690的规定.

17.3。6消防排烟通风机叶轮应进行静、动平衡校正.平衡品质等级不低于G5.6级.叶轮平衡配重块的材质应与叶轮材质相同,并使用焊接和铆接的方式与叶轮连接。

17.3.7消防排烟风机的叶轮应按JB/T 6445的要求进行超速试验,超速转速为最高工作转速的110%,超速时间不少于2min。

17。3.8消防排烟通风机运行的震动限值应符合JB/T8689的有关规定. 17.3.9轴流式消防排烟风机电动机动力引出线,应由耐温隔热套管包容或采用耐高温电缆。

17。3.10离心式消防排烟通风机在采用A式传动时,应设置机壳与电动机间的隔热结构。 17.3。11装配要求:

17.3。11.1轴流式消防排烟通风机壳与叶轮的径向间隙值应均匀,径

20

向单侧间隙值:当机号≤No。10时,间隙值≥3。5mm;机号>No。10,间隙≥4.5mm。

17.3.11。2离心式消防排烟通风机进风口与叶轮轮盖进口的径向单侧间隙应均匀,径向单侧间隙值应在叶轮直径的0.15%~0.4%范围内,进风口与叶轮盖的轴向重叠长度应为叶轮直径的0.8%~1。2%。 17.3.11。3消防排烟通风机的旋转部件及所有可能产生松动的部位均必须牢固可靠,并具有防松措施。

17.3.11。4传动组、带轮、联轴器等旋转传动件应装防护罩。 17。3。12消防排烟通风机内外表面涂漆的技术符合JB/T 6886的规定.通风机所选用的油漆在通风机输送280℃的介质后,油漆基本不变色。 17。3.13叶片

17.3.13。1风机叶轮结构应采用高效率、高强度的结构型式。叶轮直径630mm以上(含630mm)的轴流风机应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叶片。 投标人应描述其投标设备的叶片结构形式。 17.3.14减振

招标设备在组装过程中,静平衡先于动平衡,其机壳振动速度不大于1。8mm/s,供应方应提供与风机配套的减振器和紧固螺栓。 17.3.15风机机壳

机壳的制造精度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机壳内电机支座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能承受运转产生的动负荷,其高度应保持电机轴心与机壳中心一致。轴流风机机壳应进行热镀锌处理,热镀锌层平均厚度应

21

不低于70μm。 17。4图纸及技术文件

17。4。1投标时需提供的技术文件(所有技术参数表必须以Excel文件格式提供)或图纸(书面和电子文件(闪存盘))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7。4。1.1设计方案及产品特点。

17.4.1。2设计及制造标准,验收和性能试验的标准。

17.4。1.3风机的全性能曲线图、技术数据表,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并联风机的性能曲线,八个倍频段的噪声(噪声频谱),进出口声功率数据。

17。4。1.4设备结构示意图,设备接线图,根据本需求书的技术要求提供低压配电接口。

17。4.1。5土建基础指导图;设备的安装要求(土建基础、预埋件图、连接固定的指导图),安装细节及图纸。

17。4.1.6有关试验及测试报告:空气动力试验(正转、反转),动平衡试验,噪音试验(正转、反转),振动试验等。

17.4.1.7电机性能参数,有关检测报告及生产厂家名称、产地地址。 17.4.1。8设备配套减振装置性能说明及安装指导图。

17.4。1。9设备各主要部件材质、规格、型号、产地制造厂的名称。 17.4。1.10风机的测试、运行、保养手册。 17.5风管

17。5.1风管材质:满足设计要求,并遵从业主要求.

22

17。5.2风管加工

17。5.2.1无机玻璃钢风管采用厂家定制、现场吊装,不允许现场制作。其它材质风管视情况报业主批准是否现场加工或工厂加工. 17。5.3所有连接风管用螺栓、螺帽、垫片等均需使用热浸锌产品。 17。5.4无机玻璃钢风管不得长时间浸泡于水中,若无机玻璃钢风管出现“反卤”、鼓泡变形现象;其它材质风管若出现鼓泡、锈蚀等现象,不管是否安装就位,均需无条件立即进行更换。 17。6 17。7风阀 17。7。1 基本要求

17。7.1。1阀体采用武钢、宝钢或攀钢生产的冷轧钢板,厚度≥2mm,阀片厚度≥1.2mm,经除锈、除油、磷化、二度底漆、二度氨基漆防腐处理。漆膜涂层均匀,附着牢固,无气泡、夹渣、龟裂、剥落、皱皮等缺陷.

17。7.1.2阀门执行机构均具有手动功能。

17。7。1.3各种阀门具有不锈钢铭牌,标注规格、型号等必要信息,铭牌与阀体连接紧密.铭牌中标注除有厂家标准编号外还应体现图纸中阀门的编号、空气流向等标识。 17.7。1。4 包装符合规范要求。 17.7。2调节阀

17。7。2。1传动方式采用蜗轮蜗杆,启闭灵活,调节可靠,无卡死或松动.全闭时叶片贴合紧密,叶片与管壁缝隙<2mm。

23

17.7.2。2调节阀上应有叶片全开全闭标志,且调节角度与标识角度一致.

17。7.2。3当以风速6m/s通过调节阀时,全压损失不超过20Pa。 17.7。2.4调节阀在关闭状态下,其前后两侧静压差为250±20Pa时,漏风量应小于18m3/m2·min. 17.7。3电动调节风阀

17。7。3.1满足手动调节阀的所有技术要求。

17.7.3.2电动驱动装置应保证风阀在最大工作压差下操作正常. 17。7.4防火阀、排烟阀:

17。7.4。1满足手动调节阀的所有技术要求。

17。7.4。2执行机构电磁铁经国家消防部门认可,微动开关触点镀银,电源线为耐高温不燃电线.

17。7.4。3电磁阀应保证风阀在最大工作压差下操作正常。 17。7.4。4通过5项检测试验,取得国家消防部门的认证.

17。7.4。5 复位机构采用引下线或其他方便复位的方式,经久耐用,方便可靠。

17。7。4。6各类防火阀功能要求

序号 名称 70℃防烟防1 火阀 280℃排烟防2 火阀 3

设备编号 功能要求 平时常开, 70℃自动熔断关闭,给出开启、关备注 ZF 闭状态反馈信号,手动复位 平时常开, 280℃自动熔断关闭,给出开启、关ZP 闭状态反馈信号,手动复位 DF 平时常开,保持常态时不带电,DC24V电信号关24

电动70℃防

烟防火阀 闭,70℃自动熔断关闭,给出开启、关闭状态反馈信号。手动复位及远距离(5m)手动复位 平时常开,保持常态时不带电,DC24V电信号关电动280℃排4 烟防火阀 闭状态反馈信号. 电动280℃排5 烟防火阀(常闭) 平时常闭,保持常态时不带电,DC24V电信号关DP(常闭) 闭和复位,280℃自动熔断关闭,给出开启、关闭状态反馈信号。 DP 闭和复位,280℃自动熔断关闭,给出开启、关 17.7.5止回阀 17。7.4。1能在250℃下连续有效运行1h;在1000 Pa条件下,风阀叶片启闭自如且不影响它的泄漏率。 17。7。4.2止回阀至少由框架、叶片、叶片轴、手动执行机构等部件组成. 17.8 风管软接

17。8.1根据图纸设计规格选用钢丝骨架铝箔软接。 17.9风口 17。9.1基本要求

17。9。1。1风口装饰面上接口拼缝的缝隙不超过0。05mm,四角采用加强措施。

17。9.1.2风口的活动零件,要求动作自如,阻尼均匀,无卡死和松动;

17.9.1。3导流片为可调或可拆卸的产品,要求调节拆卸方便和可靠,定位后无松动现象;

17。9.1。4风口表面喷塑处理.颜色暂定为珍珠白。若二装另有要求,

25

再另行通知。

17.9.1。5风口装饰面应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颜色应一致无花斑现象;

17.9。1。6焊点应光滑、牢固、不得有焊黄、虚焊、汽泡; 17。9.1。7风口应确定标准试验工况下额定的风量和射程值.标准试验工况条件:在标准状态空气下,射流的末端速度为0。5m/s,空气全压为10Pa;

17。9.1.8风口在颈部速度6m/s时,全压损失应不超过100Pa; 17。9。1。9采用大厂优质的铝型材,型材样式除殊要求外,均为通用型材。铝型材厚度≥1.2mm,宽度≥25mm。风口带阀部分均采用铝型材,不得采用白铁皮。

17.9.1。10合格证上的标识内容齐全且贴于规定位置; 17.9.2防火风口 17。9。2.1防火风口由铝合金风口和防火阀组成 17。9.2.2铝合金风口为单层瓦状固定百叶风口。

17.9。2。3原则上风口大边≤1000mm时,铝合金厚度为0。8mm.风口大边〉1000mm时,铝合金厚度为1.0mm。生产时不低于此标准,有更高标准按高标准执行.

17.9.2.5主要部件及性能要求同“防火阀技术要求”。 17。10消声器

17。10.1符合《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通风消声器》(HJ2523-2012)等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26

17。10.2消声器面板采用武钢、宝钢或攀钢生产的冷轧钢板,厚度≥1.5mm,经除锈、除油、磷化、二度底漆、二度氨基漆防腐处理。漆膜涂层均匀,附着牢固,无气泡、夹渣、龟裂、剥落、皱皮等缺陷. 焊接牢固、均匀、平整、饱满,不得有裂纹、夹渣、虚焊等缺陷。外壳不漏风并标注气流方向。

17.10.3消声器采用的吸声材料为超细玻璃棉,有详细吸声系数与频谱特性,资料数据齐全,工艺性能好,质量稳定。材料允许含湿量不大于5%,含杂质量不大于3%。吸声材料的敷设应填充均匀、平整,无明显下沉和出现空洞。

17.10.4作为护面板使用的穿孔板厚度≥0.8mm,孔径为8mm,穿孔率不小于30%,穿孔率误差±2%,穿孔板无毛刺,孔距基本均匀。穿孔板须做好防腐处理。

17.10。5吸声材料护面层采用超细玻纤布,应顺气流方向拼接,基本平整无破损,最小拼接宽度大于100㎜。消声弯头平面边长大于800㎜时,应加设吸声导流片。

17。10.6吸声片的厚度和片数能满足消声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的要求。

17。10.7消声静压箱的护面板和吸声材料按消声器要求制作,吸声材料厚度不小于100㎜。

17.10.8铭牌、合格证及其它各种标识符合要求,并明显标注气流方向;铭牌材质为不锈钢片,厚度不小于0。8mm。 17。10。9两端法兰用塑料膜包扎牢固,筒体用草绳包扎.

27

17.11管道式换气扇

17.11.1电机内有可恢复性热保护器 17.11。2面板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 17。11。3电机外壳箱体采用优质镀锌钢板 17。11。4超耐磨轴承、噪音低 、运转平稳 18。0 施工技术要求

18。1 必须满足本技术要求中2。0条的相关要求。

18.2专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 18。3。必须严格遵守本项目现场管理条例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19。0 其它未尽事宜及要求,以另行通知为准。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